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山高云飞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再说《楞严》,伪经之伪,从何而来?(之二)

[本贴链接]
26#
发表于 2019-1-3 23:25 | 只看该作者
在某论坛待不下去了,来这里避难。
27#
发表于 2019-1-4 00: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呆不下去了 于 2019-1-4 00:41 编辑

南无 因陀啰耶。
转写:nama indrāya
[礼敬皈命 因陀罗]
457. indra:[阳]因陀罗,主人,国王。«古»因陀罗。
(婆罗门神祇)

南无 婆伽婆帝 卢陀啰耶 乌摩般帝 娑醯夜耶。
转写:namo bhagavate Rudrāya Umāpati sahiyāya。
[礼敬皈命 圣者 楼陀罗 乌玛 陪同眷属等]
969. bhagavat: bhagavat [形]光辉的,可敬的,神圣的;[阳]尊者。«古»薄伽梵,世尊。
714. rudra: rudra [形]可怕的,恐怖的;[阳]楼陀罗,湿婆。
1340. umā: umā [阴]乌玛(湿婆之妻)。
Rudra和uma有翻译大自在天,大自在天后。
1799. maheśvara: maheśvara [阳]大自在天,湿婆。«古»大自在,大自在天。
大自在天拆开是,mahā īśvara。
550. īśvara: īśvara [形]能够;[阳]主人,国王,丈夫,自在天,湿婆。«古»自在,自在世。
(婆罗门神祇)

南无 婆伽婆帝 摩诃迦罗耶 地唎般剌那 伽啰毗陀啰 波拏迦啰耶 阿地目帝 尸摩舍那泥 婆悉泥 摩怛唎伽拏。
转写:namo bhagavate mahā kālāya tripuranagara vidrāvaṇa kārāya adhimukt śmaśāna nivāsini mātṛganāṃ
[礼敬皈命 圣者 大黑天神 三宫城 破作 好乐 冢间 居住 母众]
mahakala。(大黑天神)
1636. mahā: mahā [形](用于复合词开头)大的,伟大的,高尚的。
161. kāla: kāla [阳]时间,时光,时刻,时候,死神。«古»时,时分,时日,应时。②[形]黑色的。«古»黑,闇。
tripraranagara。
526. tri: tri [数]三。
296. pura: pura [中]城镇,城市,城堡。«古»宫。
1705. nagara: nagara [中]城镇,城市。«古»城,聚落,牢城。
[三宫城]
vidrapanakaraya。
vi-drāvaṇa:【汉译】降,破,骇蹙。
1762. kara: kara [形](用于复合词末尾)造成,引起;[阳]手,光线,象鼻。
[破作]
三宫城破作为《摩诃婆罗多》迦尔纳篇二十四章故事。
638. adhimukta: adhimukta 胜解,信解,深生信解,好乐,信乐。
1277. śmaśāna: śmaśāna 冢间,冢墓间。
389. nivāsin: nivāsin [形]居住的,穿戴的;[阳]居住者。
1828. mātṛ: mātṛ [阴]母亲。«古»母。
(婆罗门神祇)

南无 婆伽婆帝 那啰野拏耶。
转写:namo bhagavate ṇārāyaṇāya
[礼敬皈命 圣者 那罗延]
1918. nārāyaṇa: nārāyaṇa 那罗延。
(别称毗湿奴,婆罗门神祇。)

阿耆尼曳。
转写:agnīye。
[阿耆尼(火神)]
187. agni: agni[阳]火,火神,祭火,火神,阿耆尼。
(婆罗门神祇)

摩诃般输般怛夜。
转写:mahapaśupati。
[大兽主]
1806. paśupati: paśupati [阳]畜主,兽主。
(别称湿婆,婆罗门虚构神祇。)

伽拏般帝。
转写:ganapati。
[群众主人(俄那般底)]
929. gaṇa: gaṇa[阳]群,侍从。«古»徒众,众。
871. pati: pati [阳]主人,国王,丈夫。
婆罗门称ganapati是迦尼萨的尊称,gaṇeśa拆开是gaṇa īśa。
545. īśa: īśa [阳]控制者,湿婆,自在天。

