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32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16、邪师萧平实于圣者所修无想定不认不识

[本贴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7 04: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16、邪师萧平实于圣者所修无想定不认不识


  修无想定本身是没有错的,关键在于以何种知见而修。各种外道以邪见所修色界无想定或无色界无想定——非想非非想定,也并非错在认为涅槃是无想的见解本身,而是错在他们的无想定是以“有我”知见为基础的,“我见”不断则想、知心永无断灭,外道凡夫绝无可能从根本上修成真正的无想定,故而,外道所修成的任何一种无想定也只是妄想真能无想的假无想定罢了。而佛教正法的无想定则称为“净无想道”,根本上不同于外道所修的任何一种无想定,是以“无我”正见为基础,以离一切相,而不念一切想,如此方可以证得真正的无想定,乃至达到真正的无想——解脱、涅槃。
  为区别外道所修之无想定,佛弟子依无我正见所修之无想定,别名为无相心三昧,却不失其无想定的本质。对此,在《杂阿含经》中有一段经文:“时有异比丘得无相心三昧……尊者阿难语彼比丘言:‘若比丘得无相心三昧。不勇.不没。解脱已住。住已解脱。世尊说此是智果.智功德。’”

  ★邪师萧平实胡扯说:“这部经中说的三昧是无相心三昧,大异于解脱道的法义;在解脱道的修证上,从来……不曾说过实证无相心的三昧……八识心王之中只有第八识可以认定为真正的无相心……初悟菩萨证得这个实相心、无相心而不退失者,成就无相心三昧时……这个无相心三昧,阿罗汉们都无法以声闻解脱道的实证境界来说明,却是与大乘般若的实证完全契合的;由此看来,这显然也是大乘经典被结集为二乘经的证据之一……如同阿湿波誓一样证得无相心三昧,称为大乘圣贤。但是这种三昧耶的亲证,是一般学人及诸大法师,乃至不回心的声闻阿罗汉都无法体会与想像的;凡夫大法师们更无法想像臆测”。(《阿含正义》P2378—2388)

