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428|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传律藏---经分别-波罗夷三---一---(三)

[本贴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15: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三)诸比丘!若屡屡精进修此入出息念定,住于最胜寂静、纯粹安乐者,立即能使已生起之恶不善法灭尽而寂静。诸比丘!譬如于夏季末月扬起之尘埃,若非时之大雨,立即灭尽之。如是,诸比丘!若屡屡精进修入出息念定,住于最胜寂静、纯粹安乐者,立即能使已生起之恶不善法灭尽而寂静。

诸比丘!如何精进修入出息念定,如何屡屡修习,住于最胜寂静、纯粹安乐〔之境〕,立即能使已生起之恶不善法灭尽而寂静乎?诸比丘!于此,比丘或至阿兰若、或至树下、或赴空屋,结踟直身而坐,使正念现前,彼正念出息,正念入息;正长出息而知「我长出息」,正长入息而知「我长入息」;或正短出息而知「我短出息」,或短入息而知「我短入息」。修「以全身感受我出息」,修「以全身感受我入息」;修「身行镇静而我出息」,修「身行镇静而我入息」;修「喜感受我出息……我入息」;修「以乐感受我出息……入息」;修「心行感受我出息……我入息」;修「以心行镇静我出息……我入息」;修「心感受我出息……我入息」;修喜悦心……乃至……等持心……乃至……解脱心……乃至……无常观……乃至……离欲观……乃至…… 灭观……乃至……舍遣观我出息……我入息」。诸比丘!如是精进修入出息念定,如是屡屡修习,住于最胜寂静、纯粹安乐〔之境〕,立即能使已生起之恶不善法灭尽而寂静。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15:30 | 只看该作者

同步学习

(三)诸比库!若屡屡精进修此入出息念定,住于最胜寂静、纯粹安乐者,立即能使已生起之恶不善法灭尽而寂静。诸比库!譬如于夏季末月扬起之尘埃,若非时之大雨,立即灭尽之。如是,诸比库!若屡屡精进修入出息念定,住于最胜寂静、纯粹安乐者,立即能使已生起之恶不善法灭尽而寂静。

诸比库!如何精进修入出息念定,如何屡屡修习,住于最胜寂静、纯粹安乐〔之境〕,立即能使已生起之恶不善法灭尽而寂静乎?诸比库!于此,比库或至林野、或至树下、或赴空屋,结跏直身而坐,使正念现前,彼正念出息,正念入息;正长出息而知「我长出息」,正长入息而知「我长入息」;或正短出息而知「我短出息」,或短入息而知「我短入息」。修「以全身感受我出息」,修「以全身感受我入息」;修「身行镇静而我出息」,修「身行镇静而我入息」;修「喜感受我出息……我入息」;修「以乐感受我出息……我入息」;修「心行感受我出息……我入息」;修「以心行镇静我出息……我入息」;修「心感受我出息……我入息」;修喜悦心……乃至……等持心……乃至……解脱心……乃至……无常观……乃至……离欲观……乃至……灭观……乃至……舍遣观我出息……我入息」。诸比库!如是精进修入出息念定,如是屡屡修习,住于最胜寂静、纯粹安乐〔之境〕,立即能使已生起之恶不善法灭尽而寂静。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15:31 | 只看该作者

四分律对照内容

尔时世尊即诣讲堂在众中坐。告诸比丘。有阿那般那三昧。寂然快乐。诸不善法生即能灭之永使不生。譬如秋天降雨之后无复尘秽。又如大雨能止猛风阿那般那三昧亦复如是。寂静快乐。诸不善法生即能灭之。尔时世尊以无数方便为诸比丘说阿那般那三昧。叹阿那般那三昧。叹修阿那般那三昧。彼诸比丘便作是念。世尊今日无数方便为我等说阿那般那三昧。叹阿那般那三昧。叹修阿那般那三昧。当勤修习之。时诸比丘即以种种方便思惟入阿那般那三昧。从阿那般那三昧觉已。自知得增上胜法住于果证。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15:31 | 只看该作者

