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892|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传律藏---经分别-波罗夷三---二

[本贴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0-29 15: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二 尔时,一优婆塞生病,彼夫人端正美丽。六群比丘爱慕其妇。时,六群比丘如是思惟:「若优婆塞活,我等不得其妇。我等往向优婆塞赞叹死之美。」如是,六群比丘至彼优婆塞处。至已,言优婆塞曰:「优婆塞!实如是,汝行善行德、行守护怖畏者;不行恶、不行贪、不犯罪;汝已行善,汝不行恶。此恶苦之生对汝有何〔益〕?汝实死胜于生。汝由此世死,身坏命终后,当生于善趣天界,汝可享受此天上五欲之乐。」

尔时,其优婆塞言:「诸大德真实之言,我实行善行德、行守护怖畏者;我不行恶、不行贪、不犯罪;我行善,我不行恶。此恶苦之生对我何〔益〕?我之死胜于生,我由此世死,身坏命终后,当生善趣天界,我可享受天上五欲之乐。」彼唯食不良之软食、不适宜之硬食,尝不良之味,饮不良之物,为是而患重病,彼因患病而死。

彼妇讥嫌非难:「此等沙门释子,不知耻、不持戒、打妄语。此等释子,实自言己是:『 法行者、寂静行者、梵行者、实语者、持戒者、善法行者。』 〔然〕彼等无沙门行、无梵行,彼等破沙门行、破梵行。如何彼等有沙门行、有梵行耶?彼等离沙门行、离梵行。彼等对我夫赞叹死之美,我夫因彼等而死也。」其他诸人亦讥嫌非难:「……彼等离梵行,彼等对优婆塞赞叹死之美,优婆塞因彼等而死。」

诸比丘闻众人之讥嫌非难。诸比丘中少欲知足者讥嫌非难:「何以六群比丘,为优婆塞赞叹死之美乎?」如是,诸比丘以此事白世尊……乃至……「诸比丘!汝等实为优婆塞赞叹死之美乎?」「实然!世尊!」世尊呵责:「愚人!此非相应法、非随顺行、非威仪、非沙门行、非清净行、非所当为。愚人!汝等何以向优婆塞赞叹死之美乎?愚人!此非令未信者生信……乃至……诸比丘!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

任何比丘,若故意夺人体之生命,或因此而求持杀具者、或赞叹死之美、或以死劝导,云:『 咄!男子!此恶苦之生,于汝何〔益〕?汝死胜于生。』 如是心意,如是决心,以种种方便赞叹死之美,以死劝导者,此亦波罗夷不共住。」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9 15:18 | 只看该作者

同步学习

二 尔时,一近事男生病,彼夫人端正美丽。六群比库爱慕其妇。时,六群比库如是思惟:「若近事男活,我等不得其妇。我等往向近事男赞叹死之美。」如是,六群比库至彼近事男处。至已,言近事男曰:「近事男!实如是,汝行善行德、行守护怖畏者;不行恶、不行贪、不犯罪,汝已行善,汝不行恶。此恶苦之生对汝有何〔益〕?汝实死胜于生。汝由此世死,身坏命终后,当生于善趣天界,汝可享受此天上五欲之乐。」
尔时,其近事男言:「诸大德真实之言,我实行善行德、行守护怖畏者;我不行恶、不行贪、不犯罪;我行善,我不行恶。此恶苦之生对我何〔益〕?我之死胜于生,我由此世死,身坏命终后,当生善趣天界,我可享受天上五欲之乐。」彼唯食不良之软食、不适宜之硬食,尝不良之味,饮不良之物,为是而患重病,彼因患病而死。
彼妇讥嫌非难:「此等沙门释子,不知耻、不持戒、打妄语。此等释子,实自言己是:『法行者、寂静行者、梵行者、实语者、持戒者、善法行者。』〔然〕彼等无沙门行、无梵行,彼等破沙门行、破梵行。如何彼等有沙门行、有梵行耶?彼等离沙门行、离梵行。彼等对我夫赞叹死之美,我夫因彼等而死也。」其他诸人亦讥嫌非难:「……彼等离梵行,彼等对近事男赞叹死之美,近事男因彼等而死。」
诸比库闻众人之讥嫌非难。诸比库中少欲知足者讥嫌非难:「何以六群比库,为近事男赞叹死之美乎?」如是,诸比库以此事白世尊……乃至……「诸比库!汝等实为近事男赞叹死之美乎?」「实然!世尊!」世尊呵责:「愚人!此非相应法、非随顺行、非威仪、非沙门行、非清净行、非所当为。愚人!汝等何以向近事男赞叹死之美乎?愚人!此非令未信者生信……乃至……诸比库!汝等当如是诵此学处——
任何比库,若故意夺人体之生命。或因此而求持杀具者、或赞叹死之美、或以死劝导,云:『咄!男子!此恶苦之生,于汝何〔益〕?汝死胜于生。』如是心意,如是决心,以种种方便赞叹死之美,以死劝导者,此亦巴拉基嘎(他胜)不共住。」
3#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9 15:19 | 只看该作者
4#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9 15:19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参考

