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夔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教

[本贴链接]
26#
发表于 2007-8-28 09:21 | 只看该作者
夔民仁兄的很多问题问得好极了,我当作对研习《阿含经》的一个阶段检验。问题不是源于无知,而恰恰是对佛法深入精研的结果。我本人会细细思量好好作答探讨的。
27#
发表于 2007-8-30 10:4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24#夔民
近日很忙,今日才有空认真阅读了您的问题,没有及时回复,见谅。
您这些问题写明了直接问我,别人自然就不好回答您了,呵呵。
您的问题看来很多,非三言两语可以使您明白,如果您有空的话可以打电话给我。
28#
楼主| 发表于 2007-8-30 22:3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6 洪七公 的帖子

洪版主好!多谢鼓励!我刚开始学,连最基本的常识都不懂,望多帮助!
29#
楼主| 发表于 2007-8-31 0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5 五点三十 的帖子

朋友好!多谢帮助!
您说:“人的身心都是受种种条件制约形成的,这都是业的驱使,“自愿”也是如此,有一个不受任何条件制约的“自愿”么?什么是“自我”呢?”
摩诃男自愿受粗衣粗食的直接原因是悭吝,悭吝是意业吧,也就是说他受粗衣粗食是这悭吝意业驱使的,对吗?
他悭吝意业的产生是源于没尽心供养辟支佛吗?怎么不尽心供养佛就产生悭吝呢?不尽心供养——悭吝,这之间的关系我不明白。麻烦您帮忙讲一下吧!
那些作恶的人也不是自愿要作恶,也是业的驱使才作恶的吗?即使这样,如追索上去第一次作恶又是什么驱使的呢?第一次作恶之前还没有造业,没有业的驱使怎么也会作恶呢?
什么是“自我”呢?”
我认为我们平常所谈的“自我”都是假我吧?真正的自我是不动不变的本性、法性、佛性,对吗?这个我说不清楚。麻烦您帮忙讲一下吧!
30#
发表于 2007-8-31 09:3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24#夔民
等你一白天也没有来电话,所以昨晚我就已经找人给你回答问题了,稍候吧。
31#
发表于 2007-8-31 09:4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夔民 于 2007-8-31 00:00 发表
朋友好!多谢帮助!
您说:“人的身心都是受种种条件制约形成的,这都是业的驱使,“自愿”也是如此,有一个不受任何条件制约的“自愿”么?什么是“自我”呢?”
摩诃男自愿受粗衣粗食的直接原因是悭吝,悭吝是意业吧,也就是说他受粗衣粗食是这悭吝意业驱使的,对吗?
他悭吝意业的产生是源于没尽心供养辟支佛吗?怎么不尽心供养佛就产生悭吝呢?不尽心供养——悭吝,这之间的关系我不明白。麻烦您帮忙讲一下吧!
那些作恶的人也不是自愿要作恶,也是业的驱使才作恶的吗?即使这样,如追索上去第一次作恶又是什么驱使的呢?第一次作恶之前还没有造业,没有业的驱使怎么也会作恶呢?
什么是“自我”呢?”
我认为我们平常所谈的“自我”都是假我吧?真正的自我是不动不变的本性、法性、佛性,对吗?这个我说不清楚。麻烦您帮忙讲一下吧!

请看经文
以彼施辟支佛时,不净信心,不自手与,不恭敬与,

这样的行为难道不是有所悭吝的表现么?如果无所悭吝,会不自手与,会不恭敬么?
您要明确:在了道之前,所有的行为都是业的驱使,所有的行为都不是“自我”的单一因素决定的。无明从无始终来,业也是,哪有第一次做恶呢?
我们平常所谈的“自我”都是假我,本性、法性、佛性是无我,没有真正的自我。
32#
发表于 2007-8-31 10:36 | 只看该作者

在下越俎代庖代替悲智老师回答您的问题

原帖由 夔民 于 2007-8-24 05:47 发表
悲智老师好!多谢讲解!还想请您帮忙讲解下面的问题:
1、因果律是怎么形成的?国家法律是人制定的,因果律是谁制定的?

可以说是佛陀发现了因果律,但是因果律却不是由一个人、一个神、一个主宰制定的。您是不是还受“我见”干扰呢?
2、博博特转贴的《佛教对神与众生的看法》一文中有一句话——佛教从未说,不信佛(或不信佛教)的人必下地狱。使我想起《杂阿含经》中一个没弄明白的问题: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善哉比丘!我声闻中住实 眼、实智、实义、实法,决定通达,见如是众生。我亦见是众生,而不说者,恐不信故。所以者何?如来所说,有不信者,是愚痴人,长夜当受不饶益苦。](见《杂阿含经》五0九 上册第428页)。
受苦不受苦是所造业力决定的,不信如来所说,又没造业力,为什么会“有不信者,是愚痴人,长夜当受不饶益苦”呢?如是因为愚痴才长夜当受不饶益苦,那佛陀不说,不信者同样是愚痴人,同样长夜当受不饶益苦,佛陀说不说有什么关系呢?

