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880|回复: 1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以两类《大般涅盘经》 论两种佛教典范之判教原则的 诠...

[本贴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0-30 15: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以两类《大般涅盘经》论两种佛教典范之判教原则的诠释学转向问题


南华大学宗教学研究所副教授 吕凯文


提要

佛教典范转移运动里,不少晚后创作的菩萨乘佛典是「援用」与「改写」自声闻乘佛典的叙事资源,其中菩萨乘版的《大般涅盘 经》是一个明例,它虽然与前辈的声闻乘版《大般涅盘经》同样共 构于佛陀灭度的故事背景,却强烈贬抑声闻乘典范为劣弱,并彰显 出菩萨乘典范的伟大风范,而与声闻乘版大异其趣。

值得注意的是,在判教原则的抉择上,声闻乘版与菩萨乘版《大般涅盘经》存在着差异,各自以「四大教法」和「四依」作为 依据。为此,菩萨乘版《大般涅盘经》透过何种诠释学策略来改写 声闻乘的「四大教法」为「四依」,以及从「四大教法」到「四 依」的判教原则转向蕴涵着何种诠释学问题,值得我们细细追问。 在此问题意识上,本文以「对比诠释」研究方法来分析两种佛 教典范的《大般涅盘经》里「四大教法」与「四依」的同异处,并 分析各自的判教原则的诠释学特色。本文将说明,从声闻乘佛教到菩萨乘佛教之间判教原则的诠释学转向,带给佛教典范转移何种影响。

关键词:1.涅盘经 2. 典范转移 3. 声闻乘 4. 大乘


目次

一、 问题提出
二、 声闻乘版《大般涅盘经》的判教诠释学:四大教法 三、 菩萨乘版《大般涅盘经》的判教诠释学:四依
四、 判教原则的诠释学转向:从四大教法到四依
五、 结论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0 15:46 | 只看该作者
1. 问题提出

1.1 佛教典范转移的解释机制

历来学者关于「佛教类型学」或「佛法类型学」有许多讨论, 若依华语佛学界印顺长老观点解释,一切佛法略可分为「佛法」「大乘佛法」与「秘密大乘佛法」三类。 从佛教思想发展史观之,它们正是「典范转移」现象的最佳说明,分别呈现印度佛教思想「初期、中期、后期」发展的风貌与特色。它们的分类标准也与各 自理想修学典范相关。其中,初期的「佛法」以「声闻乘」作为修 学典范,被视为较贴近人间佛陀教导的历史实态;至于,中期的「大乘佛法」以「菩萨乘」作为修学典范,晚期的「秘密大乘佛 法」以「金刚乘」作为修学典范,两者融摄不少时代变动的应机 性,虽然与人间佛陀教导有着相当程度的本质性关连但是也存在着 相当距离。佛教在今日世界展现的种种型态,大致也以这三期佛教 类型为原型而发展。

问题在于:尽管前述三种佛教典范看似通通圆融无碍地统摄于「佛教」这个共同名相下,并各自冠上「佛说」字样作为三种佛教 经典正当性判准。但是仔细比较个中内容重点,三种佛教典范各自 所依的三期佛教经典──本文暂且称之为「声闻乘佛典」、「菩萨乘佛典」与「金刚乘佛典」,对于佛教思想与理想修行典范的认定 上,存在许多不易解消的矛盾与差异。何以一个共通的「佛教」名 相会存在着不同的理想修学典范呢?这的确是个有意思却一言难竟 的问题。

从佛教思想发展史观之,「一个佛教多元典范表述」问题下,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至少存在着一个基本预设:亦即佛教思想在历 史的发展中,不同佛教典范的宣教社群隐含着某种的「解释机制」 作为发展中的佛教宗派因应时代变迁的对策。这种「解释机制」会 随着各自佛教典范的不同需求而有所调整,因而某种意义上也展现 为「浮动的解释机制」、「多层次的解释机制」或「多典范的解释 机制」。广义上它也意味着,佛教的知识菁英与宣教社群决定何种 教法作为新时代佛教典范时,除了会采用适当的解释机制来巩固新 兴的佛教典范外,往往也会藉此调整「何谓佛说」或「何谓佛说真 实义」的判教原则。

这些解释机制的形成,与各时期印度思想的形上学、宇宙论、 存有论与伦理学等预设相关,也与各时期佛教信仰型态、表达风格 或流行的文学形式相关,并且触及佛教发展中所面对的内部与外部 种种问题。至于,这些经过解释机制的调整而形成的判教原则,不 仅初期的声闻乘佛教有着传统以来的认定,中期菩萨乘佛教与晚期 金刚乘佛教对此问题亦各有所宗,未必愿意心悦诚服地向前辈典范 看齐;若完全心悦诚服地认同与接受前辈典范,自然不会有佛教典 范转移的问题出现,也不会有佛教思想发展与分期的问题。

甚者,新佛教典范为了突破前辈典范的设限,也为了证成新佛教典范的正当性,它们必然会透过灵活的解释机制,充分地运用与 消解前辈典范既有的宗教叙事资源,并将它们调整为能被新佛教典 范所用。反过来说,缺乏这些「浮动的解释机制」作为不同佛教典 范解释教理与核心法义的依据,我们将无法说明佛教思想发展史 里,中期与后期发展的菩萨乘与金刚乘等多重佛教典范对于初期声 闻乘佛教固守的宗教权威予以拆解一事是如何成为可能,也无法说 明它们突破初期声闻乘佛教的法义限制而突显各自理想修行典范的 正当性与特色之理由。这是必须确认的一个事实。





* 本文发表于南华大学宗教学研究所主办「对话与创新:第二届新宗教团体 与社会变迁研讨会」2006/11/10-11。
1
印顺 ,《印度 佛教思想史 》(台北:正闻出版社, 1993 年 4 月 5 版 ),页
1-7。
3#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0 15:51 | 只看该作者
1.2 两种佛教典范的两种判教原则

既然各种佛教典范皆运用着某种解释机制来调整判教原则,在 这个事实下,特别是从声闻乘佛教转移到菩萨乘佛教的新经典创作 过程中,它们为佛教典范转移带来何种影响呢?这个问题值得吾人 特别留心。对此,早在1949年,比利时学者Lamotte已留意到声 闻乘佛教与随后的新佛教典范存在着不同的判教原则,亦即对于判 定何为佛陀真正教导的原则有着不同层次的规定与解读。他在〈佛 教文本诠释〉指出:

最早期佛教的经律圣典是以「四大教法」(cattaro maha-padesa )评估经文是否正确,但是专门 用来评估法义解释是否可以作为吾人依止的「四依(经)」(catuh- pratisarana-sutra ),却不存在于这些 最早期佛教的经律圣典里。就严格意义而言,「四依」似乎是晚后汇编形成。

Lamotte这段话重点之一在于指出,最早期佛教(即声闻乘佛 教)的经律圣典是以「四大教法」作为判教原则。该文随后以声闻 乘版《长部•大般涅盘经》的「四大教法」为例,指出吾人在「四 种」听闻到 新传来教法 的状况下, 应是以经(sutta )、 律3(vinaya)作为勘辨新传来教说是否与佛陀教导相符的标准。 就此而言,「四大教法」的判教原则显然是立于高度尊重「依经、依 律」的「二依」着眼。

此外,Lamotte更指出,我们熟悉的「四依」定型句「依法不 依人、依义不依语、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无法从最 早期佛教的经律圣典里寻求直接的依据。该文的梵语佛典研究指 出,「四依」最早仅零星地出现于说一切有部论典里,诸如《阿毘 达磨俱舍论》、《阿毘达磨俱舍论疏》与《翻译名义大集》都见到 它的踪迹,但是它真正被体系化地扩充,要直至大乘佛教经论才完成。例如中观学派的《中观论颂》、《大智度论》与《法集名数 经》,以及瑜伽行派的《瑜伽师地论•菩萨地》与《大乘庄严论》
4
等皆提到「四依」。 就此而言,Lamotte的研究成果给予我们一
个重要的提示,亦即「四依」仅管在严格的文字上不曾见于最早期 的阿含经与律藏,也不见于上座部所传的巴利语系三藏中,但是从 说一切有部极盛期的论典到后来发展的初期与中期大乘佛教经典都 逐渐加重「四依」作为各自所宗的佛教法义的策略性工具看来,这 相当程度反应很长一段时期里特定佛教知识社群普遍的「共识」, 并且与佛教典范如何转移的问题有着密切关连。
2
Donald S. Lopez, Jr., Buddhist Hermeneutic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8), p.11.

四 大 教 法 的 相 关 经 据 请 参 见 《 长 部 • 大 般 涅 盘 经 》
( Digha-Nikaya vol.2, pp.123-126 )、《 长 阿 含 • 游 行 经 》
( T1, p.17b-18a ) 、 《 增 支 部 4:180 经 》
( Avguttara-Nikaya vol.2, pp.167-170 )、《 增 壹 阿 含 28:5 经 》
( T2,p.652b-653a )、《 摩诃 僧祇律 》( T22, p.492 )、《十诵律 》
(T23, p.414 )、《萨婆多部毘尼摩得勒伽》(T23, pp.597-598 )与《根 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杂事》(T24, pp.389b-390b )。此外,也见于《毘 尼母经》或《善见律毘婆沙》等律论。
4#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0 15:58 | 只看该作者
不过,Lamotte 这篇文章引用的大乘佛教经论显然是从(般 若)中观、(瑜伽)唯识二大系着眼,并未提及如来藏系经论,以 致于对于「四依」沦为各期大乘佛教作为己胜彼劣之诠释学工具的 性格,无法予以鲜明对比。对此,胡元玲的汉译佛典研究可作为补 充与加强。她在〈试论佛教「四依」的多重意义〉一文指出,不仅(般若)中观、(瑜伽)唯识的重要经论都有提到「四依」的解 释,甚至(佛性)如来藏一系亦提到。其中,对于「四依」有着完 整论述的有四部经论,包括:《大智度论》、《瑜伽师地论》、《大方等大集经》与大乘版《大般涅盘经》。但是胡元玲也指出, 尽管这四部经论同样以「四依」作为判教原则,但是随着各经论侧 重般若、唯识与如来藏等思想的不同,彼此赋予「四依」的内涵也 存在着出入。如大乘版《大般涅盘经》提到「依法不依人」时,特别强调依法是依止如来常住不变的「法性」、「佛性」与「如来藏」,而与其它经论侧重点不同。 由此可见,前述大乘佛教的各种亚典范所呈现佛陀教法的「多重意义」,绝大幅度上是策略性地 运用「四依」作为诠释学工具而托出。

前述学者引用的佛教典籍里,笔者特别注意到声闻乘版《长部•大般涅盘经》与大乘版《大般涅盘经》两部经。从佛教典范转移 的角度观之,不少晚后创作的菩萨乘佛典是「援用」与「改写」自 声闻乘佛典的叙事资源。其中,大乘版或所谓的菩萨乘版《大般涅 盘经》也是一个明例,它虽然与声闻乘版《大般涅盘经》同样共构 于佛陀灭度的叙事背景,却是一部明显将后者大乘化的文学创作, 不仅强烈贬抑声闻乘典范为劣弱,并彰显出菩萨乘典范的伟大风 范,而与声闻乘版大异其趣。只要将两种佛教典范的《大般涅盘 经》的叙事元素(人事时地物)详加对比并透过表格与图式加以解 读,不难发现佛教典范转移运动中两种佛教典范版本《大般涅盘 经》的同一与差异之辨证关系,也会发现背后蕴藏的宗教权力问 题。这种文献比较的研究较为基础但有其必要性,不过本文不打算 耗太多篇幅在繁琐的文献整理上,但期待来者能较仔细做这项工 作。在此只想开个头,问几个较为核心的关键问题。

既然我们了解两种佛教典范的《大般涅盘经》都是共构于佛陀 灭度的叙事背景,况且前述学者研究也指出,声闻乘版《大般涅盘 经》与大乘版《大般涅盘经》分别以「四大教法」和「四依」作为判教原则的诠释学依据。若是如此,问题在于:晚起创作的菩萨乘 版《大般涅盘经》究竟是透过何种诠释手法,把声闻乘版《大般涅 盘经》的「四大教法」改写为「四依」,以及从「四大教法」到「四依」的判教原则转向蕴涵着何种诠释学问题,这些问题值得在 此细细追问。


Donald S. Lopez, Jr., Buddhist Hermeneutic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8), p.12.