然后是楞严咒中如来名字。
楞严咒:南无婆伽婆帝。帝唎茶。输啰西那。波啰诃啰拏啰阇耶。跢他伽多耶。
转写:namo bhagavate dṛḍha śūra ṇa sena praharaṇa rājāya tathāgatāyā
[礼敬皈命 圣者 坚固 英勇 军队 捶打 王 如来]
1101. dṛḍha: dṛḍha [形]坚固的,坚定的,强烈的。«古»坚,坚固,坚牢。
1220. śūra: śūra [形]英勇的;[阳]英雄,勇士,修罗(人名)。
1733. senā: senā [阴]军队。«古»军。
139. praharaṇa: praharaṇa [中]打击,武器。«古»捶打。
649. rāja: rāja [阳](用于复合词末尾)国王。
比丘戒中有三条与军队有关。
波逸提48:
若有比丘前往观看出征的军队,除了适当的理由外,犯忏悔。
波逸提49:
而且,当某位比丘有某些原因前去军队,这位比丘应该在军队中住二至三夜,如果超过规定,犯忏悔。
波逸提50:
如果比丘留宿在军队的二至三夜时,前往观看演习﹑集合﹑布署﹑校阅,犯忏悔。

转写:aparājitāṁ mahāghorāṁ mahābalāṁ mahātejāṁ mahācaṇḍāṁ mahāśvetāṁ mahadīptāṁ mahāmālāṁ mahājvālāṁ mahāpāṇḍaravāsinīm
[不可战胜的 大恐怖 大力 大火光 大暴恶 大白光 大点燃 大环鬘 大猛焰 大白衣母]
1678. aparājita: aparājita [形]不可战胜的。
1286. ghora: ghora [形]可怕的,恐怖的。
621. bala: bala [中]力量,武力,暴力,军队。«古»力,有力,强力,力军,有大势力。
480. tejas: tejas [中]光芒,光辉,热,威力,精子,火,发光体。«古»温热,温暖,火。
1332. caṇḍa: caṇḍa [形]暴戾的,愤怒的;[中]激情,愤怒。«古»恶,悖恶,暴恶。
1408. śveta: śveta [形]白色的;[阳]白色。«古»光白,鲜白,色黄白。
851. dīpta: dīpta [过分]点燃,光辉的,明亮的。
1927. mālā: mālā 阴]花环,串,系列,簇,群。«古»鬘。
100. jvālā: jvālā 猛焰。
[阴]火焰,照明。
1880. pāṇḍaravāsini: pāṇḍaravāsini [阴]白衣,具白衣,白衣母。
对应楞严咒句子为【阿般啰视多具啰。摩诃般啰战持。摩诃叠多。摩诃帝阇。摩诃税多阇婆啰。】
阿般啰视多具啰。aparājitāṁ ghorāṁ。 [不可战胜的恐怖]
摩诃般啰战持。mahābalāṁ caṇḍāṁ。[大力 暴恶]
摩诃叠多。mahadīptāṁ。[大点燃]
摩诃帝阇。mahātejāṁ。[大光芒]
摩诃税多阇婆啰。mahāśvetāṁ jvālā。[大白色 火焰]

下次有人和你吹楞严咒破外道降魔,把这个给他们看,正儿八经的归顺外道。
28#
发表于 2019-1-4 01: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呆不下去了 于 2019-1-4 01:41 编辑

另外神奇楞严还出现中国古代民俗信仰。
复有无量日月天子、风师、雨师、云师、雷师,并电伯等,年岁巡官,诸星眷属,亦于会中顶礼佛足 ,而白佛言:我亦保护是修行人,安立道场,得无所畏。
此名山林 ,土地城隍、川岳鬼神,年老成魔,或有宣淫,破佛戒律,与承事者潜行五欲;或有精进,纯食草木,无定行事。恼乱是人 ,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俱陷王难。
此名日月薄蚀精气,金玉芝草,麟凤龟鹤,经千万年,不死为灵,出生国土,年老成魔 。恼乱是人,厌足心生,去彼人体,弟子与师多陷王难。

风师、雨师、云师、雷师,电伯,年岁巡官,土地城隍,金玉芝草,麟凤龟鹤。
29#
楼主| 发表于 2019-1-4 07: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高云飞 于 2019-1-4 07:23 编辑
呆不下去了 发表于 2019-1-3 23:25
在某论坛待不下去了,来这里避难。


欢迎贤友前来,篷筚生辉哈。
佛门广大,为一切欲求解脱生死之士,开其智眼,予以明灯,示其道路。
30#
楼主| 发表于 2019-1-4 20:12 | 只看该作者
呆不下去了 发表于 2019-1-4 00:34
南无 因陀啰耶。
转写:nama indrāya
[礼敬皈命 因陀罗]

再看这个:
===================
《杂阿含 。卷33》

佛告跋迦利:“比丘于地想能伏地想,于水、火、风想,无量空入处想、识入处想、无所有入处、非想非非想入处想,此世他世,日、月、见、闻、觉、识,若得若求,若觉若观,悉伏彼想。
跋迦利,比丘如是禅者,不依地、水、火、风,乃至不依觉、观而修禅。跋迦利,比丘如是禅者,诸天主、伊湿波罗、波阇波提恭敬合掌,稽首作礼而说偈言:

  “南无大士夫,南无士之上!