诸行(五蕴)就是苦,不了道一定会造业,一定不能解脱苦。佛陀如果不说佛法,那么谁又能了解如何解脱苦呢?这与佛陀说不说没什么关系,您为什么要有此疑问呢?
3、“证果是断惑而不是断业”,那么一个人作恶多端只要断惑就可避免遭受恶业果报,造恶业还有什么可怕的呢?反正造恶业之后再断惑证果入无余涅盘,就可免所作恶业的果报,这样的话,会不会使人肆无忌惮的行恶呢?

您还是在以凡夫之心揣测圣人的行为。只要是圣人必然会自动受持戒律,不会再作恶。
4、佛告舍利弗:“我于此五百比丘亦不见有见闻疑身、口、心可嫌责事。所以者何?此五百比丘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作,已舍重担,断诸有结,正智心善 解脱,除一比丘,谓尊者阿难,我记说彼于现法中得无知证。”
(见《杂阿含经》一二一二 第1043、1044页)
(1)什么叫“无知证”?“见闻疑”是指什么?
(2)佛陀为什么要给阿难记“无知证”?
(3)阿难是佛陀弟子中最接近佛陀,与佛陀相处时间最多的人,又是多闻第一,为什么还是五百比丘中唯一没证得阿罗汉的呢?
(4)有优婆夷子在家犯戒后出家,出家后又念母回家,经母发悟,“其子还空闲处,精勤思惟,断除一切烦恼结缚,得阿罗汉果证。”(见《杂阿含经》一三二五 第1154、1155页)
一个犯戒的,出家后又回家的人都证得阿罗汉了,阿难怎么还不如他呢?

1、无知证,即无智证,是四果。佛陀是说今生阿难必证四果。“见闻疑”就是初果要断除三结中的“疑”,即对佛法的知见疑惑。
2、佛陀为什么不能给阿难记“无知证”?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疑问?
3、证果只与断除烦恼有关,与您说的其他内容无必然联系。
4、这里不存在谁不如谁的问题。证果只与断除烦恼有关,在断烦恼方面优婆夷子就是比阿难要彻底,但阿难今生也要证四果。
5、跋迦梨言:“尊者!大师善知所知,善见所见;……然我今日疾病苦痛犹故随身,欲刀自杀,不乐久生。”即执刀自杀。……尔时,世尊为彼跋迦梨说第一记。(见《杂阿含经》一二六五 第1096页)
(1)什么是“第一记”?是阿罗汉吗?
(2)跋迦梨不能忍受病痛而自杀,这种能出三界吗?
(3)佛陀在说第一记之前,又记说“汝善于命终,后世亦善。”有“后世”就不应是阿罗汉吧?佛陀正遍知,怎么在记说“后世亦善”时,还不知道最后要给他说第一记吗?
(4)佛陀为什么支持他的自杀行为呢?在不修佛的人中,自杀,大多数都是被人唾弃的,被认为是没有勇气战胜困难的懦弱表现。
(5)一个被佛陀说第一记的人,在承受痛苦这方面怎么还不如一个没修佛的人呢?如渣滓洞、白宫馆的先烈们,他们没修佛,没有师父的保护,却能承受老虎墩、火烧、铁烙、十指插竹签等酷刑,他们不为自己的私利,也不知道身坏命终究竟怎样,对个人的未来完全没有希望,因无神论者不相信有来世。这些人为什么能在恶劣环境承受那么大的痛苦呢?
鹿住优夷的叔父梨师达多不修梵行(不修梵行是不是就没皈依佛?),佛陀却记他后世得斯陀含(见《杂阿含经》九九0 第811页),这是不是说,不修佛的人同样能得佛果?
那些没修佛的先烈们能得佛果吗?