胡元玲,〈试论佛教「四依」的多重意义〉《宗教哲学》(台北:中华民国
宗教哲学研究社,2002年10月),页185。
5#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0 16:04 | 只看该作者
1.3 本文研究内容之说明

为了让这些问题在随后讨论中更为具体,本文实际运用到的经 典数据也必须在此限定范围。首先,声闻乘佛教典籍部份,「四大 教法」虽然见于最早期佛教经典与律典,但是为了解读佛教典范转 移运动中,晚后新创作经典的文本实践暨判教原则的诠释学转向问 题,本文讨论范围主要还是限定在巴利语《长部•大般涅盘经》与其汉译对照经《长阿含•游行经》上 ,因为它们与菩萨乘版《大般涅盘经》共构于相同的叙事脉络,亦即涉及佛陀灭度前三个月内所咐嘱的遗言。至于,大乘版或菩萨乘版佛教典籍部份 ,学界大致认为昙无谶译的《大般涅盘经》(《北本》)较为完整及忠实 ,为方便讨论起见,本文以它作为主要研究资料。 至于,研究方法与实际作法方面,本文采取对比诠释的研究方法,先析论声闻乘《大般涅盘经》「四大教法」的特色,再对比菩 萨乘《大般涅盘经》「四依」,进而解读后者的叙事脉络如何将「四大教法」改写为「四依」,最后探讨从四大教法到四依的判教 原则转向蕴涵何种诠释学问题。另外,在阅读本文之前,作者对于 读者亦有着请求。其一,睿智的读者们若能先行地熟读与记忆声闻 乘版《长部•大般涅盘经》与菩萨乘版《大般涅盘经》经文情节, 将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其二,本文仅在于尝试性地说明与解释两 种佛教典范为何产生经典现象差异,却不在于强行赋予某种佛教典 范的意识型态或价值判断,若有予人这些观感时,尚祈见谅。

2. 声闻乘版《大般涅盘经》的判教原则:四大教法

2.1 声闻乘版《长部•大般涅盘经》「四大教法」的叙事 分析:二依 随后,我们顺着《长部‧大般涅盘经》提到「四大教法」的叙事脉络,按照叙事元素的「人、事、时、地、物」等项,将这些问 题概分为四:一、佛陀何时讲说「四大教法」?二、佛陀为谁讲说「四大教法」?三、佛陀于何地讲说四大教法?四、佛陀讲说的「四大教法」具体内容为何?然后,我们再将这四项问题对照地检视大乘版《大般涅盘经》,透过现有经文证据,我们将侦探与追踪 晚后的菩萨乘佛教「改写」声闻版经典的种种蜘丝马迹。

关于「人、时、地」三个问题比较单纯,可以一并处理。《长 部‧大般涅盘经》提到,佛陀宣说「四大教法」的时间约在入大般 涅盘的三个月前,在负弥城(Bhoga)对着诸比丘宣说「四大教 法」。经文提到阿难当时正担任佛陀的侍者,因而就佛陀宣说「四 大教法」的对象而言,当然是包括阿难在内的诸比丘们。在此将它 们编排如下:

时间:佛陀入涅盘的三个月前 地点;负弥城 对象:阿难在内的诸比丘至于,第四个问题。如前所述,「四大教法」指出吾人在「四 种」听闻到 新传来教法 的状况下, 应是以经( sutta )、 律(vinaya )作为勘辨新传来教说是否与佛陀教导相符的标准。在 此,所谓「四种听闻到新传来教法的状况」,《长部• 大般涅盘经》指出下列四种:

1、假设有比丘作这般说:「朋友!我亲从世尊面前听、 受:这是法、这是律、这是导师之教导。」(从佛陀听闻)

2、假设有比丘作这般说:「在某处某地有着许多长老与多 闻高德的僧团。我亲从僧团面前听、受:这是法、这是 律、这是导师的教导。」(从僧团听闻)

3、假设有比丘作这般说:「在某处某地居住着多闻、知阿 含、持法、持律、持摩夷的众多长老比丘。我亲从众多 长老比丘等前听、受:这是法、这是律、这是导师的教 导。」(从众多长老比丘听闻)

4、假设有比丘作这般说:「在某处某地居住一位通达阿 含、持法、持律、持摩夷的长老比丘。我亲从那位长老 面前听、受:这是法、这是律、这是导师的教导。」



6#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0 16:06 | 只看该作者
从一位长老比丘听闻)

针对上列四种听闻到新传来教法的状况,《长部‧大般涅盘 经》里,佛陀进一步提到:

诸比丘!对于那位比丘所说,不应赞叹,也不应藐视;应该将 他所说与表达的内容与经、律互相比较检视。比较检视之后, 发现它与经、律不相符合,则应该判断:「的确!这不是世尊 的教导,而是那位比丘的误会。」并且,你们应该舍置那位比 丘所说。如果与经律相比较检视之后,发现它与经、律相符 合,则应该判断:「的确!这是世尊的教导,那位比丘理解正 确。」

析论之,这里所谓「四大教法」的「四大」实在是毫无奇特之 处,它们仅指涉「四种」听闻新传来教法的状况。这里的四种状 况,就来源而言,一、从佛陀听闻,二、从僧团听闻、三、从众多 长老比丘听闻、四、从一位长老比丘听闻。这四种状况只是在听闻 对象与数量上有所差别而已,不管从佛陀、从僧团、从多僧、从一 僧,它们象征一切听闻传来新教法的状况。真正的重点反而在于《长部‧大般涅盘经》提到必须将新听闻到的教法与「经、律」互 相比 较检 视, 符合 经、 律者 才是 「世 尊的 教导 」(Bhagavato vacanaj),或者按这里巴利语的字面意义讲,亦 即才是「世尊所说」。就此而言,「四大教法」的判教原则显然是 立于高度尊重「依经、依律」的「二依」着眼。这也显见声闻弟子 对于经与律的学习和诵持已早见于佛世时候的宗教生活中,而非佛 灭后才突然结集。

2.2 声闻乘版《长阿含•游行经》的「四大教法」:

三 依再把前述经文与汉译对照经《长阿含 游行经》比较,不难发 现后者对于「四大教法」的判教原则多了些现现增。《长阿含 游 行经》该段经文提到:

从其闻者,不应不信,亦不应毁。当于诸经推其虚实,依律、 依法究其本末。若其所言非经、非律、非法。当语彼言:「佛 不说此,汝谬受耶。所以然者,我依诸经、依律、依法。汝先 所言,与法相违。贤士!汝莫受持,莫为人说,当捐舍之。」 若其所言依经.依律.依法者。当语彼言:「汝所言是真佛所 说。所以然者,我依诸经、依律、依法。汝先所言,与法相 应。贤士!汝当受持,广为人说,慎勿捐舍。」

申言之,《长阿含 游行经》该段经文将判教原则申申为三 项,亦即「依经、依律、依法」,比起《长部‧大般涅盘经》显然 多出了「依法」一项。在此,「依经」与「依律」的部份好解释,「律」是佛世时代佛教僧团宗教生活的伦理规范,「经」是声闻弟 子以语言持诵的方式学习佛陀教导的日常学习内容,以这两者作为 判断新听闻的教法是否为佛陀所说,这是极其自然与正当之举。至 于「依法」这部份,较难从经文脉络导出确切的「法」之定义。但 是如果按照该经随后发展的情节观之,摩诃迦叶于佛陀灭度后在摩 伽陀国举行第一次结集,结集内容即是「法」(dhamma )与「律」(vinaya)。由优陀夷诵出「律」的内容与律典相关,由阿难 诵出「法」的内容与经典相关。就此而言,「法」无非是「经」的同义词,它象征性地代表佛陀全部的教导与精神,但落实到具体世 界亦离不开「世尊所说」之「经」。然而,不论是「依经」、「依 律」或「依法」,可以肯定的是两部声闻乘版《大般涅盘经》的判 教原则皆是高度立足于对佛陀教导之经、律的尊重上,重视佛陀的 言说之教。


3. 菩萨乘版《大般涅盘经》的判教原则:四依

3.1 菩萨乘版《大般涅盘经》与「阿难」相关的叙事分 析

接着,我们解读「四依」。不过,进行这项工作前,有些在声 闻乘版《大般涅盘经》里具有重要地位的叙事元素与叙事络脉必须 先行说明,这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四依」是如何在新经典的文本实 践中被创作与运用。

以阿难这个「人」为例。众所周知,声闻乘版《长部•大般涅 盘经》里,阿难随侍在佛陀身边,陪伴佛陀度过生命尽头的最后三 个月。从佛陀葬礼的尸身火化、均分舍利,一直到佛灭后第一年结 夏安居的第一次结集里诵出「法」,阿难皆全程见证,这个角色在 声闻乘版《大般涅盘经》相当吃重。阿难的重要性也见于声闻乘佛 教经律圣典之集成,「四大教法」能够呈现在声闻乘佛教经律圣 典,自然与这位人物的存在有着脐带般的连系关系。从佛教传统的 化约观点观之,没有阿难在第一次结集诵出「法」,就不可能有后 来的声闻乘经律圣典,也就不会有「四大教法」呈现在现存经律圣 典中。若是如此,这位声闻乘版《大般涅盘经》里的重要人物是如何被菩萨乘版《大般涅盘经》「再现」(represent)呢?以及这 种「再现」带给佛教典范转移何种影响呢?这些问题得好好仔细考 究。

为了帮助随后的讨论,在此先托出我观察到的经典现象。简言 之,菩萨乘版《大般涅盘经》对于这个问题的处理甚为巧妙,它以「缺席」(absence)的解释策略,说明阿难未全程出席佛陀讲演 菩萨乘版《大般涅盘经》的现场,然后再藉由「改写」的诠释策 略,另起炉灶地托出「四依」判教原则,如此一来,不仅轻松避开 声闻乘版《大般涅盘经》「四大教法」判教原则所带来的难题,最 后更导出与声闻乘版《大般涅盘经》大异其趣的结论。

为说明前述经典现象是如何发生,我们还是顺着菩萨乘版《大 般涅盘经》的叙事脉络,按照「人、事、时、地、物」等叙事元 素,将这些问题概分为四:一、佛陀何时讲说「四依」?二、佛陀 为谁讲说「四依」?三、佛陀于何地讲说「四依」?

四、佛陀讲说
「四依」的具体内容为何?然后,再将这四项问题探讨中所呈现的 叙事脉络对比地检视声闻乘版《大般涅盘经》。透过两种佛教典范 共有的叙事脉络之对比,我们将侦探与追踪晚后的菩萨乘佛教「改 写」声闻乘版佛典的种种蜘丝马迹。

关于「时、地」两项,菩萨乘版《大般涅盘经》经首提到法会 地点是位于「拘尸那国、力士生地」的「莎罗双树间」,这个地点 也正是声闻乘版《大般涅盘经》记载佛陀舍世的地点。从叙事情节 的整体铺陈看来,菩萨乘版《大般涅盘经》也以佛陀涅盘事件为主 轴而开展。就此而言,两种佛教版本《大般涅盘经》里佛陀最后说法的地点与时间通通相吻合。
7#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0 16: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法雨 于 2013-10-30 16:26 编辑

关于「人、事、物」的问题比较多。其中就「人」而言,声闻乘版《大般涅盘经》的出席者虽然在菩萨乘版《大般涅盘经》里或 有重迭,但是彼此在宗教典范与思想法义上却大有差异,从而这些 出席者所听闻到教法的内容也产生质变的现象。此外,另一方面, 某些声闻乘版《大般涅盘经》里具有举足轻重的角色,在菩萨乘版《大般涅盘经》的剧情里却被大大地解构与排除。

