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85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法遵《灭苦之道》一书谬误简举数例

[本贴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21 21: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法遵《灭苦之道》一书谬误简举数例



一、误以意根等六根为色受阴

“受、想、行、识加上能够接收六境讯息的六根(感官属于色受阴),便合成完整的众生、完整的人。”

二、否认无色界的存在,错说三界

“有许多佛教学者将‘三界’划分为有淫欲的世界(欲界)、无淫欲但以物质方式存在的世界(色界)以及无物质唯有精神状态的世界(无色界)。这种见解源于古老的论典,以至于目前的佛教界不论是南传、北传或藏传都抱持相同的看法。但这样对三界的界定违反《契经》的教义。
在正法中,一切法的存在都离不开感官对境界的认识。唯以精神方式存在的无色界则不再有物质器官诸如眼、耳、鼻、舌、身等,那么这种想像出来的众生就没有色、声、香、味、触等外在生存空间,且不论没有生存空间是否无法生存,即使‘进化’出这样的众生,也将因为没有资讯可接收,使得这独立的精神存在无以为继而‘饿死’。”

三、错误理解“无有爱”

“三爱的内容《相应部》就解释为欲爱、有爱、无有爱。何谓无有爱?既是‘无有’又怎能列为生命现象的一部份?有哪个众生会对从未存在过的‘无有’生渴爱?
  《杂阿含 六入诵》提到:佛告摩罗迦舅:‘若意未曾识法,汝当欲识于彼法起欲、起爱、起念、起染着不?’答言:‘不也,世尊!’
  《相应部 六处品》也说:‘摩罗迦!于意云何?于未识、未曾识、当来亦不识之法,汝当起欲念、染着、爱乐与否?’‘大德!不然。’
  众生对经验不到的事是无法产生爱欲的。”

四、错说意根与神通

  “脑神经(意根)则统筹整理前五根接收的讯息以取得消息,不过一个具有禅定神通的人甚至可以不透过前五根,直接由意根接收或传递他所需要的资讯。”

五、误以为五受阴之外另有其心

  “心,便是一般人所谓的心灵,是相对于身的一种生命现象的呈现……很难简洁、具体地为心灵下定义,或两言三语地描述出何者为心、心的特质为何!即使在《修多罗》的经文中,也不见佛陀如解释五受阴一般地解释心,然而佛陀并不曾忽略心的作用,在正法中,心可是修离欲、求解脱的关键角色。
  世人对身、心的了解大约是草率地将色身当作身,而一切受、想、行、识等属于无色的精神机能就归类为心了。
  用这种方式理解身、心,势必难以掌握解脱、究竟苦边的趣向……受、想、行、识这四无色阴,佛陀是将它们归纳在身的范围内的,所谓六受身、六想
身、六思身、六识身。它们同四大色身一样是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也和四大色身一样是不可能避免受苦、受伤害、受牵制的对象……佛陀教导弟子在身苦患之余不再招揽心苦患……可是如果搞不清何者为身、何者为心,那么修行便会因不得要领而错误百出了……整个五受阴都是身,有身就不可能不作用、不受苦。”

  “身,只是一系列性能高超、功能繁复的机能运作;心才是实际相应于欲贪、坚持生命流转的推动力量。失去了心的运筹帷幄,身的结构即使再精巧奥妙,生命的运作仍将因失去动力来源而无以为继。贪、嗔、痴的垢秽只染污心而不染污身……对身与心的界限无法清晰明确地厘定,修行就搞不清敌人何在、搞不清究竟要修什么。
  生命现象既已存在,便不可能不受恼苦,六入处会受讯息的刺激、五受阴会受无常、苦、无我的打击;但心可从这一切中抽离出来,冷眼旁观非我、非我所的五受阴、六入处,它们的一切动荡不安都与‘我’无关,心都不为所动。”

  “(心)它的因缘条件就是名、色。名是生命中属于精神作用的部份----受、想、行、识受阴;色就是生理机能----色受阴。有名、有色,它们运作起来心便跟著作用……心是随五受阴而运作的,定中五受阴不会明显活动,心也专注不移,没有什么梵行可修……那么即使能修到灭尽定,一定三千年,也仍要生死轮回。”

  “心不同于意或识,意指意念、思虑的活动,识指辨识、认知的作用,两者都属于身的范围,而心则为随着身(五受阴或六入处)而生起的心灵状态”。

六、谬说离欲

  “曾有比丘修不净观,结果厌患色身、厌患生命,最后干脆请人把自己杀掉算是解脱。佛陀知道此事后,诃责那些死去的比丘愚痴、邪见,但死者无法制戒处罚,于是便制定戒律,严格禁止自手杀人、劝人自杀、教唆他人动手去杀,万一对方因这些行为而死,便犯了最重的波罗夷罪,失去了比丘、比丘尼的身分、资格,逐出僧团。这就是误把五受阴当成要远离的对象,以至铸成大错的真实例证。若是明白佛陀所教导要远离的主角是欲贪,就不会造成不必要的悲剧了。
  一提到离欲,便得不厌其烦地再三叮咛:要离的是针对五受阴的欲贪而不是名闻利养等外在事物的欲贪,唯有智者才能理解一切痛苦根源在于对五受阴的欲贪。”

