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826|回复: 2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重于戒,不重于定,不重于慧即可证得初果与二果!

[本贴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4-13 15: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末学与学南传佛教的一些贤友交流的时候,发现很多南传贤友的见解都是:没有禅定无法证得圣果!其中一位在网上比较出名的叫“淡然”居士的贤友一直也是保持此观点,直到今天出家为沙弥(帕般沙马内拉),末学向他请教时仍然是这样的见解!直至末学出示了《南传增支部经》的明确经文,这位师父才保持默然,想必在深思吧!

末学不知这样的见解是出自哪位南传尊者之口,但是无论依据南传经典还是北传阿含经都是错误无疑的!

下面末学出示南、北传原始经典的佛经依据!

“何等为增上戒学。谓比丘重于戒。戒增上。不重于定。定不增上。不重于慧。慧不增上。于彼彼分细微戒。犯则随悔。所以者何。我不说彼不堪能。若彼戒随顺梵行.饶益梵行.久住梵行。如是比丘戒坚固.戒师常住.戒常随顺生。受持而学。如是知.如是见。断三结。谓身见.戒取.疑。断此三结。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决定正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是名学增上戒 。”
——《杂阿含经》820经

“云何者为三耶? 是增上戒学、增上心学、增上慧学。诸比丘!此等三学,此[百五十余学处之]一切,即被摄于其中。诸比丘!世间有比丘,戒行全分,定行一分,慧行一分。凡是细、随细之学处,彼虽此,亦还于净。何以故?诸比丘!我若不说此中[虽为圣人]亦无堪能者。然而,凡于根本之净行[及]顺应于净行之中,彼戒是坚固,又安住于戒而受学学处, 彼三结尽故,成为七返,以七返为极,轮回流转于天中及人中,而作苦之边际。彼三结尽故为家家。或于三家轮回流转而作苦之边际。彼三结尽故成为一种子,唯起一人之有而作苦之边际。彼三结尽故,贪、嗔、痴薄故成为一来,唯来此世一次 即作苦之边际。
——《南传增支部》三集 八十六经

“何等为增上戒学。是比丘重于戒。戒增上。不重于定。定不增上。不重于慧。慧不增上。于彼彼分细微戒。乃至受持学戒。如是知.如是见。断三结。谓身见.戒取.疑。贪.恚.痴薄。成一种子道。彼地未等觉者。名斯陀含。彼地未等觉者。名家家。彼地未等觉者。名七有。彼地未等觉者。名随法行。彼地未等觉者。名随信行。是名增上戒学 。”
——《杂阿含经》821经

“诸比丘!世间有比丘,戒行全分,定行一分,慧行一分。凡是细、随细之学处,彼虽犯此亦还于净。何以故?诸比丘!我不因此而说彼[虽为圣人]是无堪能者。然而,凡于根本之净行[及]顺应于净行之中,彼之戒是坚固,又坚住于戒而受学学处。彼能尽三结故,成为预流、不堕法、决定、趣于正觉。复次,诸比丘!世间有比丘,戒行全分,定行一分,慧行一分。凡是细、随细之学处,彼虽犯此,亦能还于净。何以故?诸比丘!我若不说此中[虽为圣人]亦无堪能者。然而,凡于根本之净行[及]顺应于净行之中,彼之戒是坚固,又坚住于戒而受学学处。彼能尽三结故,贪、嗔、痴薄故,成为一来,唯来此世一次,即作苦之边际。
——《南传增支部》三集 八十五经

“何等为增上戒学。是比丘戒为满足。少定.少慧。于彼彼分细微戒。乃至受持戒学。彼如是知.如是见。断三结。谓身见.戒取.疑。断此三结。得须陀洹。不堕恶趣。决定正趣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 。”
——《杂阿含经》822经

“何等为增上戒。是比丘戒满足。少定.少慧。于彼彼分细微戒。乃至受持学戒。如是知.如是见。断三结。贪.恚.痴薄。得一种子道。若彼地未等觉者。得斯陀含。彼地未等觉者。名家家。彼地未等觉者。得须陀洹。彼地未等觉者。得随法行。彼地未等觉者。得随信行。是名增上戒学 。”
——《杂阿含经》823经

南,北传经文都充分证明:只要听闻正法,内正思惟,受持学戒,坚住于戒即可证得须陀洹(初果)与斯托含(二果)!:victory

无论在家居士,还是出家比丘、沙弥证得初果的要素在于净信——不坏净,不动摇的纯净信念才是关键之所在!因此,在家居士只要持守五戒就可以做到圣戒成就,沙弥只要持守十戒就可以圣戒成就!

因此,佛法修行的次第应该是首先着重于戒律的实践,有了“圣戒成就”才有“别解脱”的须陀洹与斯托含!

“圣戒未成就”之前对于定、慧的实践则应随分随力!等到“圣戒成就”时,再循序导向于“修习禅定”才是正确而有效率的次第!

[ 本帖最后由 虚空华 于 2010-4-14 07:08 编辑 ]
沙发
发表于 2010-4-13 22:3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0-4-14 07:5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禅心一境 于 2010-4-13 22:31 发表
在我理解,一分定,是指至少达到近行定或刹那定的定力,一分慧,是指至少达到以近行定或刹那定为基础而生起的不甚锐利的观智。


近行定就已经是于禅定有所成就了!而非是定不成就、一分定了!事实是不用达到近行定就可以,初果的要素是“四不坏净”,是圣戒成就!“念佛”,“念法”,“念僧”,“念戒”正是修习近行定的业处!

有些疑惑(见惑)只要正知正见就可以彻底斩断、消除的,只要我们调好四圣谛的法眼镜,也一样可以看到五蕴里的“无常”“苦”“非我”,虽然还不是很清晰,但是足够断除头脑中无始以来“永恒的梵我”观念了,这就是“身见断”!“疑结”,“戒禁取结”同样如此!

证得初果并非高不可攀,而是很容易的!可是,在错误见解下要想证得初果就难了,比如:如果某人观念中坚固认为没有近行定绝对无法证得初果,那么此人在达到近行定之前绝对无法证得初果,因为无法断除“疑结”,怀疑自己!

“谓圣弟子自念所有戒事。随忆念言。我于此不缺戒.不污戒.不杂戒.明智所叹戒.智者不厌戒。于如是等戒事正忆念已。心生随喜。随喜已。欢悦。欢悦已。身猗息。身猗息已。觉受乐。觉受乐已。三昧定。”
——《杂阿含经》848经

其实,想要成为初果并不难,在《杂阿含经》的“预流相应”中讲解了如何成为“预流”也就是初果——只要成就佛法僧戒四种不坏净信即可。简单地说,无论是在家人还是出家人,只要于三皈清净信并且对“缘起法则”(因果法则)清楚了知并持戒不犯,这时候就已经就是初果了。从此必定不再堕入三恶道,其中即使是根基最差、最差的初果,最多只在天上人间七次往返转生,就必定会证得阿罗汉果了。想很快成为“初果”的朋友可以参考:

  http://dama.oba.org.tw/f.htm

请贤友参考,必定受益匪浅!:victory
地板
发表于 2010-4-14 12:3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5#
楼主| 发表于 2010-4-14 13:4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禅心一境 于 2010-4-14 12:35 发表
你觉得“一分定”和“一分慧”分别是指什么呢?





