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028|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传律藏---经分别-僧残一---三---(一)至(二)

[本贴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8-19 19: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三(一) 于内色而泄、于外色而泄、于内外色而泄、动腰于空中而泄、驱使欲念而泄、为大便而泄、为小便而泄、为风而泄、为慰周伽虫所啮而泄、为健康而泄、为受乐而泄、为药而泄、为布施而泄、为福德而泄、为祭祀而泄、为生天而泄、为种子而泄、为自试而泄、为戏乐而泄。泄黑精、泄黄精、泄赤精、泄白精、泄酪色精、泄水色精、泄油色精、泄乳色精、泄生酥色精、泄酥色精。
(二)「于内色」者,于己身中之受触身支。
「于外色」者,于己身中以外之受触或不受触物。
「于内外色」者,于以上两者。
「空中动腰」者,言于空中努力而使生支起作用。
「驱使欲念」者,言以欲念而驱使生支起作用。
「为大便」者,言由大便之迫压而生支起作用。
「为小便」者,言由小便之迫压而生支起作用。
「为风」者,言因风迫压而生支起作用。
「慰周伽虫所啮」者,因慰周伽虫所啮而生支起作用。
「为健康」者,我当有健康〔而泄〕。
「为受乐」者,我得乐受。
「为药」者,他当得药。
「为布施」者,我要行布施。
「为福德」者,他当有福德。
「为祭祀」者,我当供牺牲。
「为生天」者,我当生天。
「为种子」者,我当得〔胎儿之〕种子。
「为自试」者,当有黑精、当有黄精……当有酥色精。
「为戏乐」者,戏乐之意。
2#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9:25 | 只看该作者

同步学习

三(一) 于内色而泄、于外色而泄、于内外色而泄、动腰于空中而泄、驱使欲念而泄、为大便而泄、为小便而泄、为风而泄、为慰周伽虫所啮而泄、为健康而泄、为受乐而泄、为药而泄、为布施而泄、为福德而泄、为祭祀而泄、为生天而泄、为种子而泄、为自试而泄、为戏乐而泄。泄黑精、泄黄精、泄赤精、泄白精、泄酪色精、泄水色精、泄油色精、泄乳色精、泄生酥色精、泄酥色精。

(二) 「于内色」者,于己身中之受触身支(除手及发外之身体躯干)。
「于外色」者,于己身中以外之受触或不受触物。
「于内外色」者,于以上两者。
「空中动腰」者,言于空中努力而使生支起作用。
「驱使欲念」者,言以欲念而驱使生支起作用。
「为大便」者,言由大便之迫压而生支起作用。
「为小便」者,言由小便之迫压而生支起作用。
「为风」者,言因风迫压而生支起作用。
「慰周伽虫所啮」者,因慰周伽虫所啮而生支起作用。
「为健康」者,我当有健康〔而泄〕。
「为受乐」者,我得受乐。
「为药」者,他当得药。
「为布施」者,我要行布施。
「为福德」者,他当有福德。
「为祭祀」者,我当供牺牲。
「为生天」者,我当生天。
「为种子」者,我当得〔胎儿之〕种子。
「为自试」者,当有黑精、当有黄精……当有酥色精。
「为戏乐」者,戏乐之意。
3#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9:25 | 只看该作者
4#
楼主| 发表于 2011-8-19 19:2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参考

摘自《沙马内拉学处》之
词语汇解
…………
比库:巴利语bhikkhu的音译,有行乞者、持割截衣者、见怖畏等义。即于世尊正法、律中出家受具足戒的男子。
汉传佛教依梵语bhikùu音译为比丘、苾刍等,含有破恶、怖魔、乞士等义。其音、义皆与巴利语有所不同。
现在使用“比库”指称巴利语传承的佛世比库僧众及南传上座部比库僧众。使用“比丘”“比丘尼”指称源自梵语系统的北传僧尼。

沙马内拉:巴利语sàmaõera的音译。是指于世尊正法、律中出家、受持十戒的男子。
汉传佛教依梵语÷ràmaõeraka讹略为“沙弥”。

皈依 (saraõa):又作归依;直译为庇护所,避难所。
佛弟子皈依的对象有三,称为“三皈依”(tisaraõa)或“皈依三宝”。三宝,即佛 (buddha)、法 (dhamma)、僧 (saïgha)。皈依三宝是指以佛、法、僧作为皈依处或庇护所。

学处 (sikkhapada):或译作学足。sikkha意为学,学习,训练;pada意为足,处所。学处亦即是学习规则、戒条。

十种学处 (dasa-sikkhàpadàni):又作十戒,即沙马内拉应受持的十种行为规则。
这十种学处依次是:离杀生,离不与取,离非梵行,离妄语,离放逸之因的诸酒类,离非时食,离观听跳舞、唱歌、音乐、表演,离妆饰、装扮之因的穿戴花鬘、芳香、涂香,离高、大床座,离接受金银。

律藏 (Vinayapiñaka):乃世尊为诸弟子制定的戒律教诫和生活规则。
《律藏》按照内容可分为《经分别》、《篇章》、《附随》三大部分。缅文版编为《巴拉基咖》、《巴吉帝亚》、《大品》、《小品》和《附随》五大册。
《经分别》是对比库和比库尼两部戒经——《巴帝摩卡》的解释,其中解释《比库巴帝摩卡》的部分称为《大分别》(Mahàvibhaïga); 解释《比库尼巴帝摩卡》的部分称为《比库尼分别》(Bhikkhunã- vibhaïga)。
《篇章》(Khandhaka)分为《大品》(Mahà-vagga)和《小品》(Culla-vagga)两大部分,其内容将有关授戒、诵戒、雨安居、自恣等僧团的生活规则进行分门别类,编集成22个篇章。
《附随》(Parivàra)为律藏的附录部分,共分19章,综合分析讨论律藏前面的内容。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天鉴网 ( 吉ICP备06001587号 )

GMT+8, 2021-8-8 20:59 , Processed in 0.095262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