十四种行仪之十
厕所的行仪
(Vaccakuñivatta)

上厕所者,应在外边站着咳嗽,里面坐着者也应咳嗽。应把衣挂在衣竿或衣绳后,善缓而进入厕所。不应太快进入,不应拉高[下衣]进入,应站在厕坑的踏板上拉高。不得呻吟着大便,不得嚼着齿木(注1)大便。不得在大便槽之外大便,不得在小便槽之外小便,不得吐唾液进小便槽。不得用粗木橛刮擦;不得将刮屎橛丢进粪坑。应站在厕坑的踏板上覆盖[下衣]。不应太快离开,不应拉高[下衣]离开,应站在洗净台的踏板上拉高。不得作喳噗喳噗声而洗净,不得将水残留在洗净盆。应站在洗净台的踏板上覆盖[下衣]。
假如厕所污秽,应清洗。如果刮屎橛满了,应把刮屎橛倒掉;如果厕所肮脏,应清扫厕所。如果灰泥地板肮脏,应清扫地板;如果房间肮脏,应清扫房间;如果门廊肮脏,应清扫门廊;如果洗水罐之水没有了,应把水灌进洗水罐。
诸比库,此乃比库们于厕所应遵行的比库之厕所行仪。


1、 齿木 (dantakaññha, dantapoõa):又作牙枝。古印度人用来清洁牙齿的小木条。其长约一拃手不等,一头削尖可剔牙,一头留有纤维可刷牙。

汉传佛教讹作“杨枝”。然一切木料皆可作齿木,并非独为杨柳之属。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9 15:2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参考

佛法概论010
第四章 有情与有情的身心
第一节 有情的分析
  三处观
  佛法以有情为本,那就应该认识有情是什么。佛常用「三处观」去观察有情,分别有情的真相。但有情的分别观察,要从有情的流转相续中,与身心的相依中去考察,不可为静止的、孤立的机械分析。有情是有机的活动者,如当作静止、孤立的去考察,就会发生错误,误解佛陀观察的深意。论到三处观,即五蕴观,六处观、六界观。蕴处界的分别观察,是从不同的立埸去分别,看到有情的各个侧面。蕴观,详于心理的分析;处观,详于生理的分析;界观,详于物理的分析。依不同的立埸而观有情自体,即成立此三种观门,三者并不是截然不同的。蕴中的色蕴,界中的地水火风,可通于非执受的自然界。六处虽专为有情身心的分析,但从六处而发识缘境,即由此说到内心外界的一切。这有情中心论的观察,都说到了心与色,即证明了有情是色心平等和合相应的存在者,不能偏重于物质或精神。

  蕴 观
  蕴,是积聚义,即同类相聚。如『杂含』(卷二·五五经)说:「所有诸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总说色阴」──阴即蕴的异译。佛以慧眼观有情,归纳有情的蕴素为五聚,即五蕴──色、受、想、行、识。这五者,约情识的能识、所识而分。所识知中,有外界的山河大地等,有自己的身体,即是色蕴。色的定义为「变碍」,如『杂含』(卷二·四六经)说:「可碍可分,是名色」。有体积而占有空间,所以有触碍;由于触对变异,所以可分析:这与近人所说的物质相同。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等都是。除形质的色蕴外,内在的精神活动,这也是情识所识的,可分为三:一、受蕴:受的定义是「领纳」,即领略境界而受纳于心的,是有情的情绪作用。如领境而适合于自己身心的,即引起喜乐;即不合意的,即感到苦痛或忧愁。二、想蕴:想的定义为「取像」,即是认识作用。认识境界时,心即摄取境相而现为心象;由此表象作用,构成慨念,进而安立种种名言。三、行蕴:行的定义是「造作」,主要是「思」心所,即意志作用。对境而引生内心,经心思的审虑、决断,出以动身,发语的行为。分析内心的心理活动,有此三类,与普通心理学所说的感情、知识、意志相似。但这三者是必然相应的,从作用而加以相对的分类,并不能机械的划分。为什么这三者属于所识知呢?这三者是内心对境所起的活动形态,虽是能识,但也是所觉识的,在反省的观察时,才发现这相对差别的心态。如直从能识说,即是识蕴。识是明了识别,从能知得名。常人及神教者所神秘化的有情,经佛陀的慧眼观察起来,仅是情识的能知、所知,仅是物质与精神的总和;离此经验的能所心物的相依共存活动,没有有情的实体可得。

  五蕴说的安立,由「四识住」而来。佛常说有情由四识住,四识住即是有情的情识,在色上贪著──住,或于情绪上、认识上、意志上起贪著,执我执我所,所以系缚而流转生死。如离此四而不再贪著,即「识不住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除欲、见法、涅槃」(杂含卷三·六四经)。综合此四识住的能住所住,即是五蕴,这即是有情的一切。