   以我不能知,何所依而禅?”

===========================

修阿含 的佛弟子与诸天等 ,到底谁礼谁,谁南无谁??
楞严全是颠倒见。
31#
楼主| 发表于 2019-1-4 20: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高云飞 于 2019-1-4 20:27 编辑
呆不下去了 发表于 2019-1-4 01:35
另外神奇楞严还出现中国古代民俗信仰。
复有无量日月天子、风师、雨师、云师、雷师,并电伯等,年岁巡官, ...


中土独有的,太多了。还有什么方诸,”击钟验常 “。。。。。
印度有钟么????还开了个专场法会????

就这几句,再随便找几个硬伤:
1,魔所居,为他化自在天,就文中之类,这些修行福报,当个小鬼小神还差不多,成魔是妄想。
2,草木非众生数,年老成精是外道 说法。成魔也是想象。
3,就是魔类,第六欲天,暂视成淫,也用不着这些下三滥的做法。
32#
楼主| 发表于 2019-1-5 20:45 | 只看该作者
呆不下去了 发表于 2019-1-4 00:34
南无 因陀啰耶。
转写:nama indrāya
[礼敬皈命 因陀罗]

您可以把对楞严咒的研究,集中在一起,做个帖子,以利更多的贤友。
33#
楼主| 发表于 2019-1-5 20:49 | 只看该作者
山高云飞 发表于 2019-1-3 11:38
不过,我在其他论坛上,看有些学唯识的,竟也拿楞严作证据,阐明自己的观点,这也是一景。 ...

这是在证明吗?:biggrin

关于楞严经的开示
http://www.bskk.com/thread-3078300-1-1.html
34#
楼主| 发表于 2019-2-18 20:36 | 只看该作者
山高云飞 发表于 2018-10-25 07:13
7,只要学过阿含 的,都 会认为,佛世无辟支佛:

(1)《阿毗达磨俱舍论卷 ...

又找到一例,阿含 系否认佛世有辟支佛。

《中观》

若得诸法实相。灭诸烦恼。名为声闻法。
若生大悲发无上心。名为大乘。

若佛不出世。无有佛法时。辟支佛因远离生智。若佛度众生已。入无余涅槃。遗法灭尽。先世若有应得道者。少观厌离因缘。独入山林远离愦闹得道。名辟支佛。
35#
楼主| 发表于 2019-2-22 06:13 | 只看该作者
山高云飞 发表于 2019-2-18 20:36
又找到一例,阿含 系否认佛世有辟支佛。

《中观》

再补两个:

1,《法显传》
复顺恒水西行十二由延到迦尸国波罗㮈城。城东北十里许得仙人鹿野苑精舍。此苑本有辟支佛住。常有野鹿栖宿。世尊将成道。诸天于空中唱言。白净王子出家学道。却后七日当成佛。辟支佛闻已即取泥洹。故名此处为仙人鹿野苑。

2,《增支部》2集57经(庄春江译)
  「比丘们!有这二种佛,哪二种呢?(如来、阿罗汉、遍正觉者)、(辟支佛)。比丘们!这是二种佛。


36#
楼主| 发表于 2019-2-22 06: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高云飞 于 2019-2-22 06:31 编辑

(文)【即时阿难,执持应器,于所游城,次第循乞。心中初求,最后檀越,以为斋主。无问净秽,刹利尊姓。及旃陀罗。方行等慈,不择微贱。发意圆成,一切众生,无量功德。】

相关出处:
卑鄙的悲智
http://www.bskk.com/thread-3025231-1-1.html
(出处: 佛教社-地藏论坛)


依律,旃陀罗家与刹利王家皆为不可乞食的非处、遮处、非行境,伪作楞严者妄言“无问净秽刹利尊姓及旃陀罗”,典型的于佛戒无知。
  
  印度有历史久远的种姓制度,除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等四大种姓外,还有被认为是极恶卑贱的种族旃陀罗,是印度婆罗门教中所谓的贱民,意思是不可触碰者,主要做除粪、屠宰、运尸等行业。
  依律,刹帝利之王家与卑贱不可触碰的旃陀罗家,是比丘不可前往乞食的两个遮处、非处、非所行境,还有另外三个乞食遮处是唱令家、淫女家和沽酒家,这在《律》中多有记述。
  比如:
  “若是旃荼罗。唱令及酒舍。淫女王宫处。此五非行境。”(《律》)
  “有五处不应乞食。谓唱令家。淫女舍。酤酒店。王宫内。旃荼罗家。”(《律》)
  “乞食之人但遮五处。一唱令家。二淫女家。三沽酒家。四旃荼罗家。五王家。”(《律》)
  “比丘不应非处住立者。不知何者名为非处。佛言。非处有五。唱令家淫女家沽酒家王家旃荼罗家。是谓五处非所行境。”(《律》)

http://www.bskk.com/thread-3024895-3-1.html (43楼起)
  乞食“无问净秽刹利尊姓及旃陀罗”,是伪作楞严者于佛戒无知的又一例证。
===============
注:上文所引资料,所引诸《律》,出处不详。待补。

