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123|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传律藏---经分别-波罗夷二---七---(四一)至(四五)

[本贴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9-17 18: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四一)尔时!一比丘以盗心取僧众之水……乃至……僧众之土……乃至……僧众之草堆,以盗心取之。彼生悔心……「……波罗夷。」

(四二)尔时,一比丘以盗心取僧众之卧床。彼生悔心……「……波罗夷。」
尔时,一比丘以盗心取僧众之椅子……乃至……僧众之褥……枕……门板……窗扇……梁。彼生悔心……「……波罗夷。」

(四三)尔时,诸比丘将一近事男于寺中用之坐卧具,而使用于他处。时,彼近事男讥嫌非难:「大德!何以将他人使用之物用于他处耶?」以此事白世尊。「诸比丘!不可将他人使用之物用于他处,使用者突吉罗。」

(四四)尔时,诸比丘移至伍波萨他堂及集会堂亦疑惧〔坐卧具〕而坐于地,秽污身衣。以此事白世尊。「诸比丘!暂移者,可!」

(四五)尔时,瞻波城土喇难达比丘尼之弟子比丘尼,至土喇难达比丘尼之檀越家,〔言:〕「师冀望饮用三辛粥。」而令作之,持归而自食用。其师知之,呵责彼弟子比丘尼:「汝非沙门!」彼尼生悔心,如是,彼尼以此事告诸比丘尼,诸比丘尼以此事语诸比丘,诸比丘以此事白世尊。「诸比丘!非波罗夷,故意妄语故,波逸提。」
尔时,于王舍城,土喇难达比丘尼之弟子比丘尼,至土喇难达比丘尼之檀越家,〔言:〕「师冀望食用蜜丸。」而令作之,自食用。其比丘尼知之……「……故意妄语故,波逸提。」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9-17 18:29 | 只看该作者

同步学习

(四一)尔时!一比库以盗心取僧众之水……乃至……僧众之土……乃至……僧众之草堆,以盗心取之。彼生悔心……「……巴拉基嘎(他胜)。」

(四二)尔时,一比库以盗心取僧众之卧床。彼生悔心……「……巴拉基嘎(他胜)。」

尔时,一比库以盗心取僧众之椅子……乃至……僧众之褥……枕……门板……窗扇……梁。彼生悔心……「……巴拉基嘎(他胜)。」

(四三)尔时,诸比库将一近事男于寺中用之坐卧具,而使用于他处。时,彼近事男讥嫌非难:「大德!何以将他人使用之物用于他处耶?」以此事白世尊。「诸比库!不可将他人使用之物用于他处,使用者恶作。」

(四四)尔时,诸比库移至伍波萨他堂及集会堂亦疑惧〔坐卧具〕而坐于地,秽污身衣。以此事白世尊。「诸比库!暂移者,可!」

(四五)尔时,瞻波城土喇难达比库尼之弟子比库尼,至土喇难达比库尼之檀越家,〔言:〕「师冀望饮用三辛粥。」而令作之,持归而自食用。其师知之,呵责彼弟子比库尼:「汝非沙门!」彼尼生悔心,如是,彼尼以此事告诸比库尼,诸比库尼以此事语诸比库,诸比库以此事白世尊。「诸比库!非巴拉基嘎(他胜),故意妄语故,巴吉帝亚(心堕)。」

尔时,于王舍城,土喇难达比库尼之弟子比库尼,至土喇难达比库尼之檀越家,〔言:〕「师冀望食用蜜丸。」而令作之,自食用。其比库尼知之……「……故意妄语故,巴吉帝亚(心堕)。」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9-17 18:31 | 只看该作者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9-17 18:3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参考

十四种行仪之四
随喜的行仪
(Anumodanavatta)

诸比库,我允许于食堂随喜。
诸比库,我允许上座比库于食堂随喜。
诸比库,我允许四、五位上座、次上座比库于食堂等待。
诸比库,我允许有事的比库在请示后可以离去。(Cv.362; 2.212)