十诵律对照内容

佛语阿难。更有善道。安乐行法无有厌恶。诸恶法生即能除灭。世尊。云何善道。安乐住法无有厌恶。诸恶法生即能灭除。佛告阿难。有阿那般那念。名为善道安乐住法。所以者何。诸恶法生即能除灭。无厌恶故。世尊。云何修习阿那般那念。名为善道安乐住法。诸恶法生即能除灭。无有厌恶。佛语阿难。若有比丘随其所依城邑聚落止住。晨朝时到着衣持钵摄身诸根系念一心入村乞食。食已若在空处若在树下若在空舍。敷尼师坛正坐端身系念在前。除世贪嫉。于他财物远离贪着。如是行者则能舍离瞋恚睡眠调戏疑悔。是诸阴盖能烦恼心使慧力羸不至涅槃。是故当除。若息入时当一心知入。若息出时当一心知出。若长若短。若息入遍身。当一心知从一切身入。若息出遍身。当一心知从一切身出。除身行时。当一其心念出入息。受喜时受乐时受心行时除心行时。当一其心念出入息。觉心时令心喜时令心摄时令心解脱时当一其心念出入息。观无常观变坏观离欲观灭尽观舍离。当一其心念出入息。阿难。是名善道安乐行法。诸恶法生即能除灭。无有厌恶。尔时佛语诸比丘。当勤修习阿那般那念得大果大利。时诸比丘各作是念。世尊为我等赞叹修习阿那般那念。得大果大利。我等当勤修习。作是念已。即勤修习阿那般那念。便得无量种种知见作证。佛知多有比丘得漏尽道成阿罗汉。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15:32 | 只看该作者
6#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15:3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参考

十四种行仪之八
坐卧处的行仪
(Senàsanavatta)

于所居住的住所,若其住所肮脏,有能力则应清洁。在清洁住所时,应先把钵和衣取出放到一边,再把坐垫取出放到一边;把褥垫和枕头取出放到一边。把床放低后,妥善地不磨损、不撞到门框而取出放到一边;把椅子放低后,妥善地不磨损、不撞到门框而取出放到一边。把床脚垫取出放到一边;把痰盂取出放到一边;把枕板取出放到一边;观察地毡是如何铺设后再取出放到一边。如果住所有蜘蛛网,先应观察然后除掉。应清洁窗户的角落处。如果由红土所涂抹的墙壁有污垢,应弄湿布扭干后再擦拭。如果黑色的地面有污垢,应弄湿布扭干后再擦拭。若是未经处理过的地面,应撒水后“不让住所被尘垢所污”而打扫。把垃圾收集到一边再倒掉。
不应在比库旁边拍打坐卧具,不应在住所旁边拍打坐卧具,不应在饮用水旁边拍打坐卧具,不应在洗用水旁边拍打坐卧具,不应在院子的逆风处拍打坐卧具,应在下风处拍打坐卧具。
把地毡放一边晾晒、清洁、拍打后,搬进来按原来的铺设而铺设;把床脚垫放一边晾晒、擦拭后,搬进来摆设于原处;把床放一边晾晒、清洁、拍打后,再放低,妥善地不磨损、不撞到门框而搬进来按原来的摆设而摆设;把椅子放一边晾晒、清洁、拍打后,再放低,妥善地不磨损、不撞到门框而搬进来按原来的摆设而摆设;把褥垫和枕头放一边晾晒、清洁、拍打后,搬进来按原来的摆设而摆设;把坐垫放一边晾晒、清洁、拍打后,搬进来按原来的摆设而摆设;把痰盂放一边晾晒、擦拭后,搬进来摆设于原处;把枕板放一边晾晒、擦拭后,搬进来摆设于原处。
应收藏钵和衣。收藏钵时,以一手持钵,一手摸探床底或椅底而收藏,但不应将钵直接放置在地上。收藏衣时,以一手持衣,一手摸衣竿或衣绳,边向外、褶向内地折叠衣而收藏。
如果带有尘之风从东边吹来,则应关闭东边之窗;如果带有尘之风从西边吹来,则应关闭西边之窗;如果带有尘之风从北边吹来,则应关闭北边之窗;如果带有尘之风从南边吹来,则应关闭南边之窗。如果天冷时白天应打开窗而晚上应关;如果天热时则白天应关窗而晚上应打开。
如果房间肮脏,应清扫房间;如果门廊肮脏,应清扫门廊;如果集会堂肮脏,应清扫集会堂;如果火堂肮脏,应清扫火堂;如果厕所肮脏,应清扫厕所。如果饮用水没有了,应准备饮用水;如果洗用水没有了,应准备洗用水;如果洗水罐之水没有了,应把水灌进洗水罐。
如果与上座在同一住所居住,没请示上座不应读诵,不应询问,不应作学习,不应说法;不应点灯,不应熄灯;不应开窗,不应关窗。如果与上座在同一经行道经行,应随上座而转身,不得触到上座的桑喀帝衣角。
诸比库,此乃比库们对坐卧处应遵行的比库坐卧处之行仪。
总之,如果比库或沙马内拉使用僧团的住所,他就有责任要维持住所及其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保护住所及家具设备等的整洁安全。如果他跟上座比库同住一室,则要处处对上座表示尊重。