***************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
1,卷三五
比丘不应五非处住立。唱令,淫女,沽酒,王,旃陀罗家。

2,卷三十四,
比丘乞食,直入家门,后来才改为门前立。

3,卷三十三。
大世主亦入施主家乞食。


37#
楼主| 发表于 2019-2-22 06: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高云飞 于 2019-2-22 19:27 编辑

(文)【阿难已知如来世尊,诃须菩提,及大迦叶,为阿罗汉,心不均平。钦仰如来,开阐无遮,度诸疑谤。】
=============================
在阿含中,世尊常夸的三个优秀弟子,在“大乘经典”中,几句话,就变得灰头土脸,出现了一对半!(一会,阿难遇险)

先说迦叶尊者。
在阿含中,世尊不止一处赞扬大迦叶。分其半座,赞头陀行,世尊所证,迦叶已证,为第二佛陀。(《阿含 》)
即使在佛灭后,他又组织僧团,同优波离,阿难等五百阿罗汉,结集三藏,使正法永驻人间,并在人间入定,待弥勒下生,继续教化诸人。(《律》)
参看:
大迦叶尊者的悲心
http://www.jcedu.org/dispfile.php?id=7755

实际上,迦叶尊者,舍富乞贫,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
那就是,他认为,贫者之贫,是因前世所致。乞食于贫者,使他们种下善根,积累福报,以脱苦难,甚至当时就得福报,这个发心,才使他专于乞贫,而不是心有不平。以至天帝释都 想供养他而不能。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卷十二)

同样,须菩提则是认为,富人需利用现有的机会,种下福田,以免来生受苦,故常从富行乞。

楞严作者,为了显示他所认为的大乘,是高于一切的存在,以已之心,曲解经文,度尊者腹,认为他们“心不均平”,才那样做的。

9999999999999999

而实际上,真正的大乘,是在通过菩萨与声闻两者的境界对比中,才显出它的优势来,使人回小向大的。
如《维摩经》,,《大智度论》等 。

再如,《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四记了 这样一件事;
目建连用神通查知,他的母亲,已受生至摩利支天世界。于是,就与佛一起去,为其母说法。
去时,佛让用目连的神通到达,路上走了七天。回来时,佛说,用佛的神通。结果,一转眼,二人就回到了精舍。
目连感叹;早知如此,我不证阿罗汉果(上求佛果)了。

而有的人,不看其真正差别,只在表面上大作文章,甚至变成了人身攻击,流毒不止一处。
这一次,阿难就在《楞严》里中枪。

999999999999999999999

同样,他不知道,号称“头陀第一”的大迦叶,其中一条,就是次第乞食。

(一)在阿兰若处,即远离聚落,住空闲寂静处。
(二)常行乞食,即于所得之食不生好恶念头。
(三)次第乞食,即不择贫富,次第行步乞食。
(四)受一食法,即日仅受一食,以免数食妨碍一心修道。
(五)节量食,即于一食中节制其量,若恣意饮啖,腹满气涨,妨损道业。
(六)中后不得饮浆,即过中食后不饮浆,若饮之心生乐着,不能一心修习善法。
(七)着弊纳(衲)衣,若贪新好之衣,则多损道行之追求。
(八)但三衣,但持安陀会、郁多罗僧、僧伽梨三衣,不多亦不少。
(九)冢间住,即住冢间,见死尸臭烂狼藉火烧鸟啄,修无常苦空之观,以厌离三界。
(十)树下止,效佛所行,至树下思惟求道。
(十一)露地住,即坐露地,使心明利,以入空定。
(十二)但坐不卧,若安卧,虑诸烦恼贼常伺其便。
关于头陀行,亦有十三、十六种等说。[十二头陀经、大品般若经卷十四两通品、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五](百度)

===============
至于专去乞贫,则是度生方便!
38#
楼主| 发表于 2019-2-22 19:40 | 只看该作者
另外,在读诸律的时候, 发现,其中所讲的佛及其弟子们的事迹,以《根本 说一切有部毗奈耶》中,讲得最多,最全。

巧的是,来自南传的玛欣德尊者,在《阿毗达磨讲要》中,举了大量的佛及弟子的事,有许多与《根有律》一样或相近(流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变异)。