七、错说心解脱者

  “无论是心解脱者或是慧解脱者,皆是如假包换的阿罗汉。心解脱的圣者不可能慧尚未解脱,慧解脱者也不可能心尚未解脱”。

八、误解灭尽定

  “从初禅直到灭受想定(想受灭正受)的确都是佛陀所称叹的禅定能力……但禅定终究不是解脱”。

  “即使能修到灭尽定,一定三千年,也仍要生死轮回。”

九、错解十善业

  “对解脱的误解同样害人与解脱绝缘……误以为行十善业就能解脱十恶业与贪嗔痴;”

十、误解见法涅槃之“见”

  “‘若有比丘于老病死,生厌、离欲、灭尽、不起诸漏、心善解脱,是名比丘得见法般涅槃。’【契经 杂因诵】
  见法涅槃这个说法似乎让人感到困惑,见法是初果须陀洹的果证,涅槃则在证得阿罗汉之后才可能达成,那么成就见法涅槃的到底是阿罗汉还是须陀洹?或许就是这个迷惑使‘见法涅槃’这个形容辞两千多年来冷门、乏人问津,却附带地使有余涅槃及其衍生理论大为畅销,演绎出一套套的学说与修行法门”。

十一、错说有余与无余涅槃

  “在《契经》中果真也提到涅槃的有余与无余,但这有余与无余之分是指烦恼有漏,尚未漏尽就是有余;诸漏永尽就是无余,简称漏尽无余。有余涅槃专指阿罗汉向的圣人,由于尚未漏尽证阿罗汉果、未能一命终便马上入灭,但又不如阿那含的圣人还会生于天上,所以才有有余涅槃的说法;至于阿罗汉,那决定是现法得漏尽无余涅槃的。”

十二、误解族姓子、善男子

  “这就不难想见,何以佛陀称呼族姓子或善男子、善女人的对象总是局限于出家的比丘、比丘尼了。”

十三、误以为唯有出家才可离欲

  “但若不出家,单凭在家身份这一条件,就保证不可能离欲了。”

十四、错认头陀行大迦叶

  “佛告迦叶氏:‘汝自知悔愚痴、不善、不辨。闻我为诸比丘说戒相应法,赞叹制戒。而于我所不忍、不喜……”【契经 道品诵】
  戒律的确是繁琐、死板且造成诸多不便,对于那些原本就律己甚严的修行者,特别是头陀行者而言,那不但多此一举,更是无端的干扰了!迦叶尊者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所以在佛陀制戒并鼓吹僧众遵守戒律时,迦叶实在是相当反弹。”

十五、错说三皈与僧宝

  “归依三宝已成了佛教徒共同的标志了……可是三归依原本并不是对出家人说的,也不是在家居士被承认、接纳为佛教徒的仪式。出家人进入僧团,本来就是僧众的一份子,佛陀是导师,是求法的对象,佛陀教修行者自依、法依、不异依而非三归依。”

十六、错认自杀之阐陀

  “最能明确表达佛陀期许与心愿的经文应是〈阐陀自杀经〉……这位阐陀并不是那位佛灭后还担心自己尚未见法的阐陀,而是另一位佛陀在世时便因病自杀的阐陀……
  阐陀比丘在《律藏》中赫赫有名,他是僧团中的头痛人物,在《戒经 堕罪篇》中异语恼他戒、覆屋过三戒、轻他比丘戒与不受谏戒,以及《戒经 僧残篇》中的恶性违谏戒与非处作大房戒等都是因阐陀比丘而制定。恶性违谏、异语恼他、轻他比丘与不受谏是因阐陀自恃与佛陀同为释迦族而生傲慢心,此一慢心在僧团羯摩默摈阐陀之后,阐陀向僧众忏悔而受调伏,算是圆满落幕。但非处作大房及覆屋过三是因阐陀与居士过于亲近,总有些交情匪浅的居士愿意竭诚供养阐陀的生活所需,这一点则直到阐陀临自杀前都没什么改变。所有这累累前科实在让舍利弗不敢相信阐陀竟真能证得阿罗汉果……
  传说,阐陀原是佛陀身为太子时的近身侍者,太子夜半骑马出王宫时是由阐陀伴驾,并将太子出家的消息带回王宫。阐陀与佛陀之间有深厚的情谊是很自然的事,待阐陀出家后起骄慢心说出‘佛是我家佛、法是我家法,诸比丘不应教我、我应教诸比丘。’这样的话也很容易令人理解。往后,阐陀调伏了骄慢甚至证得阿罗汉,对佛陀的一片赤胆忠心仍没有受到动摇,即使在因病苦折磨欲举刀自杀时……”。

十七、错说《中部》《长部》专注于世间思惟

  “南传大德们高举《中部经》《长部经》《小部经》《法句经》《清净道论》等专注于世间思惟的经论作为教理与修行的依归,即使引据《相应部》的经文,也只着重在〈有偈篇〉之类的通俗教化,既不知〈修多罗〉的特殊地位,也漠视其中的究竟胜义。”

转自:如实知见QQ群
沙发
发表于 2017-3-24 18:22 | 只看该作者
受教了,感恩作者分享正见,破斥谬说。
板凳
发表于 2017-3-24 20: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虚空华 于 2017-3-25 20:12 编辑

此文作者特别说明:
“法遵只是智慧忽明忽暗,还不是故意妄语骗人,也没有靠神话自己以欺骗信众,与诸多邪师还有本质差别”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天鉴网 ( 吉ICP备06001587号 )

GMT+8, 2021-8-3 13:46 , Processed in 0.08334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