1、第一记是阿罗汉
2、跋迦梨已经证得阿罗汉了,您说他能不出三界么?
3、后世亦善是指以后涅磐才是善,并不是说下一世。
4、跋迦梨已经证得阿罗汉了,不必再受有身之苦,从这个意义上佛陀支持他的行为。自杀的原因很多,也需要勇气,历史上类似屈原投江的自杀(舍身)行为能说是懦弱的表现么?
5、修行不是以人能承受苦的限度来衡量的,修行是断苦,而不是受苦。革命先烈能承受的痛苦与他们所处的环境和个人的品性等因素有关。
梨师达多不修梵行并不是没有皈依佛,而是不修三果的离欲之行,这并不妨碍其得初果以至二果。
不修佛自然不能得佛果,哪有无因之果啊?您怎么连基本的因果关系都迷糊了呢?

[ 本帖最后由 五点三十 于 2007-9-5 08:44 编辑 ]
33#
发表于 2007-9-5 05:3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夔民 于 2007-8-24 05:47 发表
博博特转贴的《佛教对神与众生的看法》一文中有一句话——佛教从未说,不信佛(或不信佛教)的人必下地狱。使我想起《杂阿含经》中一个没弄明白的问题:[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善哉比丘!我声闻中住实 眼、实智、实义、实法,决定通达,见如是众生。我亦见是众生,而不说者,恐不信故。所以者何?如来所说,有不信者,是愚痴人,长夜当受不饶益苦。](见《杂阿含经》五0九 上册第428页)。


有许多因素会下地狱,但是并没有不信佛(或不信佛教)的人必下地狱,

许多为了生计而杀生卖晕的人士,如果知道杀生会下地狱,您说他知道了,是否长夜当受不饶益苦?

佛陀对不信他的人士,而不说,怕说了,这些不信他的杀生卖晕的人士,当然不会改行,但是在半信半疑的情况下,一定会坐立难安,长夜当受不饶益苦。
所以,佛陀对这些人士,不会太强调什么业,会下地狱。
34#
发表于 2007-9-5 05:5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夔民 于 2007-8-24 05:47 发表
5、跋迦梨言:“尊者!大师善知所知,善见所见;……然我今日疾病苦痛犹故随身,欲刀自杀,不乐久生。”即执刀自杀。……尔时,世尊为彼跋迦梨说第一记。(见《杂阿含经》一二六五 第1096页)
(1)什么是“第一记”?是阿罗汉吗?
(2)跋迦梨不能忍受病痛而自杀,这种能出三界吗?
(3)佛陀在说第一记之前,又记说“汝善于命终,后世亦善。”有“后世”就不应是阿罗汉吧?佛陀正遍知,怎么在记说“后世亦善”时,还不知道最后要给他说第一记吗?
(4)佛陀为什么支持他的自杀行为呢?在不修佛的人中,自杀,大多数都是被人唾弃的,被认为是没有勇气战胜困难的懦弱表现。
(5)一个被佛陀说第一记的人,在承受痛苦这方面怎么还不如一个没修佛的人呢?如渣滓洞、白宫馆的先烈们,他们没修佛,没有师父的保护,却能承受老虎墩、火烧、铁烙、十指插竹签等酷刑,他们不为自己的私利,也不知道身坏命终究竟怎样,对个人的未来完全没有希望,因无神论者不相信有来世。这些人为什么能在恶劣环境承受那么大的痛苦呢?
鹿住优夷的叔父梨师达多不修梵行(不修梵行是不是就没皈依佛?),佛陀却记他后世得斯陀含(见《杂阿含经》九九0 第811页),这是不是说,不修佛的人同样能得佛果?
那些没修佛的先烈们能得佛果吗?...


在还没有证道的阿罗汉,是不能够自杀的,因为如果未证道而自杀 = 投胎,白白错失一个学佛的好机缘。
为何证道的阿罗汉,可以自杀?因为他已经有能力不受后有,自杀只不过是早证涅磐,凡夫不可以效法。

佛说圣者不会对苦受生厌,跋迦梨不是因为无法承受病痛而自杀,而是厌倦了这个色身,所以早证涅磐,凡夫不可以效法。

涅磐是寂静的,无欲的,断行的,行灭的,
凡夫即使自杀,也无法断行,断欲,还是要轮回,因为他们的无明依然存在,
无明 = 误认为五蕴是我,常的,乐的
由无明缘起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圣人自杀,是可以无欲的,断行的,行灭的,因为他们已经断了无明,
他们不再认为五蕴是我,常的,乐的,
时时刻刻保持在正观,不放逆,离我见,得解脱智。
当自杀后,或是今生老死后,
圣人无明已断,不会再缘起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
对了,如果有人觉得自己已经认为五蕴非我的,无常的,苦的,是否就已经断了无明?今生灭度后,是否不受后有?
答案 = 不,
要小心,不然修佛人还没证道,自己跑去自杀,很浪费学佛的机缘,人生难得,佛缘更难遇。