末学自己的体会是这样理解的,仅供参考:

定行一分是指在思维观察法义时,心中处于一种专一无杂念的状态,但是还没有到心一境性!

慧行一分是指思所得慧!


[ 本帖最后由 虚空华 于 2010-4-14 16:27 编辑 ]
6#
楼主| 发表于 2010-4-14 16:55 | 只看该作者

转帖:一法成就则四法成就,即初果阿罗汉!

一法成就则四法成就,即初果阿罗汉
——如是我闻


  对于佛、法、僧、圣戒四种不坏净信成就的人,就是初果阿罗汉,即须陀洹。在《杂阿含经(一一二七)》中世尊告诸比丘:“若有成就四法者,当知是须陀洹。何等为四?谓于佛不坏净,于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是名四法成就者,当知是须陀洹。”

  然而,由于每人宿世因缘与智慧等的不同,证悟因缘自然会有一些差别,会有人先得于佛不坏净而四法成就的,也有先得于法不坏净而四法成就的,也有先得于僧不坏净而四法成就的,也有先得于圣戒成就而四法成就的,一法成就则四法成就。

  在《杂阿含经( 五0六)》中记载,时有异比丘,见世尊与尊者大目揵连,及天帝释语言,善相述可已,语尊者大目揵连:“如是,如是!尊者大目揵连!是中种种诸天来会此者,皆是宿命曾闻正法,得于佛不坏净、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身坏命终而来生此”。有一天子,从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合掌白佛:“世尊!我亦成就于佛不坏净故来生此。”复有天子言:“我得法不坏净。”有言:“得僧不坏净。”有言:“圣戒成就故来生此。”如是诸天无量千数,于世尊前各自记说,得须陀洹法,悉于佛前即没不现。

  在《杂阿含经( 五0七)》中记载,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有四十天子,来诣尊者大目揵连所,稽首作礼,退坐一面。时尊者大目揵连,语诸天子言:“善哉诸天子!于佛不坏净成就,法、僧不坏净成就。”时四十天子从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合掌白尊者大目揵连:“我得于佛不坏净,于法、僧不坏净,圣戒成就,故生天上。”有一天言:“得于佛不坏净。”有言:“得法不坏净。”有言:“得僧不坏净。”有言:“圣戒成就,身坏命终,得生天上。”时四十天子,于尊者大目揵连前,各自记说得须陀洹果,即没不现。如四十天子,如是四百,八百,十千天子,亦如是说。

  故而,一法成就则四法成就。
7#
发表于 2010-4-14 22:5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8#
发表于 2010-4-14 23:3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禅心一境 于 2010-4-14 22:56 发表
对这些经文的理解,恐怕是有误会的。
不是说,如果我持戒好,就算是圣戒成就。四不坏净,这是入流圣者的特质。但是,要成为入流圣者,不是说,我们先成就四不坏净,就能成为入流圣者。
圣典记载,成为入流圣者的方法有四句话: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

在我看来,一分定,是指近行定或刹那定,全分定,是指非想非非想处定。这中间还隔了7个定。
而全分戒,从经文看,应该是指出家比丘众的戒,甚至包括了细微戒在内。是否指五戒,则很难说了。
入流圣者已经能如实知见四圣谛。这不是说,只要是从理论上理解了四圣谛,就算如实知见的。圣者的四不坏净是建立在如实知见的基础上,而不是单纯的“信”——完全没有现量智为基础的“信”。如果一个人连近行定或刹那定也没有,恐怕是没办法如实知见四圣谛的。这是传统的理解。

没有到达入流圣者,而自已以为到达了,这对自己不好,可能因此而放逸,从而断送了自己的前途和机会。
相反,如果已经证得入流果,而以为自己还没有达到,仍然在继续努力,这对他并没有损失,还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竟有此事,难道入流圣者对自己是否入流、是否见道还有疑惑?!
9#
楼主| 发表于 2010-4-15 09:2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禅心一境 于 2010-4-14 22:56 发表
对这些经文的理解,恐怕是有误会的。
不是说,如果我持戒好,就算是圣戒成就。四不坏净,这是入流圣者的特质。但是,要成为入流圣者,不是说,我们先成就四不坏净,就能成为入流圣者
圣典记载,成为入流圣者的方法有四句话: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

在我看来,一分定,是指近行定或刹那定,全分定,是指非想非非想处定。这中间还隔了7个定。
而全分戒,从经文看,应该是指出家比丘众的戒,甚至包括了细微戒在内。是否指五戒,则很难说了。
入流圣者已经能如实知见四圣谛。这不是说,只要是从理论上理解了四圣谛,就算如实知见的。圣者的四不坏净是建立在如实知见的基础上,而不是单纯的“信”——完全没有现量智为基础的“信”。如果一个人连近行定或刹那定也没有,恐怕是没办法如实知见四圣谛的。这是传统的理解。

没有到达入流圣者,而自已以为到达了,这对自己不好,可能因此而放逸,从而断送了自己的前途和机会。
相反,如果已经证得入流果,而以为自己还没有达到,仍然在继续努力,这对他并没有损失,还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贤友好!愿与贤友深入讨论! 如果您认为末学对经文的理解有误,那就应该出示末学理解经文有误的经文依据!

1、末学完全支持成为入流圣者必须具备的四要素: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内正思惟,法随法行!

而四不坏净正是在践行这四个要素的过程中成就的!故说成就四不坏净还不是初果圣者是有误的!

判断自己是否证得初果的方法之一,就是观察“四不坏净”是否成就!

“名为圣戒(成就)。又复于佛不坏净成就。于法、僧不坏净成就。是名圣弟子四不坏净成就。自现前观察。能自记说。我地狱尽。畜生、饿鬼尽。一切恶趣尽。得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决定正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究竟苦边。”——《杂阿含经》

2、关于一分定的理解那只是您的见解!

对于比丘来说,要想圣戒成就,当然是成就比丘具足戒;对于居士的圣戒成就当然是指成就五戒,难道您认为居士的圣戒成就是指比丘戒成就吗?对于沙弥的圣戒成就当然是指成就沙弥十戒!

增上定学在经典中是指初禅至四禅!

