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510|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求解惑:《南傳 中部 第142 施分別經》是否翻譯有誤?

[本贴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2 23: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南傳 中部 第142 施分別經》导论中言:“更有七种之僧类施,说此僧伽施之功德,比前之十四种之个人施之布施更大。”

经文:
“复次,阿难!此等有七种之僧类施。对佛在世时之两种僧伽供养布施,此为第一之僧类施。对如来灭后之两僧伽供养布施,此为第二之僧类施。对比丘之僧伽供养布施,此为第三之僧类施。对比丘尼之僧伽供养布施,此为第四之僧类施。为“如是数之比丘与比丘尼,应由我指名”供养布施,此为第五之僧类施。为“如是数之比丘,应由指名”供养布施,此为第六之僧类施。为“如是数之比丘尼僧伽,应由我指名”供养布施,此为第七之僧类施。
【这里是介绍了7种僧类施,但未说比前14种功德大吧,接着往下看】
复次,阿难!于未来世有诸种姓者,虽着袈裟然是恶戒、恶法者,于彼诸恶戒者之间,特指定僧伽以供养布施。如是之时,阿难!我亦言无数无量之僧类施。阿难!然,虽以任何理由,我不言由僧类施比对人施有大果。”

白话文翻译:“又,阿难!未来世将有以袈裟围在颈部、破戒、恶法的众多姓氏者,人们由于僧团而对那些破戒者施与布施,阿难!即使这样,我说对僧团的供养还是无法数、无法计量的,阿难!我说无论如何对个人布施比对僧团供养没有更大的果报。”

僧类施指向僧人布施的种类,经文中“如是之时,阿难!我亦言无数无量之僧类施。阿难!然,虽以任何理由,我不言由僧类施比对人施有大果。”被翻译成“即使这样,我说对僧团的供养还是无法数、无法计量的,阿难!我说无论如何对个人布施比对僧团供养没有更大的果报。”

我理解这几段只是在介绍各种僧类施,不但没有说这种僧类施功德比前14种大,更认为翻译是有误的,我觉得应该翻译为:在这种时候,我仍然说有无数无量的向僧人布施的种类。但是,无论如何,我都不会说向此类的僧人布施会比向普通人布施有更大功德。

理由请看两段摘录的经文: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比丘,不为应请、不为极应请、不为应施、不为应合掌、不为世之无上福田。何等为五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不堪于色、不堪于声、不堪于香、不堪于味、不堪于所触。又,诸比丘!云何为比丘而不堪于色耶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以眼见色已,贪著可贪之色,心不能等持。诸比丘!如是之比丘不堪于色。又,诸比丘!云何比丘不堪于声耶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以耳闻声已,贪著可贪之声,心不能等持。诸比丘!如是之比丘不堪于声。又,诸比丘!云何比丘不堪于香耶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以鼻嗅香已,贪著可贪之香,心不能等持。诸比丘!如是之比丘不堪于香。又,诸比丘!云何比丘不堪于味耶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以舌尝味已,贪著可贪之味,心不能等持。诸比丘!如是之比丘不堪于味。又,诸比丘!云何比丘不堪于所触耶诸比丘!世间有比丘,以身触所触已,贪著可贪之所触,心不能等持。诸比丘!如是之比丘不堪于所触。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比丘,不为应请、不为极应请、不为应施、不为应合掌、不为世之无上福田。”
——摘自《增支部 五集 第十四 王品 一百三十九》

“诸比丘!成就五法之比丘,不可亲近交往。何等为五
即:作[耕作等之]业、横加争议、反抗上座诸比丘、长时耽于不定之作业、不能时时以法语示现、劝导、赞励、庆慰他人。
诸比丘!成就此等五法之比丘,不可亲近交往。”
——摘自《增支部 五集 第十四 底甘陀品 一百四十六》

向此类意思的经文在南北阿含中还有很多,依世尊之意面对恶戒、恶法僧人是不应亲近、不应恭敬、不应布施而应当远离的,既如此怎么会说向他们布施有更大果报呢?应该理解为向他们布施不比向普通人布施功德大吧?