在不同历史,地理背景下的这种重合,更增加了事件的可信度,证明 了它们确实 有一个共同的源头-----世尊亲随弟子的五百结集:阿含 经,律,毗昙 三藏,或十二分教 。。
39#
楼主| 发表于 2019-2-22 19:46 | 只看该作者
(文)【“属诸比丘,休夏自恣(。。。。)。十方菩萨,咨决心疑,钦奉慈严,将求密义。”】

================

佛在舍卫国。尔时诸比丘。于桑只陀国安居。过三月自恣竟作衣毕。持衣钵向舍卫国。
“从今听诸比丘。安居自恣竟。和合一处,受迦絺那衣。”
(《十诵律》第二十九卷 八法中迦絺那衣法第一)
======================
僧事,
安居自恣完毕,还要做迦絺那衣。
显然,楞严兄漏掉了关键的一句。
*********
40#
楼主| 发表于 2019-2-22 19: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高云飞 于 2019-2-22 19:56 编辑

(文)【经彼城隍,徐步郭门。严整威仪,肃恭斋法。尔时阿难,因乞食次,经历淫室,遭大幻术。摩登伽女,以娑毗迦罗先梵天咒,摄入淫席。淫躬抚摩,将毁戒体。】
===============
根据楞严兄的文字水平,先看用词:
《说文解字》曰:
“城,以盛民也”,“隍,城池也。有水曰池,无水曰隍”《周易》亦有“城复于隍,勿用师”之语。
郭:
1. (形声。从邑,从“邑”,表示与城郭有关。本义: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
2. 同本义。内城叫城,外城叫郭
郭,外城也。——《说文》
~~~~~~~~~~~~~~~~~~~~~~~~~~~~~~~~~~~~~~~~~~~
3,这样一来,阿难因乞食,从城中跑到了城外。而且,为咒术所禁,拘入“淫室”,被捉至“淫席(床)”,被摩登伽女“淫躬抚摩”,“将毁戒体”了!



41#
楼主| 发表于 2019-2-22 19:56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再看,阿难与摩登伽女的另两个版本:

感谢 咯嗒咯哒 兄 的提供 28楼至33 楼
http://www.bskk.com/thread-3035091-2-1.html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佛说摩邓女经》一页,东晋《佛说摩邓女解形中六字经》,译者不详,此二经同本异译。内容说阿难行乞,遇摩邓之女,因前生有宿缘,摩邓女对阿难心生爱慕,自愿出家,后经佛陀教导,得到解脱智、证阿罗汉。
三国吴天竺竺律炎共支谦译《摩登伽经》二卷,西晋竺法护译《舍头谏太子二十八宿经》一卷,此二部经是同本异译,内容与《佛说摩邓女经》大致相同,但多了许多细节与咒语。此经说,有栴陀罗(即贱民)女爱慕阿难,央求其母以栴陀罗咒引阿难前来,佛陀以六句咒语救护阿难[43]。后栴陀罗女自愿从佛出家,得阿罗汉果,因为栴陀罗是贱民种姓,佛陀让贱民出家,引起婆罗门及各长者居士的议论,震动波斯匿王,后经佛陀说法,破除婆罗门旧有的优越观念。
这几部经典与《楞严经》所说的情节相似,但是所记述的内容细节则与《楞严经》有所不同。
42#
楼主| 发表于 2019-2-22 19: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高云飞 于 2019-2-22 20:19 编辑

几本对比 ,楞严中,阿难于道边乞水,变成了乞食于城外旃陀罗家(依律,这是行于五非行处)。
~~~~~~
摩登伽女变成了“淫女”,家也变成了“淫室”,里边有“淫席”,且有“淫躬”。

一个因旃陀罗出身的少女,因为思慕心中的白马王子,行事不当,竟被 描述 成了放荡女子。

且“将毁”阿难“戒体”。
其实,阿难这里犯不犯戒?无论事进展如何,皆不犯,也就没有“将”不“将”之说。

为咒术所加,心,身不由已故。
1,因为戒中:
“不犯者,若睡眠,无所觉知,不受乐,一切无有淫意不犯。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痴,狂,心乱,痛恼所缠,无犯”(《四分》余事例此)

2,《鼻奈耶卷第三。僧伽婆尸沙法第二之一》(《戒因缘经》)
〖姚秦 竺佛念译〗
(此事)时阿难意怀狐疑:“我不犯僧伽婆施沙不?”即问诸比丘。诸比丘不知当云何答,往白世尊。
世尊告曰:“阿难不犯罪,此乃摩邓伽咒所惑。若复当有被咒术者,彼亦无罪。”
43#
楼主| 发表于 2019-2-22 20:25 | 只看该作者
说一说阿难与摩 登伽女的故事,这几个版 本,对比之后,有哪些不同。