初果圣者当然能如实知见四圣谛!判断是否得初果的方法有多种!而证得初果后必定同时具备三结尽,四不坏净,于四圣谛断疑惑!

自现前观察:可以先四不坏净成就自记说已证初果;可以先三结尽而自记说已证初果;可以先于四圣谛断除疑惑而自记说已证初果!


三结尽。得沟港。离三恶道。生天人中。不过七世。当得应真。”

于苦断疑惑,于苦集断疑惑,于苦灭断疑惑,于顺苦灭道断疑惑者诸比丘!此圣弟子名为预流。”

又三结尽。得须陀洹。一切当知四圣谛。何等为四。谓知苦圣谛、知苦集圣谛、知苦灭圣谛、知苦灭道迹圣谛。”

——《阿含经》

3、没有证得初果而自以为证得,是增上慢!

而证得入流果却绝不会认为自己还没有证得,贤友说的那种情况是还没有断疑结,根本没有证得初果!

 因为证果之人,必然都是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证果,而且也是自己为自己证果作证明的,即证果者必定是自知而“不由他知”的,也是自觉“断疑度惑”的,也是由自作证而“无有犹豫”的。在佛经中经常有人自知、自觉、自作证,即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已经证果了!

世尊。我得须陀洹(初果)。”

“世尊。我得解脱。”

时阿支罗迦叶,见法,得法,知法,入法,度诸狐疑,不由他知,不因他度,于正法律心得无畏(初果)。合掌白佛言:‘世尊!我今已度。’”

——《阿含经》

[ 本帖最后由 虚空华 于 2010-4-15 09:31 编辑 ]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4-15 09:30 | 只看该作者

断三结、初禅具足即至少是不还果!

【任何见谛的圣者,如果证得哪怕断一切欲恶的初禅,必定至少是三果。

比如,“若汝修习此定极善修者。汝于二果必得其一。或于现世得究竟智。或复有余得阿那含。”

“五四三二一日半日。乃至食前食后。一向不乱。离诸热恼。清净身心。专注趣求。我说是人。见法知法。超初(果与)二果。直进第三有余依位阿那含果。”

“阿难!为舍断五下分结(成阿那含)有何等道,何等道迹耶?阿难!在此,比丘由离依,由舍诸不善法,出止息一切身之粗恶,而离诸欲,离诸不善法,有寻、有伺、由离生喜乐,成就初禅而住之。”(《阿含经》)】


——摘自《金刚智慧能断一切邪说》!
http://125.32.113.209/viewthread.php?tid=4909&extra=page%3D1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波罗□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日出,周行空中,坏诸闇冥,光明显照。如是圣弟子,所有集法一切灭已,离诸尘垢,得法眼生,与无间等俱,三结断,所谓身见、戒取、疑。此三结尽,名须陀洹,不堕恶趣法,必定正觉趣,七有天人往生,作苦边。彼圣弟子,中间虽起忧苦,听彼圣弟子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初禅具足住。不见彼圣弟子有一法不断,能令还生此世者(至少是不还果),此则圣弟子得法眼之大义。是故比丘于此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起增上欲,精进修学’。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杂阿含经》396经


  【摩诃那摩!“欲是味少、苦多、恼多,于此之患更多。”如是,若圣弟子有以如实正慧善见之,而且彼不达欲不善法以外之喜乐,或不达其他比此更殊胜者,只要如此,彼犹不能由欲之涡中脱出也。然而,摩诃那摩!“欲是味少、苦多、恼多,于此之患更多。”如是,若于圣弟子以如实正慧善见之,而彼到达不善法以外之喜乐,且达到其他更殊胜者,于此彼由欲涡中脱出者也。摩诃那摩!予于正觉以前,未达正觉之菩萨时,知:“欲是味少、苦多、恼多,于此之患更多。”如是,予以如实正慧善见之,而且予不达欲不善法以外之喜乐,只要不达其他更殊胜者。予犹不能从欲之涡之中脱出者也。然而,摩诃那摩!“欲是味少、苦多、恼多,于此之患更多。”如是,予以如实正慧善见之,而予以达欲不善法以外之喜乐,且到达其他更殊胜者。于此,予认为从欲之涡中脱出者也。】

——《南传中部》14经苦蕴小经




[ 本帖最后由 虚空华 于 2010-4-15 14:14 编辑 ]
11#
发表于 2010-4-16 01:02 | 只看该作者
对于初果圣者的证量,我没有任何疑问。

但是对于单单持戒就能成就初果,我有很多的疑问。

第一,戒的本质是什么?戒的精神是什么?

第二,如果戒的成就能够直接成就初果,而初果是于苦断疑惑,于苦集断疑惑,于苦灭断疑惑,于顺苦灭道断疑惑者,那么是否是指戒的成就自然可以引导出对于四圣谛的真正认同?持戒与智慧的开启是如何挂钩的?戒是如何引导对苦的真正认识,对苦灭的真正认识。。。乃至对苦灭道迹的真正认识。中间的机制是什么?虽然比念咒得初果来得靠谱,不过这个机制值得探寻,不然很容易落入纯粹的信仰。

第三,戒律是在什么时候开始制订的?戒律制定的初始原因是什么?僧团是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有戒律的吗?当我们知道戒律制定的原因就会知道制定戒律的目的,知道制定戒律的目的就会知道戒律的作用。

第三,如果戒的成就可以成就最最最最重要的初果的话,那么佛陀证悟之后第一次讲的《转法轮经》,为什么对戒只字不提,而是反复反复强调四圣谛?单是持戒就能成就入流真的是佛陀的正说吗?符合四圣谛的精神吗?

第四,耆那教的戒律制定得比佛教的要严格很多,比如说佛教以后出来的不吃肉的戒律的传说,是提婆达多为了分化教团而采纳了耆那教不吃肉的戒律为自己赢得声誉和支持(当时的印度以苦行为大善,对于严守戒律的沙门是极为尊重的)。耆那教的真正信徒是严于遵守他们戒律的,因为那是他们可以解脱的重要依靠。所以我的问题是:如果,戒律能够成就初果,耆那教里面是否有我们的初果圣人?耆那教是否又是所谓的八万四千法门中的一种?

第五,佛教的核心到底是什么?是否有绕过这个核心而可以入流乃至解脱的捷径?

虚空华同修的这贴非常的好,至少让我们开始思考我们一直坚信不疑的经典,为何中间有自相矛盾的地方?问题出在哪里?

当然了如果我们架架桥梁,铺铺道路,中间可能就没有矛盾了,因为已经被“和谐”得比较妥帖了。
12#
发表于 2010-4-16 08:1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感恩世尊 于 2010-4-16 01:02 发表
对于初果圣者的证量,我没有任何疑问。

但是对于单单持戒就能成就初果,我有很多的疑问。

第一,戒的本质是什么?戒的精神是什么?