請各位指點迷津。。。

沙发
发表于 2013-10-13 08:11 | 只看该作者
元亨寺版:“如是之时,阿难!我亦言无数无量之僧类施。阿难!然,虽以任何理由,我不言由僧类施比对人施有大果。”
庄春江版:“阿难!即使这样,我说对僧团的供养还是无法数、无法计量的,阿难!我说无论如何对个人布施比对僧团供养没有更大的果报。”

庄春江大德所译妥当,此处是强调团体的优势。从前后世尊拒绝瞿昙弥施衣而劝其施与僧众来说也是这个意思:“瞿昙女!应施于僧伽。”

而这样翻译是不妥的:“但是,无论如何,我都不会说向此类的【僧人】布施会比向【普通人】布施有更大功德。”
此处前一括号内应为“僧团”、后面括号内应为“个人”才是妥当的。

比方:你在一个地域范围内做某件事,“得到主要领导一个人支持”与“得到地域内所有的人支持”哪个力量更大?答案当然是后者。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3 09:06 | 只看该作者
三奇鸣 发表于 2013-10-13 08:11
元亨寺版:“如是之时,阿难!我亦言无数无量之僧类施。阿难!然,虽以任何理由,我不言由僧类施比对人施有大果。”
庄春江版:“阿难!即使这样,我说对僧团的供养还是无法数、无法计量的,阿难!我说无论如何对个人布施比对僧团供养没有更大的果报。”

庄春江大德所译妥当,此处是强调团体的优势。从前后世尊拒绝瞿昙弥施衣而劝其施与僧众来说也是这个意思:“瞿昙女!应施于僧伽。”

而这样翻译是不妥的:“但是,无论如何,我都不会说向此类的【僧人】布施会比向【普通人】布施有更大功德。”
此处前一括号内应为“僧团”、后面括号内应为“个人”才是妥当的。

比方:你在一个地域范围内做某件事,“得到主要领导一个人支持”与“得到地域内所有的人支持”哪个力量更大?答案当然是后者。

恩,是的。感谢。是末学没注意到此处说的是僧团。谢谢!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3 21: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醬子喲 于 2013-10-13 22:02 编辑
三奇鸣 发表于 2013-10-13 08:11
元亨寺版:“如是之时,阿难!我亦言无数无量之僧类施。阿难!然,虽以任何理由,我不言由僧类施比对人施有大果。”
庄春江版:“阿难!即使这样,我说对僧团的供养还是无法数、无法计量的,阿难!我说无论如何对个人布施比对僧团供养没有更大的果报。”

庄春江大德所译妥当,此处是强调团体的优势。从前后世尊拒绝瞿昙弥施衣而劝其施与僧众来说也是这个意思:“瞿昙女!应施于僧伽。”

而这样翻译是不妥的:“但是,无论如何,我都不会说向此类的【僧人】布施会比向【普通人】布施有更大功德。”
此处前一括号内应为“僧团”、后面括号内应为“个人”才是妥当的。

比方:你在一个地域范围内做某件事,“得到主要领导一个人支持”与“得到地域内所有的人支持”哪个力量更大?答案当然是后者。


三奇鳴賢友,末學又思考了一下,末學提出的那個翻譯版本確實如賢友所說,前一括號應為僧團,但是仍然覺得莊春江版翻譯似乎不妥。

主要糾結於這一句“虽以任何理由,我不言由僧类施比对人施有大果。”

理由一:
此經第三段中”凡有人(甲),因人(乙)而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伽时。阿难!我不言由此人(甲),对其人(乙),要十分报恩。···”
這段裡面的“不言”是理解為不言的,而若按照莊版的翻譯,後面這句的“虽以任何理由,我不言由僧类施比对人施有大果。”中的“不言”卻要理解成言了。
對待同一詞語卻前後翻譯不一致,此是一疑點。

理由二:
從末學舉例出的經文可以看出世尊是認為對於惡戒比丘不認為是世間福田,並且是不贊成供養佈施的。
若此處是強調團體的優勢,那麼請注意針對這些僧團的定語:“于未来世有诸种姓者,虽着袈裟然是恶戒、恶法者,于彼诸恶戒者之间,特指定僧伽以供养布施。”
“于彼诸恶戒者之间,特指定僧伽以供养布施”這個特指定若是一個單數的定語,那麼便是指一位惡戒者了。
若指的是惡戒僧團,我記的世尊有說以醫藥、飲食、床臥具供養N個持惡戒者,不如用這些東西供養一個持善戒者,具體經文一時不知上哪把它找出來,貌似記得在增一阿含裏面。
那麼按照此邏輯,“虽以任何理由,我不言由僧类施比对人施有大果。”中的“不言”仍然應該翻譯成“不言”阿。

理由三:
是元亨寺翻譯錯了麼?同樣一個詞語應該不至於翻譯成為會形成兩個截然不同的理解的意思吧?
末學雖然不懂巴利文,但覺得元亨寺並不至於犯這樣的錯誤吧?