一并回答“云何不著”兄。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佛说摩邓女经》,
竺律炎共支谦译《摩登伽经》二卷,竺法护译《舍头谏太子二十八宿经》一卷,此二部经是同本异译,内容与《佛说摩邓女经》大致相同。”

这个大致相同,好象没问题。
不过,不同的呢?套用现在的一句话来说,“细节决定成败”!
======================
先说一个:
阿难与摩登伽女,之所以有此事发生,是因为他们二人,五百前世中是举案齐眉的恩爱夫妻,才有今生的业力相牵,也显出只有依佛法才能对治轮回。别译本,在描述此事时,是尽量按事件本身的发展来说的,是就是是。乞水就是乞水,被 咒就是被 咒,摩 登伽女就是一女子。

而楞严,则突出了一个“淫”字,连用三处,主人公的身份来了个大转变,在古代,对一个情窦初开的女孩子来说,说他涉嫌人身攻击也不为过。

当然,作者是为了说淫之为害。不过,这手法也太低了点,包括大迦叶,须菩提,阿难等 人,连连中枪。
(只是后人学样的太多,不信,你看,就在这个楼中,为楞严辩护的,有几位不免冲着人身来几句?)

这样一对比,在叙述时,不免和《律》相冲突,而作者对《律》又如此陌生,才露出破绽。
=======================
还有一个,

在其他本中,乃至其他经中,发生某件事,不是偶然的,佛陀可以为你追溯到很久很以前的原因 。这就是缘起法。这个,在《律》中,反映的最多。《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可说是集大成者,一件事,能说以前的,都说一说。(先不说本生,本事)
比如本经之事。

还比如,佛制淫戒,主人公的事,在劫初即有先兆(《摩诃僧祇律》)。

还比如,制杀戒,是因为修不净观所起,且佛为此,又授安般念。同时,安般念(数息)又是对治思维散乱的法门。这样,经律论对照,互相说明。互相印证。

如果有人告诉你,对治愚惑不用缘起法,而用安般念,至少说明,他是外行

44#
楼主| 发表于 2019-2-22 20:47 | 只看该作者
(文)【如来知彼淫术所加,斋毕旋归。王及大臣,长者居士,俱来随佛,愿闻法要。于时世尊。顶放百宝无畏光明,光中出生,千叶宝莲,有佛化身,结跏趺坐,宣说神咒。敕文殊师利将咒往护。恶咒消灭。提奖阿难,及摩登伽,归来佛所。】
=====================
慕宗兄说,文殊以咒带出阿难,是仿《大涅般经》。(有人说,度人方法可同。)
而且,对佛说咒时,描写的很详细,并由文殊菩萨持咒,将二人带回。

不同的是,下文 所说,皆非一日之事。
一,《佛说摩 登女经》中,佛护阿难,只用了
“佛即持神。心知阿难。阿难还至佛所”三句话。
而闻法证果,也只是从不净观,无常观起,一座即得阿罗汉。基本没提咒语。

二,《摩登伽经卷上》则较详细。
阿难先念佛来救,佛说咒
“吾以斯咒。安隐一切怖畏众生。亦欲利安诸苦恼者。若有众生无归依处。我当为作真实归依。”

“尔时阿难。以佛神力。及善根力。栴陀罗咒。无所能为。即出其舍。”
这个咒,也就是慰众生,归依佛之意。

阿难回来后,佛才说另一个“六句神咒”。
“其力殊胜。悉能拥护一切众生。能灭邪道。断诸灾患。唯除定业。无如之何。”

来日,摩 登伽女也出家,听闻佛法,由离欲而至于四谛,一座即证阿罗汉。
45#
楼主| 发表于 2019-2-22 20:53 | 只看该作者
我们作一下对比:
1,《佛说摩登女解形中六事经 》与 《 摩登伽经卷上。度性女品第一》。这两个故事,所述最接近。
关键词:阿难乞水,阿难困咒,阿难忆佛,佛力解咒。次日,女来佛所,闻佛说法,欲心顿歇,悟四谛,证阿罗汉果。