明白了五蕴是非我的,无常的,苦的,以及十二因缘,只能说得到了法住智,还没得到涅磐智,
要得到涅磐智,要达到时时刻刻不放逆,对五蕴生厌离,因为厌离而的离我见,因离我见而得解脱。
如此才能得到涅磐智,
我们还需要研究如何才是真正的时刻刻不放逆,对五蕴生厌离,
因为五蕴包含了“想” 和“行”,单单是为了对“想” 和“行”生起厌离,不受“想” 和“行”影响,已经是不简单,

所以,我们需要止观,四念处,八正道这些筏(道谛)
才能到达灭的境界(无欲的,断行的,行灭的)(灭谛)

[ 本帖最后由 苦 于 2007-9-5 10:23 编辑 ]
35#
发表于 2007-9-5 09:5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夔民 于 2007-8-31 00:00 发表
朋友好!多谢帮助!
您说:“人的身心都是受种种条件制约形成的,这都是业的驱使,“自愿”也是如此,有一个不受任何条件制约的“自愿”么?什么是“自我”呢?”
摩诃男自愿受粗衣粗食的直接原因是悭吝,悭吝是意业吧,也就是说他受粗衣粗食是这悭吝意业驱使的,对吗?
他悭吝意业的产生是源于没尽心供养辟支佛吗?怎么不尽心供养佛就产生悭吝呢?不尽心供养——悭吝,这之间的关系我不明白。麻烦您帮忙讲一下吧!
那些作恶的人也不是自愿要作恶,也是业的驱使才作恶的吗?即使这样,如追索上去第一次作恶又是什么驱使的呢?第一次作恶之前还没有造业,没有业的驱使怎么也会作恶呢?
什么是“自我”呢?”
我认为我们平常所谈的“自我”都是假我吧?真正的自我是不动不变的本性、法性、佛性,对吗?这个我说不清楚。麻烦您帮忙讲一下吧!


我们要做恶,不是一定来自前世的业驱使。

我们要解脱,也不需要断尽所有前世的业,才能解脱。
只要断了无明,那么就不会有来生,没有了来生,以前的业也就找不到债主,无从现报了。
就好像把树解开了,树影也无法显现了。

以下是个人对十二因缘的了解,只供参考:
个人觉得缘起法从无明致老死,是一线式的,不是无始无终的圆圈式。

个人借用电脑的比俞,改成缘起法:

有一个愚痴的人,认为电脑是他的,他就是电脑,因而贪爱了电脑; (无明)

他开启了电脑,电源动力来了,电脑活动了;(行)

这个电脑的原始行动只是“100100111001001100111001101。。。”
这些不同的行动带来了不同的代码,缘起了识; (识)

由于缘起,这些识进化成solfware,progame,等等再加上moderm,speaker,videocam,.....
就这样拥有了名色; 名= 软件,色 = 硬体 (名色)

有了moderm,internet ,videocam ,solfware,当然就会有 (六入),

跟着,就会有(触),input data,(受),(爱),(取),(有),

这里的取当然也会出现新的识,data,

由于有,他就会随着业力而往(生),当然生了也会随无常而老死。

“生”在天鉴论坛的我们就能互相交换data.

-------------

要解脱上网的贪爱,很简单,关电脑就可以了,

要解脱轮回,也是关电脑,这里的电脑 = 五蕴。

不要再为了五蕴而行动了。

[ 本帖最后由 苦 于 2007-9-5 10:01 编辑 ]
36#
楼主| 发表于 2007-9-6 10:5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0 悲智 的帖子

悲智老师:您好!给您添麻烦了!多谢!………………………………………………
37#
楼主| 发表于 2007-9-6 11: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1 五点三十 的帖子

朋友好!多谢帮助!

请看经文
QUOTE:
以彼施辟支佛时,不净信心,不自手与,不恭敬与,

这样的行为难道不是有所悭吝的表现么?如果无所悭吝,会不自手与,会不恭敬么?
您要明确:在了道之前,所有的行为都是业的驱使,所有的行为都不是“自我”的单一因素决定的。无明从无始终来,业也是,哪有第一次做恶呢?
我们平常所谈的“自我”都是假我,本性、法性、佛性是无我,没有真正的自我。

摩诃男是悭吝。您说的:“无明从无始终来,业也是,哪有第一次做恶呢?”这个我不明白。
您说:“没有真正的自我。”
我记得以前在悲智老师的书上看到,真我是指本性、法性、佛性(大意,原话记不清)。现在我身边没有这书,没法找到原话了。

38#
楼主| 发表于 2007-9-6 12:2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2 五点三十 的帖子

朋友好!不好意思!给您添太多麻烦!我本来就是什么都不懂,所以提的问题显得白痴,幼稚好笑。可是,我不明白的问题,不管怎么弱智,也还是想问,有您等这样好心的朋友帮助,我能顾忌这些,留着问题不问吗?

