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破茧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读经研修——《杂阿含经》 卷一

[本贴链接]
26#
楼主| 发表于 2007-1-15 13:5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27#
发表于 2007-1-15 14:1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5 破茧生 的帖子

无常、无我、苦是三个独立的法印,从无常不能推出苦,反之却可以。
另:真心求解脱者,把全部阿含看一遍是必要的,也是用不了多久的。这个地方可以帮我们提高,但想在这里打基础不是一个好的办法。
同样是浅见,仅供参考
28#
发表于 2007-1-15 15:1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惭愧 于 2007-1-15 10:34 发表
无常不等于苦,前者既是世俗谛也是第一义谛,而后者仅仅是世俗谛。只有当我们去抓取常(与无常对抗)时,才会产生苦;反之,当我们无任何抓取时,与无常法流同步波动则不会有苦;故诸行无常也不等于诸行是苦。
以上浅见,望共勉 无常、无我、苦是三个独立的法印,从无常不能推出苦,反之却可以。
另:真心求解脱者,把全部阿含看一遍是必要的,也是用不了多久的。这个地方可以帮我们提高,但想在这里打基础不是一个好的办法。
同样是浅见,仅供参考


真诚的与您交流,在下也谈谈自己的看法:
1、您难道在否定佛说么?上面的经文不一直在说,“无常即苦,”么?
2、您阅读过本栏目置顶的帖子么?

千雷齐震与正法之依关于“三法印”的精彩讨论
http://www.tianjian.cc/viewthread.php?tid=264&extra=page%3D1
千雷齐震与正法之依关于“四圣谛”的精彩讨论
http://www.tianjian.cc/viewthread.php?tid=264&extra=page%3D1
29#
发表于 2007-1-15 15:59 | 只看该作者
五点三十朋友说得很对,惭愧朋友的这种看法确实很特别,所以很容易看出其来源,应该只能来自于空海的理解,惭愧朋友认真系统地根据他的光盘讲座打基础是很可取的,大致方向也基本正确,只是还有少数违背佛经经意之处,机缘成熟时我们可以依法讨论和指出。但是您千万不要因为空海的讲法有瑕疵就认为他是邪师啊,他还是很不错的老师,其讲法光盘也适合很多初机法友,不过此后的提高确实需要依靠佛说的,应该真诚感谢他对很多朋友的引导,呵呵。
30#
楼主| 发表于 2007-1-15 16:4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31#
发表于 2007-1-15 17:0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青山 于 2007-1-14 19:53 发表
【五取蕴】

 (术语)谓有漏之五蕴也。取者取着之义。小乘有部,总为烦恼之异名,大乘唯识,为贪爱之别名。取着于贪爱之烦恼事物,故名为取,五蕴以烦恼为因而生,故云取蕴(第一义),五蕴常从属烦恼,故云取蕴(第二义),五蕴能生烦恼,故云取蕴(第三义)。俱舍论一曰:‘有漏名取蕴。(中略)烦恼名取,蕴从取生故名取蕴,如草糖火。或蕴属取故名取蕴,如帝王臣。或蕴生取故名取蕴,如花果树。’同光记一本曰:‘烦恼名取,能执取故。’唯识述记一末曰:‘萨婆多中一切烦恼皆名为取,蕴依取生,或能生取,故名取蕴。今者大乘如对法说,欲贪名取,唯贪为体。’
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难道还有无漏的五蕴?那么,无漏的五蕴是什么样的?

五蕴皆有漏,无漏离五蕴。
32#
发表于 2007-1-15 17: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破茧生 于 2007-1-15 16:46 发表
初学阿含,提出的问题不免浅薄,谢谢您的鼓励,我会多花些时间来看佛经的.

在下也是初学,真诚地希望大家多多教导,与君共勉。
33#
发表于 2007-1-15 17:2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28#29#30#

我的观点只是闻思所得,非修证而来,抛砖只为引玉。
1,本栏目置顶的帖子我反复闻思过
2,如是兄眼力末学佩服。
3,末学目前未发现空海法师的理解有瑕疵和违背佛经经意之处。
4,末学也还没找到可100%相信的佛经,望谅解。
4,如是我闻兄可否给末学一个联系电话?愿亲闻高论。
34#
发表于 2007-1-15 17:2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青山 于 2007-1-14 19:53 发表
【五取蕴】