再以阿难这个「人」与其「事」为例。菩萨乘版《大般涅盘 经》的开头,亦即是卷一,把他从当时集会听法的对象中排除开 来。如经文提到:「十方如微尘等诸佛世界诸大菩萨悉来集会,及 阎浮提一切大众亦悉来集。唯除尊者摩诃迦叶、阿难二众、阿阇世王及其眷属。」这里清楚点名摩诃迦叶、阿难与阿阇世王三者皆未出席这场大乘法会。为什么阿难这位声闻乘版《长部•大般涅盘 经》里的重要角色,未出席在大乘版《大般涅盘经》法会呢?菩萨 乘版《大般涅盘经》卷四十,也是最后一卷,补充性地说明阿难未 出席的原因:「阿难比丘在娑罗林外,去此大会十二由旬,而为六11万四千亿魔之所娆乱」虽然声闻乘版《长部‧大般涅盘经》也提到阿难受魔扰事件,不过声闻乘版《长部‧大般涅盘经》该段经文旨在于解释:佛陀与阿难游行至 遮波罗庙( capala cetiya )时,佛 陀对阿难再 三暗 示,四神足修行已达到极致的圣者是可以再延寿住世一劫以上,但是心被魔所覆蔽的阿难,未能及时且主动地请佛陀住世,因而导致佛陀决心舍寿入涅盘。

在此,经文提到心被魔覆蔽时的阿难,正是在佛陀谈话的眼前,而不是远离佛陀跟前的它处。然而,同样是 阿难受魔扰事件,菩萨乘版《大般涅盘经》在卷一的经首却有不同 写法,它先营造一个阿难不在场的证明,将他支开于佛陀说法的现 场外,进而藉此展开与声闻乘典范的不同的菩萨乘版《大般涅盘 经》论述。这种改写的手法相当巧妙,它运用「貌合实离」诠释学 策略把「貌合」的魔扰事件予以「实离」地改写成两种叙事版本, 进而创作出不同于前辈声闻乘经典的叙事脉络。

申言之,菩萨乘版《大般涅盘经》彻头彻尾(从卷一到卷四 十)所教导的菩萨乘佛教典范与佛性思想,皆是在阿难不在场的情况下开演出来;这点与声闻乘版《长部‧大般涅盘经》里阿难作为一个全程见证参与者的写法是不同的。在此情况下,菩萨乘版《大 般涅盘经》以阿难的缺席作为伏笔主要有两个功用:其一,暂时地 与阿难的关系切割干净,让自身先行避开阿难在声闻乘版《长部‧ 大般涅盘经》里从声闻乘角度讲述的「四大教法」判教原则;其 二,阿难的不在场,亦有助于菩萨乘版《大般涅盘经》从菩萨乘的 角度「改写」地发展与托出不同于声闻乘版的判教原则甚至是思想与剧情。

Digha-Nikaya.vol2, pp.102-106.
13
10
T12, p.371b.11
T12, p.600.

声闻乘版《大般涅盘经》虽然提到摩诃迦叶与阿阇世王这两位具重要地位的人物,但是菩萨乘版《大般涅盘经》受限于版本不全,因而仅提到他 们未出席这场大乘法会,却未解释他们缺席的原因。至于一般学界大致同
8#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0 16:40 | 只看该作者
但是,摩伽陀国王舍城的第一次经律结集历来被认定为信史, 佛教知识社群也充分知悉阿难在这次结集的重要性,若将阿难的角 色完全排除在新创作的佛教经典叙事外,随后遭受的非议是可以想 见的。菩萨乘版《大般涅盘经》作者与编辑者自然不会不顾虑到这 一点,因而在卷四十的经尾部份,重新将阿难这个角色拉回到经文 的叙事脉络。为此,菩萨乘版《大般涅盘经》卷四十的该段经文, 不仅解释阿难受魔扰乱而不能出席法会的原因,也提到佛陀要求文 殊菩萨持咒前往搭救阿难回到法会现场,最后更提到佛陀命令阿难 受持与广为流通〔阿难未曾当场见证听闻的〕这本菩萨乘版《大般涅盘经》。

相较之下,这种写法亦主要有两个功用:其一,重新、将阿难拉回到法会现场,有助于说明菩萨乘版《大般涅盘经》与佛 教历史第一结集的法藏诵持者阿难之间存在着本质性的传承关系, 而不完全是大乘思想家无中生有的虚构杜撰;其二,经文提到佛陀 咐嘱阿难受持与广为流通菩萨乘版《大般涅盘经》的经据,也等于 直接为后者的正当性的提供背书,资以认证为佛陀的教导,这点对 于佛教传统以来相信阿难即为法藏诵出者的佛教徒甚有说服力。

菩萨乘版《大般涅盘经》的大乘教法,也正是在「声闻乘圣典 的持诵者阿难」先「缺席」( absence )且后「出席」(presence )的情况下,经由佛陀与菩萨众的法谈中将菩萨乘版《大般涅盘经》的主轴引领出来;再经由佛陀命令「声闻乘圣典的持诵者阿难」受持与广为流通菩萨乘版《大般涅盘经》。这种诠释 学手法至少巧妙地蕴藏两层「移花接木」式的运动:第一层「先移 阿难,再接大乘」,这部份巧妙地避开前辈声闻乘版本的叙事限 制,并带出菩萨版《大般涅盘经》的叙事主轴;第二层「后移大 乘,再接阿难」,这部份把已托出的菩萨乘版《大般涅盘经》叙事 主轴略略挪开,并将它与声闻乘佛教经律圣典结集的重要人物阿难 进行串连,资以强化其佛教信史的正当性,这种手法同时也把阿难 的传承往菩萨乘典范靠拢与接轨。只是,话说回来,对于只是懵懵 懂懂与半知半解声闻乘佛教经律圣典传统的佛教徒与后学而言,真的很难很难分辨两者当中的虚虚实实。

3.2 菩萨乘版《大般涅盘经》与「四依」相关的叙事分 析「四依」判教原则也是在这种虚实难辨的状况下,第一次出现 在菩萨乘版《大般涅盘经》卷六里,由「迦叶菩萨」提出来讨论。 关于这位迦叶菩萨的背景,菩萨乘版《大般涅盘经》卷三如下交 待:

尔时众中有一菩萨摩诃萨,本是多罗聚落人也,姓大迦叶,婆罗门种,年在幼稚。这里被称为「大迦叶」的迦叶菩萨是一位童子,他自然不是该 经卷一提到那三位缺席者之一的「摩诃迦叶」——那位年纪老迈、以头陀行著名的声闻乘圣者,而是另有其人。这位稚龄的迦叶菩萨在菩萨乘版《大般涅盘经》里的地位相当重要,包括「四依」在 内的如来藏思想,大都是佛陀为这位孩童年纪般的迦叶菩萨宣说。 但是相同的「大迦叶」名字也出现在另外一部与如来藏思想有着甚 深渊源且亦是带着贬抑声闻乘佛教风格的《大法鼓经》,佛陀在该 经为这位「大迦叶」宣说重要的如来藏要义。在「同名异义」的辞 汇混淆与不求甚解下,「大迦叶」是指声闻乘的「摩诃迦叶」或是 菩萨乘的「大迦叶」,这两者很难不被混为同一人。
9#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0 16: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法雨 于 2013-10-30 16:45 编辑

从经文脉络观之,迦叶菩萨提出「四依」的首要用意,旨在批 判声闻乘圣位的四种人(即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等声 闻乘圣者)不适合作为修学的依止。如菩萨乘版《大般涅盘经》卷 六的「如来性品」提到他的理由:

迦叶白佛言:「世尊!我今不依是四种人,何以故?如《瞿师 罗经》中佛为瞿师罗说:『若天魔梵为欲破坏,变为佛像,具 足庄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圆光一寻,面部圆满犹月盛明眉间 毫相白踰珂雪。如是庄严来向汝者,汝当捡校定其虚实,既觉 知已应当降伏。』世尊!魔等尚能变作佛身,况当不能作罗汉 等四种之身,坐卧空中左胁出水右胁出火身出烟炎犹如火聚。 以是因缘,我于是中,心不生信,或有所说不能禀受,亦无敬念而作依止。……如是四人所可言说,未必可信。

按照迦叶菩萨的推论,魔既然能变化为庄严的佛身,也就能变化为四种声闻乘圣者等「四种人」,因而他对于这四种声闻乘圣者「心不生信」,并且对于他们的说法「不能禀受」,因而也就对于 四种声闻乘圣者「无敬念」,更不会想要「作依止」。事实上若要 将迦叶菩萨的推论贯彻到底,恐怕连「佛」的可信度也得老老实实 地比照声闻乘四种人办理。迦叶菩萨这种推论是否在逻辑上能完全 成立,在此我们不再深入检讨,但是这种对于声闻乘圣者的批判立 场,倒是充分显示该经菩萨乘的强烈贬抑态度。既然声闻乘四种圣 者不能依止,并且声闻乘四种圣者的言说教导「所可言说,未必可 信」,这般推论下当然很容易对于声闻乘佛教经律圣典的正当性提 出高度的怀疑,进而历来以声闻乘佛教经律圣典作为依止的思考也 得调整,从而声闻乘版《长部‧大般涅盘经》里那种「依经」、「依律」作为教法正当性判准的原则就跟着松动了。 若是如此,该如何辨识真正值得依止的对象呢?迦叶菩萨顺着经文脉络,进而辗转与巧妙地把「四依」判教原则引领出来。如经 文提到:迦叶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善哉善哉!如来所说真实不虚我 当顶受。譬如金刚珍宝异物,如佛所说:『是诸比丘当依四 法,何等为四?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如是四法应当证知,非四种人。」

这段经文最后提到「如是四法应当证知,非四种人」,意思是说应当以「四依」作为判教原则,而不是依止初果、二果、三果与 四果的声闻乘圣者「四种人」。在此,四种声闻乘圣者暨其所传达 的教法(即声闻乘佛典)既然不能成为(菩萨乘)佛教徒的学习典 范,那么随后一场佛教典范转移的诠释学运动也就势在必行,一套 作为选择与依止的诠释机制也就呼之欲出。「四依」的正式导入也 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随后,菩萨乘《大般涅盘经》卷六「如来性品」里,更是藉佛 陀之口解释「四依」等要义,彻彻底底地把声闻乘佛教典范暨其经 典的正当性予以颠覆解构。其中,关于「依法不依人」的部份,经 文提到:依法者,即是法性;不依人者,即是声闻。法性者,即是如 来;声闻者,即是有为。如来者,即是常住;有为者,即是无常。

它的意思是说:「依止法,即是依止法性;不能依止的人,即 是声闻乘人。法性,即是如来;声闻乘人,即是有为。如来,即是 常住;有为,即是无常。」至于经文里几个词汇所呈现的逻辑定式 可如下表达:「法→法性=常住=如来→应依止」、「人→有为=无 常=声闻→不应依止」。在此,迦叶菩萨强调声闻乘人不能作为依 止的对象。

既然声闻乘人不可依止,当然声闻乘人所传承的经典也不可依 止,为了强化这个观念,于是「依义不依语」的部份,大大强调应依止大乘如来藏思想的「常住不变」教义。如经文提到:依义不依语者。义者,名曰觉了;觉了义者,名不羸劣;不羸 劣者,名曰满足;满足义者,名曰如来常住不变;如来常住不变义者,即是法常。……是名依义不依语也。

这里强调的「常住不变」教法,是对比于前述声闻乘的「无 常」教法。这段经文里几个词汇所呈现的逻辑定式可如下表达:
「义→觉了=不赢劣=满足=如来常住不变=法常→应依止」。换言 之,所谓的「依义」也即是依止常住不变的法性。

随后,「依智不依识」的部份,经文提到:依智不依识者。所言智者,即是如来。 若有声闻不能善知如来功德,如是之识不应依止。 若知如来即是「法身」,如是真智所应依止。若见如来「方便之身」,言是阴界诸入所摄食所长养,亦不应 依。是故知识不可依止,若复有人作是说者,及其经书亦不应依。

这里提到「智」与「识」的差别。简单讲,「智」是把如来看 成是常住不变的「法身」;「识」是把如来看成是无常变异的「方 便之身」,这种方便之身是藉由五蕴、六界、六根合和地运作身心 活动,并藉由饮食滋养而成的身体。「智」与「识」的最大差异也
10#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0 16: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法雨 于 2013-10-30 16:58 编辑

即在于对于「常住」与「无常」观念的认知。就此而言,「依智不 依识」的意思即是说,应依止如来常住不变的教法,不应依止声闻 乘的无常教法,这种论调基本上仍是沿续着「依法不依人」以降的 基调而开展。