  邪师萧平实于圣者所修无想定不认不识,但其擅于对所遇到且不了解的东西,借机穿凿附会、胡诌八扯地大做文章,肆意毁谤圣者阿罗汉,你看他胡扯了多少页就知道他的书根本没法读。他最后一句话“凡夫大法师们更无法想像臆测”,是还给邪师萧平实自身的。
  无相心三昧即是佛弟子所修无想定,远非外道所修无想定可比。邪师萧平实满眼都是村屋,突然遇到摩天大楼就不认识了,瞪眼胡说那不是房子。无相心三昧之于无想定,就如摩天大楼之于房子,邪师萧平实常常总别不分、种属不辨,就像前文中他不识“二入处”亦属于九神识止处一般。
  首先,三昧一词,往往作为定、等至、等持、正受、三摩地等词的同义异译词。顺便说一句,邪师萧平实还处处混淆、编造“等持”的含义,为简明起见本专集存而不论。
  “三昧”毫无特别于“定”之含义,只是译法不同罢了,亦圣凡无别。比如,有一种常见外道因入三昧而生起有“常法”之邪见,“常法者,诸沙门、婆罗门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随三昧心,忆识世间二十成劫败劫,彼作是言:‘世间常存,此为真实,余者虚妄。’”(《长阿含经》)复次,九次第定也常说为种种三昧,如经云:“次复入灭尽三昧,次复入有想无想三昧,次复入不用处三昧,次复入识处三昧,次复入空处三昧……”(《增一阿含经》)
  一切圣者皆已断除“我见”,得无为法,断“我见”者即离于“我相”而名“无我相”,离“我相”者必离一切法相,故无一切相,就如《金刚经》所言“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离相无相之法已涉法住智与涅槃智,属内道圣法,本文不想多论,免得夏虫于“冰”无知而纠缠不清,看不懂者略过即可,也不影响对邪师萧平实无知+歹毒的判定,详细解说可参见悲智拙作《金刚智慧能断一切邪说》。
  真正的无想是离相后的无想,而非不断我见的无想,故而佛弟子所修无想定,是以无我正见为基础,以离一切相而不念,故名无想三昧或无相三昧,又名无相心三昧、无想心三昧、无相心正受、无相心解脱等等,为佛弟子所修所住。
  佛经中往往会使用上述种种别名来代替“无想定”。
  比如一,文章开头的《杂阿含经》经文“若比丘得无相心三昧。不勇.不没。解脱已住。住已解脱。世尊说此是智果.智功德。”
  同样问题,亦有《杂阿含经》经文说:“尊者阿难语迦摩比丘言:‘若比丘无想心三昧,不涌、不没,解脱已住;住已解脱,世尊说此是智果、智功德。’”
  这是说,无相心三昧即无想心三昧。
  比如二,“有二因二缘住无想定。云何为二。一者不念一切想,二者念无想界。”(《中阿含经》)南传相关经文为:“有二缘,入于无相心解脱,即一切相之不作意,及无相界之作意也。”(《中部阿含经》)
  这是说,无相心解脱即无想定。
  比如三,前文所言佛陀所说:“吾已老矣,年且八十。譬如故车,方便修治得有所至;吾身亦然,以方便力得少留寿,自力精进,忍此苦痛,不念一切想,入无想定,时我身安隐,无有恼患。”(《长阿含经》)南传对应经文为:“我今已经年老衰,加久生之年龄已八十岁。阿难!譬如助行古车之皮纽,阿难!如来之身,亦似为皮纽所助而行。阿难!如来不作意一切相、灭一一之受,住于具足无相心三昧时,如来则得安稳。”(《相应部阿含经》)亦有相关律文如是说:“然阿难陀。我身有疾将欲涅槃。便作是念。吾今病苦必定命终。诸苾刍等各在余处。我念不应离斯大众而般涅槃。宜自用意以无相三昧观察其身痛恼令息。即便入定。所受诸苦悉皆除愈。得安隐住。”(《律》)
  这是说,无相心三昧或无相三昧,即无想定。
  比如四:“云何为无相三昧。谓圣弟子于一切相不念。无相心三昧。身作证。是名无相心三昧。”(《杂阿含经》)有类似经文如是说:“彼云何名为无想三昧?所谓无想者,于一切诸法,都无想念,亦不可见,是谓名为无想三昧。”(《增一阿含经》)另有类似经文如是说:“何者为无相心解脱耶?依于不思惟一切征相,逮达无相心三昧止住。大德!此称为无相心解脱。”(《相应部阿含经》)
  这是说,无相三昧,即无想三昧,即无相心解脱,即无相心三昧。
  涅槃为真无想,以断除“我见”而修“无想定”即可解脱生死、证得涅槃。如经云:“善男子.善女人信乐出家。修习无相三昧。修习多修习已。住甘露门。乃至究竟甘露涅槃。”(《杂阿含经》)“空三昧、无愿三昧、无想三昧……有不得此三三昧,久在生死,不能自觉悟。”(《增一阿含经》)
  最后,特别说明一点,虽然无相心三昧的修法不同于外道直接灭除一切想,但若有凡夫佛子依“离一切相”的知见而证得此无相心三昧,却不可说其必已断三结、证圣道,其依然可能未入圣流。只有如前面《杂阿含经》经文所说,“得无相心三昧,不涌、不没,解脱已住;住已解脱”,方可以说是已证得有余涅槃的智果、智功德。
  本文的主要问题已解决完了,再来顺便提一下邪师萧平实于无知而瞎扯的几个次要问题。
  一是,邪师萧平实曾胡乱定义本文前面经文中提到的“异比丘”(注:有一位比丘)为“愚比丘”。
  ★邪师萧平实:“这正是佛陀在世时常常遇见的异比丘、愚比丘,闻法之后转生异见而异忍、异修、异行;当时这种比丘都被称为异比丘,表示在佛门中的这种人不与众比丘的正见相同。”(《阿含概论》P489、《阿含正义》P2343)
  本文开头《杂阿含经》中证得无相心三昧的那位“异比丘”,已经狠狠地抽了邪师萧平实一个响亮的大耳刮子了。再举一例:“时。有异比丘在拘萨罗人间。住一林中。得阿罗汉。”(《杂阿含经》)
  另一个是,邪师萧平实那段话中“大乘经典被结集为二乘经”他说了不止上百次,反复诽谤四部《阿含经》为“二乘经”。这个盲人瞎马的颠倒凡夫,浸淫“伪大乘”日久反倒于“真大乘”不识、无知,简单幼儿数学1+1都算错,却厚颜无耻地吹嘘如何精通高等数学,真是可笑之人,亦真可怜悯者!
  再一个是,邪师萧平实那段话中又错认阿湿波誓为“菩萨”,这我们会在本专集第二个系列专题《邪师萧平实错识诸圣》中再予解说。
  请回头再看一看邪师萧平实那段话,该知道他有多擅于穿凿胡扯了吧,真如跳梁小丑一般可笑、可耻,唯有其所言“凡夫大法师们更无法想像臆测”当做其自供状倒是很贴切的。

  转自:http://url.cn/7Oa4R3
  《悲智破斥邪师萧平实邪见魔说专集(草稿)》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天鉴网 ( 吉ICP备06001587号 )

GMT+8, 2021-8-3 13:40 , Processed in 0.07536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