第二,如果戒的成就能够直接成就初果,而初果是于苦断疑惑,于苦集断疑惑,于苦灭断疑惑,于顺苦灭道断疑惑者,那么是否是指戒的成就自然可以引导出对于四圣谛的真正认同?持戒与智慧的开启是如何挂钩的?戒是如何引导对苦的真正认识,对苦灭的真正认识。。。乃至对苦灭道迹的真正认识。中间的机制是什么?虽然比念咒得初果来得靠谱,不过这个机制值得探寻,不然很容易落入纯粹的信仰。

第三,戒律是在什么时候开始制订的?戒律制定的初始原因是什么?僧团是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有戒律的吗?当我们知道戒律制定的原因就会知道制定戒律的目的,知道制定戒律的目的就会知道戒律的作用。

第三,如果戒的成就可以成就最最最最重要的初果的话,那么佛陀证悟之后第一次讲的《转法轮经》,为什么对戒只字不提,而是反复反复强调四圣谛?单是持戒就能成就入流真的是佛陀的正说吗?符合四圣谛的精神吗?

第四,耆那教的戒律制定得比佛教的要严格很多,比如说佛教以后出来的不吃肉的戒律的传说,是提婆达多为了分化教团而采纳了耆那教不吃肉的戒律为自己赢得声誉和支持(当时的印度以苦行为大善,对于严守戒律的沙门是极为尊重的)。耆那教的真正信徒是严于遵守他们戒律的,因为那是他们可以解脱的重要依靠。所以我的问题是:如果,戒律能够成就初果,耆那教里面是否有我们的初果圣人?耆那教是否又是所谓的八万四千法门中的一种?

第五,佛教的核心到底是什么?是否有绕过这个核心而可以入流乃至解脱的捷径?

虚空华同修的这贴非常的好,至少让我们开始思考我们一直坚信不疑的经典,为何中间有自相矛盾的地方?问题出在哪里?

当然了如果我们架架桥梁,铺铺道路,中间可能就没有矛盾了,因为已经被“和谐”得比较妥帖了。

看来感恩世尊师兄对圣戒成就、断三结、见谛、成就初果的含义、关系还不了解。比如,师兄可以分析一下佛教的圣戒成就与耆那教的戒有什么不同?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4-16 09:23 | 只看该作者

需要重申一下!

末学发此帖的缘起是因南传佛教中存在的一种流行说法:“没有禅定(或近行定),无法证得圣果”。以前虽有过澄清一下的想法,奈何末学还没有研读南传经藏,心有余而力不足,无巴利经藏依据恐难说服南传贤友!直到前几天向帕般尊者请教时,重新请教这个问题,得以查找南、北传原始经典,找到佛经依据,才有了动笔之念!

为澄清“没有禅定(或近行定),无法证得圣果”的错误说法,末学在解释时强调了证得初果的关键在于“戒”的实践而非“定”。为避免有的贤友可能产生这样误解:“只要持戒就能证得初果、二果”,在悠扬贤友的提醒下,特意重申一下。顺便将“没有禅定(或近行定),无法证得初果”的不如法之处与其严重后果分析一下,不妥之处请贤友们指正!

认真看过原始经典的贤友想必都清楚:要想证得初果,必须具备四个条件即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内正思惟,法次法向。如果没有这四个条件,在家居士单纯只是持五戒只是在修人天善法!这一点是末学需要重申一下之处!


“没有禅定(或近行定),无法证得圣果”的不如法之处:与佛法特质“不待时节,现前观察,缘自觉知”严重冲突!

拿末学举例:末学修安般念已二年有余,平均每天坐禅时间在三小时(二座)以上,可是至今未达到近行定。如果由于种种原因,随努力禅修十年甚至一生都未达到近行定,那末学岂不是一生都与圣果无缘了?!那么佛法的特质“不待时节,现前观察,缘自觉知”岂不是要变成“必须要等待时节(达到近行定),才能现前观察,缘自觉知”了??

“没有禅定(或近行定),无法证得圣果”的严重后果:毁人慧命!

把无数未达到近行定的贤友完全挡在了入圣流的大门之外,成为他们证圣果难以逾越的一个巨大障碍!如果今生未达到近行定,那今生就被毁了!而且在未来世只要这一邪见没有被根除,仍然会障碍证得圣果!
  其实,末法时期是非常适合修行的,真修者证果也会比正法时期更快,唯一难的就是在末法中邪师横行、邪说遍地,很难听闻到纯正的佛陀正法律,如果谁能够排除恒河沙数邪师的干扰与影响,有幸亲近到具眼善知识而听闻到佛陀纯正的正法律并依教奉行,则于此娑婆世界修行一天等于在正法时期或者他方佛世界修行百年,证果之快远远超过正法时期,甚至于能够在听闻佛陀正法律的当日而证得初果、二果乃至三果,或者于七日间而证四果。


  譬如,在《长阿含经》中佛说,“如我正说及正教示。于七日中。或复六日。五四三二一日半日。乃至食前食后。一向不乱。离诸热恼。清净身心。专注趣求。我说是人。见法知法。超初二果。直进第三有余依位阿那含果。”“实不管任何人,于七日间如是修此四念处者,得二果中之一果,[即]于现法得究竟智(四果阿罗汉),或有余者,期待不还来(三果阿那含)。”


  释迦佛讲,在五浊恶世能够严格按照佛陀纯正教法修行的人,会得到更大的利益。比如,在《优婆塞戒经》中佛说,“弥勒出时,百年受斋,不如我世一日一夜,何以故?我时众生,具五浊故。”其他经典也说:“汝等(中略)斋戒清净,一日一夜,胜在无量寿国为善百岁。所以者何?彼佛国土,皆积德众善,无毫发之恶”“于此修善,十日十夜,胜于他方诸佛国中,为善千岁。所以者何?他方佛国,福德自然,无造恶之地。”


  从上述经文可见,能够在恶世之中发心修行是多么的难能可贵,若能在我们这个充满诱惑、烦恼与充斥邪说的环境里,严格按照佛陀的正法律,奉持斋戒,以清净心,修行一日一夜,胜过在弥勒出世之时或者他方诸佛国土修行百年。http://www.tianjian.org/jingkongxs/beizhipj27.htm

[ 本帖最后由 虚空华 于 2010-4-17 07:08 编辑 ]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4-16 09:29 | 只看该作者