这种逻辑推论下,菩萨乘《大般涅盘经》随后解释「依了义经 不依不了义经」时,自然顺带会把声闻乘暨其经律圣典批判为不了 义。如经文提到: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不了义经者,谓声闻乘。进而,更贬斥声闻乘经典「犹如婴儿无所别知,是则名为不了义也」。甚至连带地将声闻乘佛教圣典所记载的教法亦批判为不了义。经文随后提到:不了义者,如《经》中说:「一切烧燃,一切无常,一切皆 苦,一切皆空,一切无我」,是名不了义。何以故?以不能了 如是义故,令诸众生堕阿鼻狱。……是故名为不了义经,不应依止。

这里所谓的不了义《经》即是声闻乘佛教经律圣典,事实上 与广义上也涵盖到今日汉译《阿含经》与巴利语《尼科耶》等经 律圣典。在菩萨乘的眼光中,这些声闻乘佛教经典不仅是不了义,甚至会误导而「令诸众生堕阿鼻狱」。菩萨乘佛典里诸如这 般严苛的言词是罕少见用于异教批判上,却反而常见用于自家前 辈的声闻乘典范批判上,这不可不谓奇矣!尤有甚者,随后的经 文脉络下,菩萨乘版《大般涅盘经》更借着定义「何谓魔说」, 再一次终极地瓦解声闻乘佛教经律圣典的「佛说」合法性。例如 经文提到:

(佛告迦叶:)我般涅盘七百岁后,是魔波旬渐当沮坏我之正 法。譬如猎师身服法衣,魔王波旬亦复如是。作比丘像、比丘 尼像、优婆塞像、优婆夷像,亦复化作须陀洹身,乃至化作阿 罗汉身及佛色身,魔王以此有漏之形作无漏身坏我正法。

魔波旬坏正法时,当作是言:「菩萨昔于兜率天上没来,在此 迦毘罗城白净王宫,依因父母爱欲和合生育是身」。
(佛告迦 叶:)若言有人生于人中为诸世间天人大众所恭敬者,无有是处。

(魔波旬)复说言:『往昔苦行种种布施头目髓脑国城妻子, 是故今者得成佛道。以是因缘,为诸人天、干闼婆、阿修罗、 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伽之所恭敬』。(佛告迦叶:)若有经律作是说者,当知悉是魔之所说。



这里「魔说」内容,事实上也正是声闻乘佛教经律圣典里常见的佛传记载。如《中阿含未曾有法经》、《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等各部派所传的经律圣典大致是这般叙述。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0 17:03 | 只看该作者
这种叙述尽管略带着神话色彩,但大致仍侧重从人间性、历史性、时间性的角度说明这位悉达多太子人间出生与有修有证的求道故事。至于如何 才是魔说与佛说的分别呢?随后经文提到:

(佛告迦叶:)善男子!若有经律作如是言:「如来正觉久已 成佛。今方示现成佛道者,为欲度脱诸众生故,示有父母依因 爱欲和合而生,随顺世间作是示现。」

(佛告迦叶:)如是经律当知真是如来所说;若有随顺魔所说者是魔眷属,若能随顺佛说经律即是菩萨。

相较之下,在此,我们可以见到菩萨乘版《大般涅盘经》是采 用神话性、信仰性、可逆性、超时间性的观点解释佛陀的出现,重 新解释人间佛陀今世的在家、出家、苦行与成道无非是一种示现。 所谓的「示现」,相当程度指涉着那仅是逢场作戏,或是说那只是 一种幻术或魔术表演,目的是寓教化于戏假。但是换个角度看,或 许是菩萨 乘思想家 难以接受 悉达多太 子人间生 命的不净性(impurity),多多少少矫枉过正地将佛陀人间地位给予神化到超 时间性的宗教信仰范畴。最后,菩萨乘版《大般涅盘经》对于「四依」所应依止的对象 进行结论:

是故我今说是四依:「法者,即是法性;义者,即是如来常住不变;智者,了知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了义者,了达一切大乘经典。」

这般解释下,「依法」即是依止法性,而不是依止声闻乘圣 者,也不是依止声闻乘的经律圣典。「依义」即是依止宣说如来常 住不变的思想,而不是依止宣说无常苦空无我的声闻乘思想。「依 智」是依止众生佛性常住不变的思想,而不是依止声闻乘佛教的无 常教法。「依了义经」是依止大乘经典,而不是依止声闻乘经典。 至此,菩萨乘版《大般涅盘经》终于彻底解构声闻乘佛教的神圣性与正当性,也达成第二期佛教典范转移的诠释学任务。

4. 判教原则的诠释学转向:从四大教法到四依

透过前述探讨,我们对于晚起的菩萨乘典范如何取代声闻乘典 范的「文本实践」( text praxis ) 运动,已具有较为概梗的认 识。尽管这里的探讨未必具足普遍性意义,至少我们对于这部菩萨 乘版《大般涅盘经》「援用」与「改写」声闻乘版《大般涅盘经》 的叙事资源,以及将那些不曾多见于声闻乘佛典中的菩萨思想与菩萨典范,创作性地「殖入」于佛教的神圣文本里的诠释学策略,已 有具体的脉络可循。

大乘佛教兴起暨新经典创作的时间点至少距离人间佛陀的时代 五百年之遥,这已为历来学界所公认,更何况本文探讨的菩萨乘版《大般涅盘经》已是这股大乘新经典创作运动中更为晚后之事。这 些具有高贵宗教情操的菩萨乘思想始终不是最早期佛教或声闻乘佛 教之解脱思想的核心,以历史角度素朴地观之,不仅菩萨乘佛典所 标榜的种种伟大菩萨人物始终未见他们具体地活动在声闻乘佛教典 籍里,以逻辑理则观之,他们更难与人间佛陀涅盘的时间点与空间 点扯上任何关系。若是如此,菩萨乘新创作的佛典是在何种基础上 进行佛教典范转移的文本实践呢?这个问题若以菩萨乘版《大般涅 盘经》为例,我们认为该经能顺利地进行典范转移的原因之一在 于,它将叙事背景与声闻乘的历史文献脉络相接轨,进而呈现出两 者的叙事脉络为「共时性」(Synchronicity)发展。