 (术语)谓有漏之五蕴也。取者取着之义。小乘有部,总为烦恼之异名,大乘唯识,为贪爱之别名。取着于贪爱之烦恼事物,故名为取,五蕴以烦恼为因而生,故云取蕴(第一义),五蕴常从属烦恼,故云取蕴(第二义),五蕴能生烦恼,故云取蕴(第三义)。俱舍论一曰:‘有漏名取蕴。(中略)烦恼名取,蕴从取生故名取蕴,如草糖火。或蕴属取故名取蕴,如帝王臣。或蕴生取故名取蕴,如花果树。’同光记一本曰:‘烦恼名取,能执取故。’唯识述记一末曰:‘萨婆多中一切烦恼皆名为取,蕴依取生,或能生取,故名取蕴。今者大乘如对法说,欲贪名取,唯贪为体。’
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难道还有无漏的五蕴?那么,无漏的五蕴是什么样的?

继续向大家求问:
五蕴因何而生?因烦恼而生?
四大因何而生?
35#
发表于 2007-1-15 17:5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惭愧 于 2007-1-15 17:20 发表
3,末学目前未发现空海法师的理解有瑕疵和违背佛经经意之处。
4,末学也还没找到可100%相信的佛经,望谅解。


关于无常与苦关系的论述空海的理解就是有瑕疵的。

苦谛就是:一切有为无常之法皆苦。苦谛成就才能次第辗转成就集、灭、道三谛。

佛经中在某人远尘离垢而生法眼时常说“凡生起之法,此皆灭尽之法。”或“任何之集法、皆是灭法。”,难道不是您100%相信的佛经?
36#
发表于 2007-1-15 18:1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五点三十 于 2007-1-15 17:22 发表
继续向大家求问:
五蕴因何而生?因烦恼而生?
四大因何而生?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为汝等说法,初、中、后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清白,所谓第一义空经。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云何为第一义空经?诸比丘!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如是眼,不实而生,生已尽灭,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除俗数法。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除俗数法。俗数法者,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无明缘行,行缘识,广说乃至纯大苦聚集起。又复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如是广说乃至纯大苦聚灭。比丘!是名第一义空法经。”《杂阿含(三三五)经》

认真参读,读不懂可不行,读懂了“四谛”之世出世间因果都明了了。
37#
发表于 2007-1-15 19:1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如是我闻 于 2007-1-15 18:12 发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为汝等说法,初、中、后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清白,所谓第一义空经。谛听,善思,当为汝说。云何为第一义空经?诸比丘!眼生时无有来处,灭时无有去处。如是眼,不实而生,生已尽灭,有业报而无作者,此阴灭已,异阴相续,除俗数法。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说,除俗数法。俗数法者,谓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无明缘行,行缘识,广说乃至纯大苦聚集起。又复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无明灭故行灭,行灭故识灭,如是广说乃至纯大苦聚灭。比丘!是名第一义空法经。”《杂阿含(三三五)经》

认真参读,读不懂可不行,读懂了“四谛”之世出世间因果都明了了。


真诚地感谢如是我闻兄的法布施,在下一定尽力参读,有谬误之处还请您不吝指教。

空本无华,不应言华自始何处,幻生灭故。—苦--缘起法——生灭法-----因果法
此生故彼生,无明生故五蕴生,乃至一切苦集聚生。
此灭故彼灭,无明灭故五蕴灭,乃至一切苦灭,成就涅磐。灭----道
经文中还有几个词不清楚,正在查。
38#
发表于 2007-1-15 22:27 | 只看该作者

青山师兄请看一下这篇经文

(五五)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波罗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阴及受阴。云何为阴?若所有诸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总说色阴;随诸所有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彼一切总说受、想、行、识阴,是名为阴。云何为受阴?若色是有漏、是取,若彼色过去、未来、现在,生贪欲、瞋恚、愚痴及余种种上烦恼心法;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是名受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在这里讲阴和受阴,也就是讲五蕴和和五取蕴的区别
39#
发表于 2007-1-16 07:2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真实姊妹
这段经文正好解决问题:
40#
发表于 2007-1-16 11:30 | 只看该作者