三結盡與四不壞淨

04. 三結盡與四不壞淨
854928
1.4三結盡與四不壞淨
854
…復有500優婆塞於此那梨迦聚落命終,三結盡,得須陀洹。…


928
佛告摩訶男:「優婆塞須陀洹者,三結已斷、已知,謂身見、戒取、疑。摩訶男!是名優婆塞須陀洹。」


聖典中對於證得初果者所具備的心智水準,經常有很具體的描述,那就是三結盡—身見、戒禁取、疑法三個心結都已斷盡。很多人可能認為要證得初果,除了「初果之道」之外,另有一個「三結盡」的法門。我們若從向初果學人的性向來看,似乎也可以把他們區分為感性的「信行人」和理性的「法行人」。那麼,是不是可以把修習「四不壞淨」的人歸類為「信行人」,把修習「三結盡」的人歸類為「法行人」呢?個人以為並非如此,因為「三結盡」只是修習的結果,只是心智的成就水準,並不是一個具體的修習方法;再說,「信行人」也不光是依賴感性的信仰(詳見雜阿含892經),仍然要透過正確的觀察思維(內正思維)才能成就不動搖的信心。讓我們舉出經典中有關於要達到「三結盡」的一些具體修持方法:


1.
雜阿含61經:「…有五受陰…比丘!於此法如實正慧等見,三結盡,斷、知…」


2.
雜阿含396經:「……所有集法醫切滅以,離諸塵垢,得法眼生,與無間等俱,三結斷…」


3.
雜阿含644經:「…若比丘於此五根如實善觀察者,於三結斷、知,謂身見、戒取、疑。是名須陀洹,不墮惡趣法,決定正向正覺…」


4.
雜阿含814經:「如是修安那般那念者,得大果、大福利…三結盡,得須陀洹果…」


5.
雜阿含892經:「有內六入處…於此六法觀察忍,名為信行…若此諸法,如實正智觀察,三結已盡、已知…」


6.
雜阿含964經:佛告婆蹉:「有二法,修習、多修習,所謂止、觀…乃至第四禪具足住…令我三結盡…」


經典中雖然沒有個別地詳述如何斷身見?如何斷戒禁取?如何斷疑法?然而整體上來說,不論是如實觀察思維五受蘊、五根、六入處或是修安那般那念,都不出37道品的範圍,換句話說只要力行初果之道中的「法次法向」,都能漸次達到「三結盡」的心智成就。因此似不宜把「三結盡」視為一個獨立的法門。那麼何謂三結呢?


1.
身見—認為人生有一個永恆的我,追求有個長生不老的肉身,期許有個永生不滅的靈魂,或者認為「我思故我在」,我的思想、感受將可以是永恆的,或者期望死後與梵我結合成永恆一體的大梵。簡而言之,就是認為五蘊所成之身有個永生不滅的我存在。


2.
戒禁取—盲目地相信並堅持無助於解脫的禁忌、儀式和典禮。例如:吃素、持咒、念彌陀、唱誦、拜經、拜懺、拜山、灌頂、超渡、禁語、燃指、燒戒疤、結手印、恆河沐浴…等。即使知道錯了,也不敢捨棄。


3.
疑法—對於真實的佛法無法加以辨識,經常猶疑不決。


一個三結盡的聖弟子,再也不追求這五蘊之身的永生不滅,也擺脫了所有戒禁取的束縛,對於佛法更是完全沒有一絲絲的懷疑了。


那麼「三結盡」與「四不壞淨」之間究竟有什麼關連呢?我們不妨把它們看成一種高尚人格特質的兩面,就像銀幣的兩面一般,一面是信仰的感性成就,一面是思惟的理性成就。透過理智深入地思惟「五蘊」、「聖戒」、「四聖諦」,可以徹底釐清「身見」、「戒禁取」、「懷疑法義」而使「信心」更加純淨、堅定,不可動搖;透過正確的信仰佛法僧戒,可以依循著更具體的典範、目標和方法去深入理性的思惟,而使法義更加清晰明確,不會再懷疑猶豫,也不再為身見、戒禁取所束縛。因此,修習「初果之道」就是「斷三結」的具體方法;一個真正成就「四不壞淨」的初果聖弟子,他必然也具有「三結盡」的心智成就。


這裡另有一個常令修行人困惑的問題,要達到「三結盡」到底需不需要具備禪定呢?換個說法,是否要具備禪定能力才能證得初果呢?緬甸學派一向注重禪修,禪師們一貫主張必須要具備四禪定才能證果。留泰返美的美籍尊者譚泥沙羅則認為至少要有初禪以上的定力才能證果。當代斯里蘭卡的美籍菩提尊者也曾就這個主題,廣泛而詳細地引述阿含經的內容,寫成長篇的英文論述,證明四禪定並非證得須陀洹果和斯陀含果的必要條件。古代的覺音論師在清淨道論裡也有類似的說法。修行人應該要知道,修行的成就可以分成三個境界:


1.
斷界:見所斷惑—依正知正見就能斷除迷惑的境界。


2.
離欲界:修所斷惑—依修習、實踐而斷除迷惑的境界。


3.
滅界:證所斷惑—已到達親身實證,不再有疑惑的境界。




有些疑惑只要了知正見就可以徹底斬斷、消除的,並不需要大費周章。就好像澳洲某位年輕的醫生調好了顯微鏡,看到了檢體中的幽門桿菌,就再也不懷疑它是胃潰瘍的元兇了。全世界長期飽受潰瘍折磨的千萬病患和困惑的醫生,也因此得以正確而徹底的治療它。我們只要調好「四聖諦」的法眼鏡,也一樣可以看到五蘊裡的「無常」、「苦」、「非我」,雖然還不是很清晰,但終生都不再生起「永恆的梵我」這類觀念了,這就是「身見斷」。「戒禁取斷」、「疑法斷」也是一樣的道理,一旦看到了真相,你怎麼還會執取或相信虛假的東西?


那麼證得初果到底需要禪定嗎?您不妨換個角度再想一想,修習「四不壞淨」到底需要禪定嗎?答案其實很簡單,初果四要素裡並沒有「禪定成就」,而是「聖戒成就」。「聖戒成就」裡也說得很清楚—循序導向於禪定。那並未到達四禪定的境界,亦非第二、三、四禪之前的近行定,而是一種類似到達初禪之前的「近行定」。事實上,「念佛」、「念法」、「念僧」、「念戒」正是修習近行定的「業處」,對於佛法僧戒的信念,必須到達不動搖,也就是依此四個業處都能得到近行定的堅定程度,才能說是具備了「四不壞淨」,當可循序修習進入四禪定。在S5540經裡,世尊也曾經很明確地告訴釋氏難提,證得「四不壞淨」之後,要更進一步精勤地修習禪思,才不會流於放逸。
 
摘自:《初果》
作者:希爾伯列克
http://dama.oba.org.tw/f.htm
15#
发表于 2010-4-16 12:3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6#
楼主| 发表于 2010-4-16 19:3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禅心一境 于 2010-4-16 12:37 发表
楼主对“一分定”的理解有圣典依据吗?建议你不要把“一分定”理解为“不需定”。


贤友您好!