2,《楞严经》
关键词:阿难乞食,阿难困咒,佛遣文殊,将咒解二人,同来佛所。
发证道 过程:
(卷4 )摩登伽难。何须待我,佛顶神咒,摩登伽心,淫火顿歇,得(三果)阿那含?
(卷6)我今欲令,阿难开悟,二十五行,谁当其根;兼我灭后,此界众生,入菩萨乘,求无上道,何方便门,得易成就?文殊师利法王子,奉佛慈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承佛威神,说偈对佛:(。。。。)性比丘尼,闻说偈已,成阿罗汉。
(卷7)若有宿习,不能灭除,汝教是人,一心诵我,佛顶光明,摩诃萨怛多,般怛啰,无上神咒。斯是如来,无见顶相,无为心佛,从顶发辉,坐宝莲华,所说神咒。且汝宿世,与摩登伽,历劫因缘,恩爱习气,非是一生,及与一劫,我一宣扬,爱心永脱,成阿罗汉。彼尚**,无心修行,神力冥资,速证无学。
~~~~~~~~~~~~~~
这样一来,
1,前者有阿难受困忆佛,后者是佛直接救护。
2,前者佛咒,应是佛赞戒之偈语。后者就是楞严咒。
3,前者是女为阿难至佛处,后者是被 带至佛前。
4,前者,是佛为说法,知欲不净,因悟四谛,证阿罗汉果。
后者,是该女,闻楞严咒,即息淫心,先得三果阿那含(不来果)。然后,参与楞严法会,在文殊师利说二十五圣行偈时,才得阿罗汉。
也就是说,《楞严经》中。
1,突出了他力的救护作用。
2,将咒语神秘化,异化。
3,夸赞咒语的强大作用,此处一闻,即证三果阿那含。
4,证阿罗汉,只要明心就行了,四谛不再起作用。


46#
楼主| 发表于 2019-2-22 20:55 | 只看该作者
【慕宗】

为啥有与其他经典相同的情节,却仍然可以判断是抄袭?仍以阿难乞食为例
1、阿难去旃陀罗家乞食,这是违反戒律的
2、依楞严经说,阿难在城中乞食,走到摩登伽女的家,也就是说摩登伽女的家在城内,这是违背印度史实的,旃陀罗作为低劣种姓不得居住城内。
3、比对其他经典我们发现没有这些问题,阿难在城外路遇摩登伽女,摩登伽女的家在城外,阿难脱离咒缚后摩登伽女入城寻找阿难等等。
============
依次乞是大原则,五非处是限制条款,两者是相互补充的关系,但要明白,五非处是指出家人不能“主动”去这些地方乞食,但是可以接受这些人的供养,所以律中屡屡说五非处,又屡屡记载王、妓女、旃陀罗等供养事,这并不矛盾。

楞严经作者并不理解这一点,他以为五非处就是心不均平,却不知道五非处是佛陀制定的戒律,把《维摩诘经》批评的区分贫富变成了区分贵贱,搞出了去旃陀罗家乞食的笑话
47#
楼主| 发表于 2019-2-23 06: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高云飞 于 2019-2-23 06:36 编辑
山高云飞 发表于 2018-10-26 06:24
(文)时波斯匿王,为其父王讳日营斋。请佛宫掖。自迎如来。广设珍羞,无上妙味。兼复亲延,诸大菩萨。

...


【恒沙菩萨,来聚道场。文殊师利而为上首。

时波斯匿王,为其父王讳日营斋。请佛宫掖。自迎如来。广设珍羞无上妙味。兼复亲延诸大菩萨。城中复有长者居士同时饭僧。伫佛来应。佛敕大殊,分领菩萨及阿罗汉,应诸斋主。】

============
我在大乘经典中,还没找到过佛世,文 殊菩萨与十方界恒沙菩萨,去居士家吃饭的记载。

楞严编故事,就一信口开河。
把子虚乌有的事与真实人物绑定穿插,开始了他的“成佛之旅”。
48#
楼主| 发表于 2019-2-23 06: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高云飞 于 2019-2-23 07:09 编辑

(文)【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全道力。殷勤启请,十方如来得成菩提,妙奢摩他,三摩,禅那,最初方便。于时复有恒沙菩萨。及诸十方大阿罗汉。辟支佛等。俱愿乐闻。退坐默然。承受圣旨。】

================
在楞严中,阿难的多闻,一直是被贬的对象。
但在佛教中,多闻却是修行的最佳增上缘之一。
而佛陀的十大弟子中,阿难多闻第一,位居其列。总持三藏,参与结集,将佛法传于后世。
今 人学佛法,尊者之功,莫大于此,楞严学佛,是要数典忘祖么?

1,阿难多闻,不证余果,本是其夙昔愿力所致。也是侍 佛所需。更有释迦佛的本昔愿力所持 。
(1)"知时明物, 所至无疑, 所忆不忘, 多闻广远,堪忍奉上, 所谓阿难比丘是 ".
《增一阿含经。卷三。弟子品》
(2)“有说。