[ 本帖最后由 悠扬 于 2010-10-15 15:37 编辑 ]
7#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5 15:3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参考

佛法概论008
第三章 有情──人类为本的佛法
第一节 佛法从有情说起

  有情的定义
  凡宗教和哲学,都有其根本的立场;认识了这个立场,即不难把握其思想的重心。佛法以有情为中心、为根本的,如不从有情着眼,而从宇宙或社会说起,从物质或精神说起,都不能把握佛法的真义。

  梵语「萨埵」,译为有情。情,古人解说为情爱或情识;有情爱或有情识的,即有精神活动者,与世俗所说的动物相近。萨埵为印度旧有名词,如数论师自性的三德──萨埵、刺阇、答摩中,即有此萨埵。数论的三德,与中国的阴阳相似,可从多方面解说。如约心理说,萨埵是情;约动静说,萨埵是动;约明暗说,萨埵是光明。由此,可见萨埵是象徵情感、光明、活动的。约此以说有精神活动的有情,即热情奔放而为生命之流者。般若经说萨埵为「大心」、「快心」、「勇心」、「如金刚心」,也是说他是强有力地坚决不断的努力者。小如蝼蚁,大至人类,以及一切有情,都时刻在情本的生命狂流中。有情以此情爱或情识为本。由于冲动的非理性,以及对于环境与自我的爱好,故不容易解脱系缚而实现无累的自在。

  有情为问题的根本
  世间的一切学术──教育、经济、政治、法律,及科学的声光电化,无一不与有情相关,无一不为有情而出现人间,无一不是对有情的存在。如离开有情,一切就无从说起。所以世间问题虽多,根本为有情自身。也就因此,释尊单刀直入的从有情自体去观察,从此揭开人生的奥秘。

  有情──人生是充满种种苦迫缺陷的。为了离苦得乐,发为种种活动,种种文化,解除他或改善他。苦事很多,佛法把他归纳为七苦;如从所对的环境说,可以分为三类:
  生苦、老苦、病苦、死苦──对于身心的苦
  爱别离苦、怨憎会苦────对于社会的苦
  所求不得苦────────对于自然的苦

  生、老、病、死,是有情对于身心演变而发生的痛苦。为了解免这些,世间有医药、卫生、体育、优生等学术事业。生等四苦,是人生大事,人人避免不了的事实。爱别离、怨憎会,是有情对于有情(人对社会)离合所生的。人是社会的,必然与人发生关系。如情感亲好的眷属朋友,要分别或死亡,即不免爱别离苦。如仇敌相见,怨恶共住,即发生怨憎会苦。这都是世间事实;政治、法律等也多是为此而创立的。所求不得苦,从有情对于物欲的得失而发生。生在世间,衣食住行等资生物,没有固然痛苦,有了也常感困难,这是求不得苦。『义品』说:「趣求诸欲人,常起于希望,所欲若不遂,恼坏如箭中」,这是求不得苦的解说。还有说得更具体的,如『中阿含』『苦阴经』说:「随其技术以自存活,或作田业,……或奉事王。……作如是业求图钱财,……若不得钱财者,便生忧苦愁戚懊恼。……若得钱财者,彼便爱惜守护密藏。……亡失,便生忧苦愁戚懊恼。……以欲为本故,母共子诤,子共母诤,父子、兄弟、姊妹亲族展转共诤。……以欲为本故,王王共诤,民民共诤,国国共诤;彼因共相诤故,以种种器仗转相加害,或以手杈、石掷,或以杖打、刀斫」。为了解决这些,世间提倡增加生产,革新经济制度等。但世间的一切学理、制度、技术,虽能解除少分,而终究是不能彻底的。如世界能得合理的和平,关于资生的物质,可能部分解决。但有情的个性不同,体格、兴趣、知识等不同,爱别、怨会等苦是难于解免的。至于生死等苦,更谈不上解决。一般人但能俯首的忍受,或者装作不成问题。世间离苦得乐的方法,每每是旧问题还没解决,新问题又层出不穷,总是扶得东来西又倒!这是由于枝末的而不是根本的。如从根本论究起来,释尊总结七苦为:「略说五蕴炽盛苦」。此即是说:有情的发生众苦,问题在于有情(五蕴为有情的蕴素)本身。有此五蕴,而五蕴又炽然如火,这所以苦海无边。要解除痛苦,必须对此五蕴和合的有情,给予合理的解脱才行。所以佛法对于生产的增加,政治的革新等,虽也认为确要,但根本而彻底的解脱,非着重于对有情自身的反省、体察不可。