理由四:
巴利文原本錯了?呃呃呃,這個嘛,一篇經文裏面同一個詞語出現互為相反的意思,那麼多上座部大德讀誦演說過的經文,允許這種漏洞存在,不至於啊

理由五:
末學愚笨,文義理解錯誤了?求指正。。。
5#
发表于 2013-10-14 18:32 | 只看该作者
醬子喲贤友你好
个人见解如下,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理解:

一、“虽以任何理由,我不言由僧类施比对人施有大果。”
其实这里的“由”的字义很关键,你把理解为因由或由于,就可以通了。这里‘言’还是说的意思。
二、“复次,阿难!于未来世有诸种姓者,虽着袈裟然是恶戒、恶法者,于彼诸恶戒者之间,特指定僧伽以供养布施。如是之时,阿难!我亦言无数无量之僧类施。”
这一句话就强调了布施僧类施可以获得无数无量的功德。接着后面引出了这句话“然,虽以任何理由,我不言由僧类施比对人施有大果。”,更加强调了僧类施的功德之大。

三、僧类的意思就是僧伽同类,也可以称为僧团,当然功德大于个人。

四、施有两种,一种财施,一种法施,当然法施胜于财施。应当远离恶比丘,可能因为我们还无法征服他们,当然最好远离了。如果你能够通过法施说服恶比丘,是不是获得的功德更大呢?
6#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5 17:26 | 只看该作者
好运 发表于 2013-10-14 18:32
醬子喲贤友你好
个人见解如下,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理解:

一、“虽以任何理由,我不言由僧类施比对人施有大果。”
其实这里的“由”的字义很关键,你把理解为因由或由于,就可以通了。这里‘言’还是说的意思。
二、“复次,阿难!于未来世有诸种姓者,虽着袈裟然是恶戒、恶法者,于彼诸恶戒者之间,特指定僧伽以供养布施。如是之时,阿难!我亦言无数无量之僧类施。”
这一句话就强调了布施僧类施可以获得无数无量的功德。接着后面引出了这句话“然,虽以任何理由,我不言由僧类施比对人施有大果。”,更加强调了僧类施的功德之大。

三、僧类的意思就是僧伽同类,也可以称为僧团,当然功德大于个人。

四、施有两种,一种财施,一种法施,当然法施胜于财施。应当远离恶比丘,可能因为我们还无法征服他们,当然最好远离了。如果你能够通过法施说服恶比丘,是不是获得的功德更大呢?


嗯 感谢 !
7#
发表于 2013-10-16 16:11 | 只看该作者
醬子喲 发表于 2013-10-13 21:59
三奇鳴賢友,末學又思考了一下,末學提出的那個翻譯版本確實如賢友所說,前一括號應為僧團,但是仍然覺得莊春江版翻譯似乎不妥。

主要糾結於這一句“虽以任何理由,我不言由僧类施比对人施有大果。”

理由一:
此經第三段中”凡有人(甲),因人(乙)而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伽时。阿难!我不言由此人(甲),对其人(乙),要十分报恩。···”
這段裡面的“不言”是理解為不言的,而若按照莊版的翻譯,後面這句的“虽以任何理由,我不言由僧类施比对人施有大果。”中的“不言”卻要理解成言了。
對待同一詞語卻前後翻譯不一致,此是一疑點。

理由二:
從末學舉例出的經文可以看出世尊是認為對於惡戒比丘不認為是世間福田,並且是不贊成供養佈施的。
若此處是強調團體的優勢,那麼請注意針對這些僧團的定語:“于未来世有诸种姓者,虽着袈裟然是恶戒、恶法者,于彼诸恶戒者之间,特指定僧伽以供养布施。”
“于彼诸恶戒者之间,特指定僧伽以供养布施”這個特指定若是一個單數的定語,那麼便是指一位惡戒者了。
若指的是惡戒僧團,我記的世尊有說以醫藥、飲食、床臥具供養N個持惡戒者,不如用這些東西供養一個持善戒者,具體經文一時不知上哪把它找出來,貌似記得在增一阿含裏面。
那麼按照此邏輯,“虽以任何理由,我不言由僧类施比对人施有大果。”中的“不言”仍然應該翻譯成“不言”阿。

理由三:
是元亨寺翻譯錯了麼?同樣一個詞語應該不至於翻譯成為會形成兩個截然不同的理解的意思吧?
末學雖然不懂巴利文,但覺得元亨寺並不至於犯這樣的錯誤吧?

理由四:
巴利文原本錯了?呃呃呃,這個嘛,一篇經文裏面同一個詞語出現互為相反的意思,那麼多上座部大德讀誦演說過的經文,允許這種漏洞存在,不至於啊

理由五:
末學愚笨,文義理解錯誤了?求指正。。。

“虽以任何理由,我不言由僧类施比对人施有大果。”

这个“不言”不是否定的意思,相反,可能是肯定的意思。比如:
“凡有人(甲),因人(乙)而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伽时。阿难!我不言由此人(甲),对其人(乙),要十分报恩。”这里甲对乙显然是要十分报恩的。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天鉴网 ( 吉ICP备06001587号 )

GMT+8, 2021-8-3 13:47 , Processed in 0.08707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