随喜,巴利语anumodana。意为对他人所作的功德善行或所获得的成就表示欢喜。
在戒律的行持中,“随喜”作为僧俗互动的一种方式,能对广大的信众起到培植善法与增长信心的作用。若施主有要求,比库(也包括沙马内拉)应为他们所作的功德进行随喜。
在《心义灯》等复注中提到有三类随喜:
1.布施类的随喜:在供养僧团饮食等时,给予与布施功德有关的随喜;
2.吉庆类的随喜:在乔迁新居等吉庆仪式时,则以《吉祥经》等随喜;
3.哀丧类的随喜:在为亡者供斋等丧事中,则以《户外经》等随喜。
随喜的程序一般包括授予施主们三皈依五戒或八戒,念诵《护卫经》,给予相关的开示或祝福,最后再作回向功德。
  随喜的传统在各个上座部佛教国家都非常普遍。信徒们如果想积累善业福德,或者遇到红白喜事时,通常都会到寺院中去供僧,或者邀请僧众到家中应供。信徒们在供养袈裟、饮食或其他必需品之后,上座比库通常会带领大家做随喜功德的施水仪式。这种施水的仪式在传统上常被视为正式的布施仪式:在跟随上座比库念诵回向功德文的同时,施主右手持一盛满清水的银壶,把水滴在置于盘上的银碗中,直到水盈满碗并流到托盘中。
5#
楼主| 发表于 2010-9-17 18:3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参考

佛法概论004
第二节 佛法的创觉者──佛
  觉苦觉乐觉中道
  佛法的创说者释迦牟尼佛,是中印度迦毗罗国王子。少年时代,享受人间的五欲。二十九岁的春天,忽然不顾社稷与家庭,逾城出家去了。从此过着谨严淡泊的生活,一直到八十岁。释尊的所以出家,依『中阿含』『柔软经』说:释尊到野外去游散,顺便看看田间的农人,看了农作的情形,不觉引起无限的感慨,不忍贫农的饥渴劳瘠,又不得不继续工作;不忍众生的自相残杀,不忍老死的逼迫。这种「世间大苦」的感觉,是深切的经验,是将自己的痛苦与众生的痛苦打成一片,见众生的痛苦而想到自己的痛苦。释尊经此感动,不满传统的婆罗门教与政治。自悯悯人,于是不忍再受王宫的福乐,为了探发解脱自我与众生苦迫的大道,决意摆脱一切去出家。出家,是勘破家庭私欲占有制的染著,难捨能捨,难忍能忍,解放自我为世界的新人。众生这样的愚昧,五浊恶世的人间又这样的黑暗!浮沉世海的人类,为世间的尘欲所累,早已随波逐浪,自救不了。那不妨从黑漆缴绕的人间──传统的社会中解放出来,热肠而冷眼的去透视人间。锻练自己,作得主,站得稳,养成为世为人的力量。所以释尊说:「为家忘一人,为村忘一家,为国忘一村,为身忘世间」(增含力品)。这「为身忘世」,不是逃避现实,是忘却我所有的世间,勘破自我。不从自我的立场看世间,才能真正的理解世间,救护世间。看了释尊成佛以后的游化人间,苦口婆心去教化人类的事实,就明白释尊出家的真意。

  在出家修学的过程中,释尊又有一番新的觉悟。原来当时印度流行的新宗教,主要的为定乐与苦行。禅定中,如无所有定与非想非非想定,释尊都曾修学过。但觉得这还是不彻底的,不能由此正觉人生的实相。因此又到苦行林中与苦行者为伍,经历六年的苦行,但末了觉得这也不是正道。约克制情欲说,苦行似乎有相当的意义,但过分的克己,对于人类与自己,有何利益?这样否定了定乐与苦行,以敏锐的智慧,从中道的缘起观,完成圆满的正觉,释尊的正觉,是从己及人而推及世间,彻悟自他、心物的中道。深彻的慧照中,充满了同情的慈悲。

  即人成佛
  释尊是人间的圣者,这本是历史的事实。但释尊又给予深刻的含义说:「诸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增含而见品)。这是说:佛是人间的正觉者,不在天上。天上没有觉者,有的是神、梵天、上帝、天主们与他的使者。释尊是人,不是天上的上帝,也没有冒充上帝的儿子与使者,向人类说教。所以佛法是人间觉者的教化,也不像神教者假托经典──吠陀、新旧约、可兰经等为神的启示。这「佛出人间」的论题,含有无神论的情调。天上,依印度人与一般神教者的看法,是净洁的,光明的,喜乐的;而人间却充满了罪恶、黑暗与苦痛。但释尊从「佛出人间」,「人身难得」的见地否认他。理智的正觉,解脱的自由,在人间不在天上。所以说:「人间于天则是善处」(增含等见品),人间反成为天神仰望的乐土了。人生,不但是为了追求外物的五欲乐,也不在乎尝受内心神秘的定乐:应重视人间,为正觉的解脱,而励行理智的德行。人类的心眼,早被神教者引上渺茫的天国;到释尊,才把他们唤回人间。据传说:印度的梵天──世界的创造者,为了无力拯救人间,诚恳的请佛为人类说法。印度的群神,都向释尊请教,自称弟子。天帝们需要正觉与解脱,反证他们的愚昧不自由。所以「智者不属天」,要归依「两足尊」(人)的佛陀。