末学已经声明:对“一分定”与“一分慧”的理解只是个人的理解体会,仅供参考!

末学看的南传经藏与律藏还不多,请教贤友在南传经藏与律藏中世尊有说过“近行定或刹那定”吗?

末学在北传四部阿含经中没见到!
17#
发表于 2010-4-16 19:5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8#
发表于 2010-4-16 20:23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虚空华 于 2010-4-16 19:38 发表


贤友您好!

末学已经声明:对“一分定”与“一分慧”的理解只是个人的理解体会,仅供参考!

末学看的南传经藏与律藏还不多,请教贤友在南传经藏与律藏中世尊有说过“近行定或刹那定”吗?

末学在北传四部阿含经中没见到!


嗯,“近行定”的说法仅见于《清静道论》。
19#
发表于 2010-4-16 23:22 | 只看该作者
虚空华师兄这么一说,在下就清楚多了。对于师兄的观点,我没有异议。那种非要有禅定才能入流的说法,我也不太认同。八正道与七觉支的修行次第告诉我们先见法,精进禅修,最后得定(圣弟子的四禅)。那种必须先得四禅才能起观的说法,是禅师的意见,并非是佛陀的教导。他们可不可以这样做?当然可以了。是不是非要这样做?当然不是了。

佛法的核心不是定学也不是戒学,而是智慧 - 因缘法。定学不会让我们知道我见发生的机制,戒学也不会,而唯独四圣谛才可能让我们观察到因缘法,进而观察到我见发生的机制。四圣谛,是禅观的方法,十二因缘是禅观的方法,不是概念,是真正的禅观方法。

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这些方法能够起到效率?心能够有力量稳定地观察,这个是必要的,否则你看不到,你观察不到,因为你不能持续地专注。所以定学在这个时候起到了作用。也不用说到了如何如何的定境,主要是你的心至少能在5-10钟之内可以保持专注。然后很多人就会发现,基本上很难做到。

这个时候戒学就开始起到作用了。对于在家居士五戒是必需的,如果你现在还做着杀人,偷盗的事情的话,你说你在修定的时候,心是否可以定下来?没有的,你的心一直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所以要严格持五戒,在没有做任何对不起别人的事情后,你的心自然会比较轻松,放松是修定的一个关键。平常的时候六根住六律仪,调服贪,嗔,成就身口意三妙行,修定的时候,事半功倍。(这里的戒是专门针对在家居士而言,出家众,戒还有其它的功能。。。省略无数字)

我所认识的戒,定,慧,大概是这样一个关系。

只要因缘具足,见法自然是不待时节,不过在修行的过程当中,我们也要运用四圣谛的思想精神,核定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看看身边的因缘是什么,是否符合佛陀给我们指出的次第,如果还不符合,便要努力找到如何去符合的方法。那就是,你现在是否有困境?如果有,是什么造成的?如何可以避免?找到了?那么请按步骤实行。
20#
发表于 2010-4-17 12: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感恩世尊 于 2010-4-16 23:22 发表
…………而唯独四圣谛才可能让我们观察到因缘法,进而观察到我见发生的机制。四圣谛,是禅观的方法,十二因缘是禅观的方法,不是概念,是真正的禅观方法。…………


后学对这段文字没有读懂,烦劳贤友详细说明一下好吗?
21#
发表于 2010-4-18 07:48 | 只看该作者
四圣谛统摄在十二因缘中,而十二因缘又是我们生死轮回的内容,身心的现况,只有如实见到我们身心的现况,才能得知诸法因缘生而生,诸法因缘变而变,诸法因缘灭而灭的真实,得诸法无常,苦,无我的证量。

请参见大正藏《杂阿含》367经,南传《相应部》 [因缘相应] 84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当勤方便,修习禅思,内寂其心。所以者何?比丘禅思,内寂其心,精勤方便者,如是如实显现。云何如实显现?老死如实显现,老死集,老死灭,老死灭道迹如实显现。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如实显现,行集,行灭,行灭道迹如实显现。此诸法无常,有为,有漏,如实显现。

经典里我们看到四圣谛统摄十二因缘。而精勤禅思的内容是什么?十二因缘。因为对十二因缘的如实观察,所以见到十二因缘如何集,进而了解到十二因缘如何灭以及道迹。所以四圣谛,十二因缘并不只是佛学基础知识,它们更是指导我们禅修的方法。

末学的认识也很有限,在这里只是抛砖引玉,或许会引起有缘同修从新思考以前一直以为很熟知的东西,深入《杂阿含》与《相应部》的“七世修多罗“(第一次经典结集的内容)来从新看待四圣谛与十二因缘。

相关的CD链接:
http://www.arahant-usa.org/Chine ... dhiway-1/index.html
22#
发表于 2010-4-18 20:28 | 只看该作者
确实,四圣谛和缘起法是佛法中非常核心、非常重要的内容。应有“宁忍百岁日受三百枪之苦,亦愿闻是法”的精神。更需要吾等起增上欲,精勤修学,当正思维,如实知见,了悟通达。

对于感恩世尊贤友对待四圣谛和缘起法的态度,后学表示认同,但存在几个问题,后学本着求真求实的精神向贤友发问:

1、
原帖由 感恩世尊 于 2010-4-16 23:22 发表
四圣谛,是禅观的方法,十二因缘是禅观的方法,不是概念,是真正的禅观方法。

原帖由 感恩世尊 于 2010-4-18 07:48 发表
而精勤禅思的内容是什么?十二因缘。

原帖由 感恩世尊 于 2010-4-18 07:48 发表
所以四圣谛,十二因缘并不只是佛学基础知识,它们更是指导我们禅修的方法。


请问,四圣谛和缘起法究竟是禅观的方法本身呢,还是禅观的内容呢,还是指导禅修的方法呢?

2、
原帖由 感恩世尊 于 2010-4-18 07:48 发表
四圣谛统摄在十二因缘中,
………………
经典里我们看到四圣谛统摄十二因缘。


请问,究竟是四圣谛统摄在十二因缘中呢?还是四圣谛统摄十二因缘呢?

3、
原帖由 感恩世尊 于 2010-4-18 07:48 发表
………得诸法无常,苦,无我的证量。…………


请问诸法是都无常和苦吗?