发表一点看法

看了大家的帖子,有些感想,请大家评议。
1 上面《杂阿含经》总共几十篇,但总结下来基本上说的都是一个意思:要正观、正思维色、受、想、行、识是无常的,这样就会不会被取所缚,就会心得解脱,最后脱离生老病死,至于涅磐。
2 有些篇章虽然词语晦涩,不太好理解,但是参照别的篇章就会知道其实都是一个意思。
3 我们的学习、思维方式严重地受到中国近几十年来的教育体制影响,往往陷于抠文字表面,我们应该反省一下。因为这给我们学习佛法造成很大障碍。
4 我结合自己的实践来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我对自己的评价是凡夫一个,有着很多的毛病。小时候就暴露出来有严重的虚荣心、色心,而且爱撒谎。但是善根还不是很差劲的。受到共产主义思想的教育,所以对美好的未来充满向往。但是初中、高中以后接触到社会的很多阴暗面,受到很大打击,对社会很失望。后来无意中接触到气功,被其中的“玄妙”所诱惑,练了很多种功法,也没什么效果。后来又误入邪教,身心备受摧残。偶然有一次,我自己的善根爆发,决心放弃所追去的东西。这时我的心境从来未有的清静,唾液也是甜的,这种情况持续了几天。我想把这种状态保持下去,可是不行,几天后就消失了。后来因为某种原因接触到《金刚经》,虽然我读不大懂,但是读到某个地方我就眉开眼笑,乐不可支。因为其中说到的情况和我的经历太吻合了。我说这一段经历想表达一些想法:(1)我认为我们自身有个真正的自我,它是永久不变的(2)我们之所以不能证到它是因为我们有很多妄想或污染覆盖着它(3)我的这个经历不是因学习佛教而得,但是我的经历印证了佛教所说真实不虚
5 近两年来我一直在观无常,有些体会:在观察、思维中内在的执着会反抗,脑袋、胸部会难受,会觉的疼、胸闷。这时我就停止观色无常,而观察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并问自己这种感觉会长久吗?这样这种不舒服的感觉会很快消失。在观的过程中有时还会出现比较强烈的恐惧感,通过这种方法都会很快消失。这时就会觉得身心轻松。所以我深有感触:恐惧、怕死都是人在自己吓唬自己,是在愚昧中。当通过止观的方式去做的时候,慢慢地就会了解世界和身心的真相,越来越会身心自在。
6 对于初学者来说,我觉得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应该要注意的就是:疑惑、问题很多是正常的,而且你的问题别人不一定能回答,或者回答得你觉得不好,有可能你会出现很强烈地反感、排斥。这时候不要被你的情绪牵着走,要观察它,并反问它,这种情绪就会消失。
7 我认为学习佛教一定要重视理论联系实践,不要空谈。否则你的烦恼没有减轻,反而在和别人的交谈、争论中越来越强烈。这就于人于己都不利了。这个问题在现在的时代可能是比较严重的吧。
8 只要大家认真研学、实践,我想一定会受益良多,不会入宝山而空手回的。
9 浅末之见,请指正
41#
发表于 2007-1-16 13:2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5 如是我闻 的帖子

谢谢师兄的回帖,但:
1,不愿详细指教那就随缘了
2,我所说经指完整的一部佛经,而不是里面的一部份,师兄误会了。“末学也还没找到可100%相信的佛经”是想说我不迷信任何佛经,标月指再好看,也还不是月亮本身。
42#
发表于 2007-1-16 13:31 | 只看该作者
希望惭愧朋友早日看到标月指,这一步很关键。然后再希望您能看到标月指所标示的方向,最后更希望您能够早日按照标月指所标示的方向努力得度。
43#
发表于 2007-1-17 07:59 | 只看该作者
我是个地地道道的初学者,甚至连一些名词都不知什么意思,除了佛学大辞典之外,不知道那里去查找,才能弄明白,正如一位仁兄讲的,不知哪里讲的才是正确的。所以我现在有个强烈的想法就是,不知有没有那些已经“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的人,能否出来讲法,比如悲智老师。似乎他在忙着批判。我个人认为,与其忙着批判错的,不如建立正确的。因为没有了净空,还会有别人,批是批不完的。一旦正确的广为人知了,错误的也就没有市场了。
关于这次读阿含的活动,我觉得应该有个明白人来负责一一解答人们提出的问题。虽然有些人给了回答,可是他的回答对不对,作为我这个初学者是没有判断能力的,所以看了等于白看。反倒耽误时间。
44#
发表于 2007-1-17 09: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3 吾不明白 的帖子

个人体会:修行解脱是自己的事,别人不能代替,自己多闻思(看阿含等),再修证,无捷径可走。
45#
发表于 2007-1-17 13:3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吾不明白 于 2007-1-17 07:59 发表
我是个地地道道的初学者,甚至连一些名词都不知什么意思,除了佛学大辞典之外,不知道那里去查找,才能弄明白,正如一位仁兄讲的,不知哪里讲的才是正确的。所以我现在有个强烈的想法就是,不知有没有那些已经“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的人,能否出来讲法,比如悲智老师。似乎他在忙着批判。我个人认为,与其忙着批判错的,不如建立正确的。因为没有了净空,还会有别人,批是批不完的。一旦正确的广为人知了,错误的也就没有市场了。
关于这次读阿含的活动,我觉得应该有个明白人来负责一一解答人们提出的问题。虽然有些人给了回答,可是他的回答对不对,作为我这个初学者是没有判断能力的,所以看了等于白看。反倒耽误时间。