依所逢事佛分别三劫阿僧企耶量。谓过去久远人寿百岁时。有佛名释迦牟尼。出现于世。生刹帝利释迦种中。母名摩诃摩耶。父名净饭。子名罗怙罗。城名劫比罗筏窣睹多诸释种。侍者弟子名阿难陀。第一双弟子名舍利子大目揵连。
佛时风疾释然除愈。以慈软音慰喻(陶师)广炽。彼闻欢喜即发愿言。愿我未来当得作佛。名号眷属时处弟子。如今世尊等无有异。当知彼陶师者即释迦菩萨。由本愿故今名号等如昔不异。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卷第一百七十七
定蕴第七中不还纳息第四之四

(3)(一八四)中阿含双品牛角娑罗林经第三(第四分别诵)

尊者舍梨子。。问贤者阿难。此牛角娑罗林甚可爱乐。夜有明月。诸娑罗树皆敷妙香。犹若天花。贤者阿难。何等比丘起发牛角娑罗林?

尊者阿难答曰。尊者舍梨子。若有比丘广学多闻。守持不忘。积聚博闻。所谓法者。初妙.中妙.竟亦妙。有义有文。具足清净。显现梵行。如是诸法广学多闻。玩习至千。意所惟观。明见深达。彼所说法简要捷疾。与正相应。欲断诸结。尊者舍梨子。如是比丘起发牛角娑罗林。
。。。。
世尊叹曰。善哉。善哉。舍梨子。实如阿难比丘所说。所以者何。阿难比丘成就多闻。
。。。

49#
楼主| 发表于 2019-2-25 21:10 | 只看该作者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第十三》

佛在波罗痆斯城婆罗门村中间。是时舍利子大目揵连。劝请阿难陀与佛作侍者。阿难陀一依尊者教。
佛即赞叹阿难陀。
是时苾刍众咸皆生疑。即白佛言。阿难陀修何福业。今为佛作叔伯堂弟。复作侍者。聪明智慧听闻佛语。更无忘失。
佛告苾刍。汝等当知。阿难陀自作是业。广说如前。

。。。。。。。太子出家已。发善心供养独觉。彼独觉患风。手执饭钵掉动不安。其太子见。遂将金钏以承其钵。钵遂不动。太子观已欢喜。发如是愿。我今听法亦复如是。法入我心更不倾动。
往时独觉未得果证。为弟日智。常说圆满微妙胜法。今得证果更不说法。日智见已白独觉言。汝未出家恒常说法。何因获果遂即默然。独觉报言。我实不说法。日智问曰。谁合说法。独觉报云。汝知应正等觉出世之时。当说种种圆满妙法。太子闻此。发如是愿“愿以此善根。未来之世与佛作弟。又得出家亲承供养。闻法领记获大总持。”尔时辟支迦谓其弟曰。却后七日汝当报终。常守此心莫令忘失。七日既满未得果证。垂将告谢。重发誓言。如前所愿。
尔时佛告诸苾刍曰。时辟支弟。今阿难陀是。缘过去世供养辟支迦。当发愿言。未来世中与佛作弟。亲承供养多闻总持。所以今时为我毗(昆)季聪明第一。若水注瓶时。

诸苾刍咸皆有疑。即白佛言。其阿难陀。过去行何善业。今蒙世尊于大众中叹美称扬聪明莫比。总持强记领受无遗。佛告诸苾刍。阿难陀往昔自修善业。广说如前。
佛告诸苾刍。往昔之时于贤劫中。于时有情寿二万岁。有佛世尊。号迦摄波。出现于世。在波罗痆斯城仙人堕处施鹿林中。佛有一弟子。多闻不忘聪明第一。彼有弟子。从出家来常修梵行。乃至命终不获圣果。临终之时一心发愿。所作善根。愿当来之世。与释迦如来为亲侍弟子。如今无异。于弟子之中聪明第一。愿释迦如来与我授记。如彼无异。汝诸苾刍。彼弟子者。今阿难陀是。以先世善心发愿力故。今于我弟子中聪明第一。。。

50#
楼主| 发表于 2019-2-26 06:31 | 只看该作者

2,阿难这一回,你摊上大事了,反正现在说不清楚。你就开始哭吧。
哭 归哭 ,不忘向佛请法。

3,辟支佛还在。以证明此经非阿含系所收。
999999999999999999999
除非你们能证明以下几条。
1,"经彼城,隍,徐步郭门。″让大家都理解为从城外向城内走。
2,古印有城,隍,郭之制。若无,请说明楞严为何这样译?
3,旃陀罗住在城内。

否则,你们无法自圆其说。因为"阿难事件″的另译本也在。

开始脑补吧。
999999999999999999
同样,总持佛法的阿难,多闻,是尊者的优点,这里,成了不乐修证的反面典型。
事实上呢?与大迦叶,须菩提一样,都 是世尊座下的各有所长的优秀弟子。
阿难多闻第一;
迦叶头陀第一;
须菩提解空第一;
阿那律天眼第一;
舍利弗智慧第一;
目建连神通第一。。。。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天鉴网 ( 吉ICP备06001587号 )

GMT+8, 2021-8-3 13:46 , Processed in 0.105674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