[ 本帖最后由 悠扬 于 2010-4-18 20:32 编辑 ]
23#
发表于 2010-4-19 13:0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同修的问题。我只是分享一些我学到的佛法,还是一样,抛砖引玉。

问题1和2

我所认识的禅观方法,禅观内容以及所谓的指导禅修的方法,这三者是相呼应的。禅观的方法和内容也必须要与佛法相呼应,直指核心。

我所认识的佛法,最核心的内容是要解决生死轮回的问题。我了解到的四圣谛说生死轮回是苦(苦),要知道生死轮回如何发生(苦集),以此知道生死轮回如何可以灭(苦灭),再由此建立起修行的道路(苦灭道迹)。这是四圣谛的统说,统说本身并没有给出具体答案,不过已经给我们指出了符合真实的观察方法。

四圣谛的观察模式在生活中也很好用,在在处处都可以用。

367经文里提到禅观的内容为十二因缘,而十二因缘又该如何观察?以四圣谛做为指导 -- 应当如实观察老死如何集,而得知老死如何集,以此得知老死如何灭,以及老死灭道迹。十二因缘的每一支都做如是如实观察,四圣谛在出世修行中的具体内容便显现。所以我认识的四圣谛做为观察模式是禅观的方法,而且是相契佛法的禅观方法;做为四圣谛的具体内容便是十二因缘的苦集灭道,与佛法相契的禅观内容。所以四圣谛既是契合佛法的禅观方法也是契合佛法的禅观内容,它的精神统摄十二因缘,它出世的具体内容统摄在十二因缘中。