不明白就对了,所以才要弄明白。我们观念中根深蒂固总要找个“明白人”指导我们明白,可您又如何判定这个“明白人”是否明白呢?所以想要明白的就受所谓明白的骗。归根结底,只有我们深入经藏、思维法义,才能真明白。
我想,初学者往往容易陷于佛法的名词中纠缠不清,觉得佛法晦涩难懂,其实贯通开来,佛法还是比较晓畅通达的。莫不如就是只管读下去,因为“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只有我们自身对佛法原典的闻思修证,舍此别无他途。佛陀的法义方为真明白。
46#
发表于 2007-1-17 15:0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5 果然 的帖子

您说的太对了,是呀,我又怎么判定所谓的“明白人”是真明白还是假明白呢?看来如惭愧雄说的,没有捷径,只有自己深入经藏,才能智慧如海。多谢点拨!
47#
发表于 2007-1-17 15:06 | 只看该作者
请问“五蕴皆有漏,无漏离五蕴。”的观点正确吗?
48#
发表于 2007-1-17 15: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6 吾不明白 的帖子

深入经藏也不要入错了啊!末学就走了不少弯路,还是看这里的善知识们公推的阿含经可靠性最高。看错了书、入错了门,馅入邪见中就很难自拔了。
49#
楼主| 发表于 2007-1-17 15:4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50#
发表于 2007-1-17 16:12 | 只看该作者

杂阿含经第一经和第二经试翻译

(一)

我是亲自听佛陀这样说的:在那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那时,世尊告诉比丘们:“应该观察世间一切色(物质现象)是变化无常的,能够这样观察就是正确的

观察。这样正确的观察就可以产生厌离,一产生厌离,喜爱贪欲也就不起,喜爱贪欲去除了,精神上就

得到了解脱。
象这样观察感受,想象,意志行为,识别等精神现象的变化也是这样,能够这样观察就就可以产生厌离

,一产生厌离,喜爱贪欲也就不起,喜爱贪欲去除了,精神上就得到了解脱。
比丘们,得到精神上解脱的地步,如果要想自己证悟,也就可以自己证悟:我迷惑的一生已经结束,清

净的行为已经完成,应该做好的事情已经做好,清楚知道今后不会再受后有胞胎,不会堕入迷妄的生死

轮回之中。就象观察世间一切的物质和精神现象的变化无常一样,观察世间一切的物质和精神现象的痛

苦,虚幻不实,无我也应该这样观察。
比丘们听了佛陀说的法,心中欢喜,按照佛陀所教授的去修行。

(二)

我是亲自听佛陀这样说的:在那个时候,佛陀住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
那时,世尊告诉比丘们:“应该对于世间的一切物质现象正确的思维,观察世间一切色(物质现象)是

变化无常的,应该如实的明了这一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比丘们!对于世间的一切物质现象正确的思

维,观察世间一切色(物质现象)是变化无常,并且如实的明了这一点,就可以断除对世间一切物质现

象的欲望和贪爱,对世间一切物质现象的欲望和贪爱断除了,精神上就得到了解脱。
就象这样观察感受,想象,意志行为,识别等精神现象的变化也是这样,要正确的思维,观察意识等精

神现象也是变化无常的,应该如实的明了这一点,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比丘们!对于世间的一切精神现

象正确的思维,观察世间一切精神现象是变化无常的,并且如实的明了这一点,就可以断除对世间一切

精神现象的欲望和贪爱,对世间一切精神现象的欲望和贪爱断除了,精神上就得到了解脱。
象这样精神上达到了解脱的人,如果要想自己证悟,也就可以自己证悟:我迷惑的一生已经结束,清净

的行为已经完成,应该做好的事情已经做好,清楚知道今后不会再受后有胞胎,不会堕入迷妄的生死轮

回之中。就象对世间一切的物质和精神现象的变化无常一样正确的思维,对世间一切的物质和精神现象

的痛苦,虚幻不实,无我也应该这样正确的思维。
比丘们听了佛陀说的法,心中欢喜,按照佛陀所教授的去修行。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天鉴网 ( 吉ICP备06001587号 )

GMT+8, 2021-8-18 15:29 , Processed in 0.094756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