27
T12, p.402c.
28
在我的构思里,佛教典范转移的分期至少可概分为三期。第一期的佛教典
范转移,佛教将婆罗门的梵典范转移为声闻乘佛教典范;第二期的佛教典 范转移,从声闻乘佛教转移至菩萨乘佛教;第三期的佛教典范转移,从菩 萨乘佛教典范转移至秘密乘佛教或金刚乘佛教典范。至于是否存在着第四 期的佛教典范转移──亦即从前三者的立场转移至当代意义下的佛教典范呢?这值得观察。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0 17:12 | 只看该作者
在菩萨思想家的新经典创作下,菩萨乘版《大般涅盘经》巧妙 地「援用」佛陀涅盘事件,营造出与声闻乘版《大般涅盘经》相仿 的叙事背景,让两种佛教典范之经典现象位于相同时节里。立足于 这个「共时性」的论述基础上,包括菩萨乘版《大般涅盘经》里佛 陀说法在内的种种事件,皆呈现一种同时发生的意味深长的巧合。 这种巧合不仅让声闻乘版《大般涅盘经》叙事元素「再现」(represent)于菩萨乘版《大般涅盘经》里;更重要的是,这种 巧合也让「再现」后的声闻乘叙事元素被改写与转换成为晚兴的大 乘佛教的理想型态;并且这种巧合也让「再现」后的《大般涅盘经》叙事脉络成为新经典创作者殖入新的菩萨乘典范、人物与思想 的温床。

如此一来,这也正好说明了,声闻乘版《大般涅盘经》里 的纯陀等的声闻形象的人物与思想是如何在菩萨乘版《大般涅盘 经》里被转换成为菩萨形象的人物与思想;也说明了那些完全未见 于声闻乘佛教经律圣典中的种种菩萨人物竟然会出现在菩萨乘版《大般涅盘经》里的原因。 菩萨乘新经典的作者与编者并不是不明白声闻乘版《大般涅盘经》的剧情,更讽刺地,反而因为他们过于熟悉这些前辈旧典范的 经典内容,才不得不避开这些经典文献的设限。就菩萨乘版《大般 涅盘经》而言,声闻乘版《大般涅盘经》的四大教法的确是一个相 当难以突破的设限,原因在于后者将评估「何谓佛陀教导」的判断 标准,过度地化约在佛教僧团记忆与辗转诵持的历史的人间佛陀所 宣讲教化的经律圣典传统上。这些传承自最早期佛教的声闻乘经律 圣典,它们的叙事元素与叙事脉络在佛教僧团长久以来的集体诵持 与集体意识下,已形成传统且带有现实性与历史性。它们对于声闻 乘佛教僧团与教法的正当性而言是最好证明与保护,但是对于那些 尝试戮力突破旧佛教典范与激进发展的菩萨乘新佛教典范而言,却 是一块难以让新佛教典范破地发芽的坚固硬土。菩萨乘版《大般涅 盘经》的创作与改写,也仅是新佛教思想家松动这块硬土的尝试之 一。

将「四大教法」与「四依」的判教原则进行比较,我们可以清 楚发现这两种判教原则位于不同层次上。如同Lamotte指出,声闻 乘佛教圣典的「四大教法」旨在于评估吾人所听闻新传来教法的真实性(the assessment of textual authenticity ),而晚后发展 的「四依」则着重于评估吾人依止对象的优先级与主从关系(subordination)。菩萨乘版《大般涅盘经》的难题在于,如果它选择以「四大教法」作为判教原则,在「依经」(依声闻经)、「依律」(依声闻律)要求下,则菩萨乘思想家尝试提出「常、 乐、我、净」的新佛教思想自然无法见容于强调「无常、苦、无 我」的声闻乘经律圣典的标准。但是如果它要选择「四依」作为新 佛教典范解释的依据,则势必要努力避开声闻乘版《大般涅盘经》 里「四大教法」所带来的难题与挑战。
13#
楼主| 发表于 2013-10-30 17:12 | 只看该作者
菩萨乘版《大般涅盘经》把这个难题的解决之道,放在阿难的 角色上。阿难在声闻乘版《大般涅盘经》里既是「四大教法」的见 证者、听闻者,也是第一次佛教圣典结集的传诵者。只要菩萨乘版《大般涅盘经》法会宣说的现场避开阿难这个角色,自然也就避开「四大教法」带来的难题。于是在共时性的论述基础下,菩萨乘版《大般涅盘经》以「缺席」(absence)的解释策略,说明阿难未 全程出席佛陀讲演菩萨乘版《大般涅盘经》的现场;然后再藉由「改写」的诠释策略,另起炉灶地托出「四依」判教原则,如此一 来,不仅轻松避开声闻乘版《大般涅盘经》「四大教法」判教原则 所带来的难题,最后更导出与声闻乘版《大般涅盘经》大异其趣的。

5. 结论

经过上述的考察分析,关于大乘佛典创作者如何援用声闻版《大般涅盘经》叙事脉络,并改写为菩萨典范版本的文本实践策略已显而易见。在大乘思想正式主导旧佛教典范的信仰圈之前,将声 闻乘经典大乘化的文本实践运动,有助于新佛教思想从传统的声闻 乘佛教中获得相当程度的解放。事实上,能够获得这一解放的唯一 途径,就是通过对「神圣」的再定义,或者更为精确地说,通过对「神圣文本」的再厘定。在这场佛教典范转移的过程中,大乘佛教 借着新「神圣文本」之创作来合法化新佛教思想的价值与动机,也 摆脱前辈声闻乘佛教的惯性认识与思想桎梏。然而,大乘佛教重新 厘定「神圣文本」的判教诠释学运动进行之同时,虽然辗转且逐步 地削弱了声闻乘佛教的神圣性,相对也将后者继承于人间佛陀教导 的合法性也完全被剃除了。职是之故,就在声闻乘圣典暨其传承自 人间佛陀最早期的教法在大乘佛教主流论述中逐渐「去神圣化」与「魔化」过程中,它们在印度佛教界迅速转为弱势以至于被拒绝甚 至是被彻底遗忘,这似乎是难以避免的事!


29
Donald S. Lopez, Jr., Buddhist Hermeneutic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98), pp.11-12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天鉴网 ( 吉ICP备06001587号 )

GMT+8, 2021-8-8 21:02 , Processed in 0.09919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