问题3,我不太清楚同修问这个问题的真正意图。请进一步指出。难道是要探讨涅磐?还是传统佛教的常、乐、我、净?
24#
发表于 2010-4-20 06:38 | 只看该作者
感恩世尊贤友您好!
后学试直接引几篇佛经。请以经教之“美玉”为准即可。
一、十二因缘:
杂(二八三)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于结所系法,随生味著、顾念、心缚,则爱生;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如人种树,初小软弱,爱护令安,壅以粪土,随时溉灌,冷暖调适,以是因缘,然后彼树得增长大。如是比丘,结所系法,味著将养,则生恩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
  “若于结所系法,随顺无常观,住生灭观、无欲观、灭观、舍观,不生顾念,心不缚著,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如是纯大苦聚灭。犹如种树,初小软弱,不爱护,不令安隐,不壅粪土,不随时溉灌,冷暖不适,不得增长。若复断根截枝,段段斩截,分分解析,风飘日炙,以火焚烧,烧以成粪,或扬以疾风,或投之流水。比丘,于意云何?非为彼树断截其根,乃至焚烧,令其磨灭,于未来世成不生法耶?”
  答言:“如是,世尊。”
  “如是比丘,于结所系法,随顺无常观,住生灭观、无欲观、灭观、舍观,不生顾念,心不缚著,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如是纯大苦聚灭。”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杂(二八四)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于所取法,随生味著、顾念、心缚,其心驱驰,追逐名色;名色缘六入处,六入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譬大树根干、枝条、柯叶、花果,下根深固,壅以粪土,溉灌以水,彼树坚固,永世不朽。如是比丘,于所取法,随生味著、顾念、心缚,其心驱驰,追逐名色;名色缘六入处,六入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
  “若于所取法,随顺无常观,住生灭观、无欲观、灭观、厌观,心不顾念,无所缚著,识则不驱驰追逐名色,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处灭,六入处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如是则纯大苦聚灭。犹如种树,不随时爱护,令其安隐,不壅粪土,不随时溉灌,冷暖不适,不得增长。若复断根截枝,段段斩截,分分解析,风飘日炙,以火焚烧,烧以成粪,或扬以疾风,或投之流水。比丘,于意云何?非为彼树断截其根,乃至焚烧,令其磨灭,于未来世成不生法耶?”
  答言:“如是,世尊。”
  “如是比丘,于所取法,随顺无常观,住生灭观、无欲观、灭观、舍观,不生顾念,心不缚著,识不驱驰追逐名色,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处灭,六入处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病死、忧悲恼苦灭,如是如是纯大苦聚灭。”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二、四圣谛:
杂(三九三)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波罗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善男子正信非家,出家学道,彼一切所应,当知四圣谛法。何等为四?谓知苦圣谛、知苦集圣谛、知苦灭圣谛、知苦灭道迹圣谛。是故比丘,于四圣谛未无间等者,当勤方便,修无间等。”
  如此章句,一切四圣谛经,应当具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知,如是见、如是无间等,悉应当说。
………………
杂(四○○)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波罗奈国仙人住处鹿野苑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譬如有人,火烧头衣,当起增上欲,急救令灭。”
  佛告比丘:“莫作是说!当置头衣,于四圣谛起增上欲,勤加方便,修无间等。何等为四?谓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未无间等,当勤方便,修无间等。所以者何?比丘,长夜炽然,地狱、畜生、饿鬼,诸比丘不见极苦。如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未无间等者,是比丘当忍苦乐忧悲,于四圣谛勤加精进,方便修习无间等,应当学。”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三、十二因缘等和四圣谛相配合
杂(三五二)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诸沙门、婆罗门,于法不如实知,法集、法灭、法灭道迹不如实知,彼非沙门、沙门数,非婆罗门、婆罗门数,彼亦非沙门义、婆罗门义,见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云何法不如实知?云何法集不如实知?云何法灭不如实知?云何法灭道迹不如实知?谓于老死法不如实知,老死集、老死灭、老死灭道迹不如实知。如是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不如实知,六入处集、六入处灭、六入处灭道迹不如实知。如是诸法不如实知,法集、法灭、法灭道迹不如实知。
  “若诸沙门、婆罗门,于法如实知,法集、法灭、法灭道迹如实知,当知是沙门、婆罗门,沙门之沙门数,婆罗门之婆罗门数,彼以沙门义、婆罗门义,见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何等法如实知?何等法集、法灭、法灭道迹如实知?谓老死法如实知,老死集、老死灭、老死灭道迹如实知。如是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如实知,六入处集、六入处灭、六入处灭道迹如实知。如是诸法如实知,法集、法灭、法灭道迹如实知。”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杂(三四四)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尊者舍利弗、尊者摩诃拘絺罗,住耆阇崛山。
  时尊者摩诃拘絺罗,晡时从禅起,诣舍利弗所,共相庆慰,共相庆慰已,退坐一面,语尊者舍利弗:“欲有所问,宁有闲暇见答以不?”
  尊者舍利弗语尊者摩诃拘絺罗:“仁者且问,知者当答。”
  尊者摩诃拘絺罗语尊者舍利弗言:“多闻圣弟子,于此法律成就何法,名为见具足,直见成就,成就于佛不坏净,来入正法,得此正法,悟此正法?”
  尊者舍利弗语尊者摩诃拘絺罗:“多闻圣弟子于不善法如实知,不善根如实知,善法如实知,善根如实知。云何不善法如实知?不善身业、口业、意业,是名不善法,如是不善法如实知。云何不善根如实知?三不善根,贪不善根、恚不善根、痴不善根,是名不善根,如是不善根如实知。云何善法如实知?善身业、口业、意业,是名善法,如是善法如实知。云何善根如实知?谓三善根,无贪、无恚、无痴,是名三善根,如是善根如实知。尊者摩诃拘絺罗,如是多闻圣弟子,不善法如实知、不善根如实知、善法如实知、善根如实知故,于此法律正见具足,直见成就,于佛不坏净成就,来入正法,得此正法,悟此正法。”
  尊者摩诃拘絺罗语尊者舍利弗:“正有此等,更有余耶?”
  尊者舍利弗言:“有。若多闻圣弟子于食如实知,食集、食灭、食灭道迹如实知。云何于食如实知?谓四食。何等为四?一者粗抟食,二者细触食,三者意思食,四者识食,是名为食,如是食如实知。云何食集如实知?谓当来有爱,喜贪俱,彼彼乐著,是名食集,如是食集如实知。云何食灭如实知?若当来有爱,喜贪俱,彼彼乐著,无余断、舍、吐、尽、离欲、灭、息、没,是名食灭,如是食灭如实知。云何食灭道迹如实知?谓八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食灭道迹,如是食灭道迹如实知。若多闻圣弟子于此食如实知、食集如实知、食灭如实知、食灭道迹如实知,是故多闻圣弟子于正法律,正见具足,直见成就,于佛不坏净成就,来入正法,得此正法,悟此正法。”
  尊者摩诃拘絺罗复问尊者舍利弗:“正有此等,更有余耶?”
  尊者舍利弗语尊者摩诃拘絺罗:“复更有余。多闻圣弟子于病如实知,病集如实知,病灭如实知,病灭道迹如实知。云何有病如实知?谓三病,欲病、有病、无明病,是名病,如是病如实知。云何病集如实知?无明集是病集,是名病集如实知。云何病灭如实知?无明灭是病灭,如是病灭如实知。云何病灭道迹如实知?谓八正道,如前说,如是病灭道迹如实知。若多闻圣弟子于病如实知、病集如实知、病灭如实知、病灭道迹如实知故,多闻圣弟子于此法律,正见具足,乃至悟此正法。”
  尊者摩诃拘絺罗问尊者舍利弗:“正有此等,更有余耶?”
  尊者舍利弗语尊者摩诃拘絺罗:“亦更有余。多闻圣弟子于苦如实知,苦集如实知,苦灭如实知,苦灭道迹如实知。云何苦如实知?谓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恩爱别苦、怨憎会苦、所欲不得苦、如是略说五受阴苦,是名为苦,如是苦如实知。云何苦集如实知?当来有爱,喜贪俱,彼彼染著,是名苦集,如是苦集如实知。云何苦灭如实知?若当来有爱,喜贪俱,彼彼染著,无余断,乃至息、没,是名苦灭,如是苦灭如实知。云何苦灭道迹如实知?谓八圣道,如上说,是名苦灭道迹,如是苦灭道迹如实知。多闻圣弟子如是苦如实知,苦集、苦灭、苦灭道迹如实知。如是圣弟子于我法律,具足正见,直见成就,于佛不坏净成就,来入正法,得此正法,悟此正法。”
  复问尊者舍利弗:“正有此法,复有余耶?”
  尊者舍利弗答言:“亦更有余,谓多闻圣弟子老死如实知,老死集如实知,老死灭如实知,老死灭道迹如实知,如前分别经说。云何老死集如实知?生集是老死集。生灭是老死灭。老死灭道迹,谓八正道,如前说。多闻圣弟子于此老死如实知,乃至老死灭道迹如实知。如是圣弟子于我法律,正见具足,直见成就,于佛不坏净成就,来入正法,得此正法,悟此正法。
  “如是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圣弟子于行如实知,行集、行灭、行灭道迹如实知。云何行如实知?行有三种,身行、口行、意行,如是行如实知。云何行集如实知?无明集是行集,如是行集如实知。云何行灭如实知?无明灭是行灭,如是行灭如实知。云何行灭道迹如实知?谓八圣道,如前说。摩诃拘絺罗,是名圣弟子行如实知,行集、行灭、行灭道迹如实知,于我法律,正见具足,直见成就,于佛不坏净成就,来入正法,得此正法,悟此正法。”
  摩诃拘絺罗复问尊者舍利弗:“唯有此法,更有余耶?”
  舍利弗答言:“摩诃拘絺罗,汝何为逐?汝终不能究竟诸论,得其边际。若圣弟子断除无明而生明,何须更求!”
  时二正士共论义已,各还本处。
四、关于请问您“诸法是都无常和苦吗”这个问题,请参考此经。后学的意图是想把“诸法”之概念弄清楚。
杂(二九三)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异比丘:“我已度疑,离于犹豫,拔邪见刺,不复退转。心无所著故,何处有我?为彼比丘说法,为彼比丘说贤圣出世空相应缘起随顺法。所谓有是故是事有,是事有故是事起,所谓缘无明行,缘行识,缘识名色,缘名色六入处,缘六入处触,缘触受,缘受爱,缘爱取,缘取有,缘有生,缘生老死忧悲恼苦,如是如是纯大苦聚集,乃至如是纯大苦聚灭。
  “如是说法,而彼比丘犹有疑惑犹豫。先不得得想、不获获想、不证证想,今闻法已,心生忧苦、悔恨、朦没、障碍。所以者何?此甚深处,所谓缘起;倍复甚深难见,所谓一切取离、爱尽、无欲、寂灭、涅槃。如此二法,谓有为、无为。有为者若生、若住、若异、若灭。无为者不生、不住、不异、不灭。是名比丘诸行苦、寂灭、涅槃。因集故苦集,因灭故苦灭,断诸径路,灭于相续,相续灭,是名苦边。比丘,彼何所灭?谓有余苦。彼若灭、止、清凉、息、没,所谓一切取灭、爱尽、无欲、寂灭、涅槃。”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五、请教贤友何为“传统佛教”?
昨日事繁,回复较晚,见谅!若有不当,盼教!
25#
发表于 2010-4-20 23:18 | 只看该作者
同修太过客气,什么时候回复都不是问题。我还没有资格说教,最多说说自己对所学的理解,对错都还不见得呢。论坛上倒是有不少英雄豪杰,末学很佩服。

在如此众多的经典中,即使是已经缩小范围到杂阿含与相应部,要从中杀出一条“血路“(佛法正义,以及修行禅观的次第)也很不容易。同修这里所选的经典,大多都是对禅观极有意义的经文,末学在向善知识学习的过程中,这些经文也经常被引用。确实是“美玉“!

至于传统佛教只是个说法,我用这个词来表示我们中国的汉传佛教。或许应该在传统佛教前加上一个“中国“比较合适。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天鉴网 ( 吉ICP备06001587号 )

GMT+8, 2021-8-3 13:55 , Processed in 0.12363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