  释尊出在人间,所以是即人成佛的,是净化人性而达到正觉解脱的。释尊是人,与人类一样的生、老、病、死、饮食、起居、眼见、耳闻;这父母所生身,是释尊的「生身」。同时,释尊有超一般人的佛性,是正觉缘起法而解脱的,这是释尊的「法身」。释尊是人而佛,佛而人的。人类在经验中,迫得不满现实而又着重现实,要求超脱而又无法超脱。重视现实者,每缺乏崇高的理想,甚至以为除了实利,一切是无谓的游戏。而倾向超脱者,又离开现实或者隐遁,或者寄托在未来,他方。崇高的超脱,平淡的现实,不能和谐合一,确是人间的痛事。到释尊即人成佛,才把这二者合一。由于佛性是人性的净化究竟,所以人人可以即人成佛,到达「一切众生皆成佛道」的结论。

  自觉与觉他
  佛陀的正觉,不单是理智的解悟,是明月一般的在万里无云的空中,遍照一切,充满了光明喜乐与清凉。现在,姑从自觉与觉他说。佛陀是自觉者,不同声闻弟子的「悟不由他」,是「自觉谁妳师」的自觉。佛法由释尊的创见而流布人间,他是创觉者,所以称为佛陀。佛世的声闻弟子,虽也能正觉解脱,与佛同样的称为阿罗汉,却没有被称为佛的。所以我们说释尊是觉者,应重视他的创觉性。释尊本是人,而竟被推尊为佛陀了。这因为释尊在菩提树下,创觉缘起法性,离一切戏论,得到无上的解脱。佛陀的所以为佛陀,在乎正觉缘起法性,这是佛陀的法身。释尊证觉缘起法身而成佛,如弟子而正觉缘起法的,也能证得法身;不过约闻佛的教声而觉悟说,所以称为声闻。「须陀洹名初得法身,阿罗汉名后得法身」(罗什答慧远书)。能得法身的佛弟子,是真能窥见佛陀之所以为佛陀的,所以释尊说:「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须菩提尊者的深观法空,释尊也推许他「先见我身」。因释尊觉法成佛,引出见法即见佛的精义。再进,那就是「法身常在」。释尊说:「我诸弟子展转行之,则是如来法身常在而不灭也」(遗教经)。法身的是否常在,依佛弟子的行践而定。有精勤的实行者,就有现觉法性者,有能见佛陀的所以为佛陀者,法身也就因此而实现在人间。佛法的不断流行,有不断的勤行者,法身这才常在人间而不灭。「法身常在」的论题,是何等深刻、正确而有力!

  释尊不忍世间的长此黑暗,不忘出家的初心,开始宏法工作。但释尊完满的自觉,为时代所限,不能彻底而详尽的发扬,只能建立适应时机的「方便教」。方便教,糅合了一分时代精神──厌世的精神,使释尊的究竟道受到限制,但不是毫无真实。这方便教中蕴蓄的真实道,在佛法的流行中,已大大的阐发了。释尊是创觉者,弟子是后觉,先觉觉后觉,觉觉不已的住持这觉世的大法,要如何才有可能?这唯有组织觉者集团的僧伽。毗奈耶中说:释尊的所以依法摄僧,使佛弟子有如法的集团,是为了佛法久住,不致于如古圣那样的人去法灭。事实上,住持佛法,普及佛法,也确乎要和乐清净大众的负起责任来。这和乐僧团的创立,是佛陀慧命所寄。佛陀在自觉正法上,存在于法的体现中;在觉他世间上,存在于觉者的群众中。释尊说:「施比丘僧已,便供养我,亦供养众」(中含瞿昙弥经)。这「佛在僧数」的论题,表示僧团是佛陀慧命的扩展与廷续。毗奈耶中说:有如法的和合僧,这世间就有佛法。这可见,不但「僧在即佛在」,而且是「僧在即法在」。这一点,不但证实释尊的重视大众,更了解佛法的解脱,不是个人的隐遁,反而在集团中。连自称「辟支佛」式的头陀行者──隐遁而苦行的,也不许他独住,非半月集合一次不可。人间佛陀的真精神,那里是厌世者所见的样子!
  ┌自觉正法──见法即见佛──法身常在─┐
  佛陀(创觉者)┤…………绍隆佛种………├(后觉者)僧伽
  └觉他大众──僧在即法在──正法久住─┘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天鉴网 ( 吉ICP备06001587号 )

GMT+8, 2021-8-3 13:53 , Processed in 0.082731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