  进一步说:有情为了解决痛苦,所以不断的运用思想,思想本是为人类解决问题的。在种种思想中,穷究根本的思想理路,即是哲学。但世间的哲学,或从客观存在的立场出发,客观的存在,对于他们是毫无疑问的。如印度的顺世论者,以世界甚至精神,都是地水火风四大所组成;又如中国的五行说等。他们都忽略本身,直从外界去把握真实。这一倾向的结果,不是落于唯物论,即落于神秘的客观实在论。另一些人,重视内心,以此为一切的根本;或重视认识,想从认识问题的解决中去把握真理。这种倾向,即会产生唯心论及认识论。依佛法,离此二边说中道,直从有情的体认出发,到达对于有情的存在。有情自体,是物质与精神的缘成体。外界与内心的活动,一切要从有情的存在中去把握。以有情为本,外界与内心的活动,才能确定其存在与意义。

  有情为物质与精神的和合,所以佛法不偏于物质,也不应偏于精神;不从形而上学或认识论出发,而应以现实经验的有情为本。佛法以为一切是为有情而存在,应首先对于有情为彻底的体认,观察他来自何处,去向何方?有情到底是什么?他的特性与活动的形态又如何?不但体认有情是什么,还要从体认中知道应该如何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探究人生意义而到达深处,即是宗教。世界的宗教,各种各样的,含义也大有出入。但有一共同点,即人类苦于外来──自然、社会以及自己身心的层层压制,又不能不依赖他、爱好他;感到自己的缺陷、渺小,而又自信自尊,想超越他、制用他。有情在这样的活动中,从依赖感与超越感,露出有情的意向,成为理想的归依者。宗教于人生,从过去到现在,都是很重要的。不过一般的宗教,无论是自然宗教,社会宗教,自我宗教,都偏于依赖感。自己意向客观化,与所依赖者为幻想的统一,成为外在的神。因此有人说,宗教是必然有神的。他们每以为人有从神分出的质素,这即是我们的自我、心或灵魂。如基督教说:人的灵是从上帝那里来的。中国也说:天命之为性。藉此一点性灵,即可与神接近或合一。他们又说:人的缺陷罪恶,是无法补救的,惟有依赖神,以虔诚的信仰,接受神的恩赐,才有希望。所以一般宗教,在有情以外,幻想自然的精神的神,作为自己的归依处,想依赖他而得超脱现实的苦迫。这样的宗教,是幻想的、他力的。佛教就不然,是宗教,又是无神论。佛说:有情的一切,由有情的思想行为而决定。佛教的归依向上、向究竟,即凭有情自己合法则的思想与行为,从契合一切法的因果事理中,净化自己,圆成自己。所以归依法,即以因果事理的真相为依归,归依佛与归依僧,佛与僧即人类契合真理──法而完成自己的觉者;归依即对于觉者的景仰,并非依赖外在的神。佛法是自力的,从自己的信仰、智慧、行为中,达到人生的圆成。佛法与一般宗教的不同,即否定外在的神,重视自力的净化,这所以非从有情自己说起不可。

[ 本帖最后由 悠扬 于 2010-10-15 15:39 编辑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天鉴网 ( 吉ICP备06001587号 )

GMT+8, 2021-8-3 13:53 , Processed in 0.076728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