       ┌物质……………………………色┐
  识所依住─┤    ┌情绪…………………受│
       └精神 ─┤认识…………………想├─五蕴
            └造作…………………行│
  识………………………………………………识┘

  处 观
  处,是生长门的意义,约引生认识作用立名。有情的认识作用,不能独存,要依于因缘。引发认识的有力因素──增上缘,即有情根身的和合体: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此六者的和合,即有情自体;为生识的有力因,所以名之为处。六处是介于对象的所识,与内心的能识中间的官能。有眼方能见色──此色为眼所见的,与色蕴的色,含义不同;有耳方能闻声……。有六根,所以对根的境界,也就分为色、声、香、味、触、法──六境,为生识的所缘缘。有所知与能知,而此二者皆以六处为中心;如没有六处,能识与所识失去联络,也就不能成为认识。由六处而引发六识,才能分别境界。六处为认识的重要根源,所以随六处而分识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由于六根门,所以有六尘──外六处、六识。继之而引起的心理作用,也就分为六触、六受、六想、六思、六爱等。这都从认识的来路──根门不同,加以种种的分别。此六处法门,如『杂含』(卷八·二一四经)说:「二因缘生识。何等为二?谓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眼、色因缘生眼识;……此三法和合触;触已受;受已思;思已想」。六处中的前五处,为生理机构,是色法。此色,经中称为「清净色」,是物质中极精妙而不可以肉眼见的细色,近于近人所说的视神经等。意处是精神的源泉。依五处发前五识,能见五尘;依意处生意识,能知受、想、行──别法处,也能遍知过去未来,假实等一切法。我们的认识活动,根源于六处,而六处即有情的一切,所以佛陀常说六处法门。如合此六处及色等六境,即名十二处,为后代论师所重的。但佛世重于内六处,如律说:「不得过五语六语」,即是一例。而「阴界六入」──入即处的异译,为『阿含』及大乘经中常见的成语。佛陀的处观,本是从有情中心的立埸,再进而说明内心与外境的。

  界 观
  界,即地、水、火、风、空、识──六界。界有「特性」的意义,古译为「持」,即一般说的「自相不失」。由于特性与特性的共同,此界又被转释为「通性」。如水有水的特性,火有火的特性,即分为水界、火界。此水与彼水的特性相同,所以水界即等于水类的别名。此六界,无论为通性,为特性,都是构成有情自体的因素,一切有情所不可缺的,所以又被解说为「因性」。

  地、水、火、风四界,为物质的四种特性。『杂含』(卷三·六一经)说:「所有色,彼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色」。一切物质,不外乎四大界及四大所造的五根,五尘。四大说,印度早就盛行,希腊也有。佛陀既采用四大为物质的特性,因素,应略为解说。地、水、火、风,为世间极普遍而作用又极大的,所以也称为四大。人类重视此常识的四大,进而推究此四大的特殊性能,理会到是任何物质所不可缺的,所以称为能造。这辨析推论所得的能造四大,为一般物质──色所不可缺的,所以说「四大不离」。地即物质的坚性,作用是任持;水即物质的湿性,作用为摄聚;火即物质的暖性,作用为熟变;风为物质的动性,作用为轻动。随拈一物,莫不有此四大的性能,没有即不成为物质。地与风相对,水与火相对。地以任持为用,因为他有坚定的特性。如桌子的能安放书物,即因桌子的体积,在因缘和合中,有相当的安定性(有限度的,超过限度即变动),能维持固定的形态。坚定的反面,即轻动性。如物质而没有轻动的性能,那永不会有变动的可能。地是物质的静性,风是动性,为物质的两大特性,水有摄聚的作用,如离散的灰土,水分能使之成团。物质的集成某一形态,也要有此凝聚的性能;摄引、凝聚,即是水界。火的作用是熟变,如人身有温暖,可以消化食物;一切固定物的动变,都由熟变力,使他融解或分化。水是凝聚的,向心的功能;火是分化的,离心的功能,这又是物质的两性。四大是相互依存而不相离的,是从他的稳定、流动、凝合、分化过程中所看出来的。从凝摄而成坚定,从分化而成动乱;动乱而又凝合,坚定而又分化;一切物质在这样不断的过程中,这是物质通遍的特性,为物质成为物质的因素。至于空界,是四大的相反的特性。物质必归于毁坏,是空;有与有间的空隙,也是空;虚空是眼所见,身所触的无碍性。凡是物质──四大的存在,即有空的存在;由于空的无碍性,一切色法才能占有而离合其间。有虚空,必有四大。依这地、水、火、风、空五大,即成为无情的器世间。若再有觉了的特性,如说「四大围空,识住其中」(成实论引经),即成为有情了。

[ 本帖最后由 悠扬 于 2010-10-29 15:21 编辑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天鉴网 ( 吉ICP备06001587号 )

GMT+8, 2021-8-8 20:56 , Processed in 0.09188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