受苦不受苦是所造业力决定的,不信如来所说,又没造业力,为什么会“有不信者,是愚痴人,长夜当受不饶益苦”呢?如是因为愚痴才长夜当受不饶益苦,那佛陀不说,不信者同样是愚痴人,同样长夜当受不饶益苦,佛陀说不说有什么关系呢?
诸行(五蕴)就是苦,不了道一定会造业,一定不能解脱苦。佛陀如果不说佛法,那么谁又能了解如何解脱苦呢?这与佛陀说不说没什么关系,您为什么要有此疑问呢?
我不是说佛陀不说佛法。只是特指那种情况。说不说,不信者同样愚痴。


您还是在以凡夫之心揣测圣人的行为。只要是圣人必然会自动受持戒律,不会再作恶。

我不是说圣人,而是说还没修成的人,因想到只需断惑就能成佛,会不会不在意造业的事。

2、佛陀为什么不能给阿难记“无知证”?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疑问?

对不起!我把“无知证”理解错了,以为是没有智慧。

3、证果只与断除烦恼有关,与您说的其他内容无必然联系。

断除烦恼与阿难多闻也无关吗?阿难长期在佛陀身边,接受佛陀的智慧,不助于使他比别人更快断除烦恼吗?

梨师达多不修梵行并不是没有皈依佛,而是不修三果的离欲之行,这并不妨碍其得初果以至二果。

不修佛自然不能得佛果,哪有无因之果啊?您怎么连基本的因果关系都迷糊了呢?
对不起!我以为不修梵行就是没修佛。多谢您耐心讲解!太感激您了!
39#
楼主| 发表于 2007-9-6 12:3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3 苦 的帖子

朋友好!多谢帮助!

有许多因素会下地狱,但是并没有不信佛(或不信佛教)的人必下地狱,

许多为了生计而杀生卖晕的人士,如果知道杀生会下地狱,您说他知道了,是否长夜当受不饶益苦?

佛陀对不信他的人士,而不说,怕说了,这些不信他的杀生卖晕的人士,当然不会改行,但是在半信半疑的情况下,一定会坐立难安,长夜当受不饶益苦。
所以,佛陀对这些人士,不会太强调什么业,会下地狱。

您说的“卖晕”是指卖肉吗?
“长夜当受不饶益苦”,我以为是指今后生生世世受苦,不单是今生受苦。多谢您讲解!
40#
楼主| 发表于 2007-9-6 12:4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4 苦 的帖子

苦友好!您这帖的内容,我好象看明白了。多谢您讲解!太感激了!
41#
楼主| 发表于 2007-9-6 13:4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5 苦 的帖子

苦友好!多谢您讲解!还想请您帮忙讲一下:
1、十二缘起中的“有”具体怎么讲?
2、“欲有漏”、“有有漏”、“无明有漏”各是什么意思?“有有漏”中的第一个“有”与十二缘起中的“有”是同样的意思吗?
3、“身见”与“我见”的区别在那里?
4、“成就游”怎么讲?
5、“无二无量”中的“二”怎么讲?
6、“若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作,舍诸重担,尽诸有结,正知善解脱,当于彼时亦修身身观念住,精勤方便,不放逸行,正念正智,寂静于心,受、心、法法观念住,乃至于法得远离。”(见《杂阿含经》六二一 中册第547页)
(1)“于法得远离”中的“法”是指佛法,还是指法尘?
(2)阿罗汉已达无学位了,“绝学无为闲道人”,为什么还要“精勤方便,不放逸行”?
7、“有因有缘集世间,有因有缘世间集;有因有缘灭世间,有因有缘世间灭。”(见《杂阿含经》五三 上册第39页)
(1)这句经文是什么意思?这里的“集”也如“色集”中的“集”一样作“贪爱”讲吗?
(2)“集世间”与“世间集”有什么区别?“灭世间”与“世间灭”有什么区别?
8、“触集是受集”、“触集是想集”、“触集是行集”(见《杂阿含经》四一 上册第29页)
(1)“触集” 本身怎么讲?
(2)受集、想集、行集三者的具体区别在哪里?
42#
发表于 2007-9-6 16:4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夔民 于 2007-9-6 11:16 发表
朋友好!多谢帮助!

请看经文
QUOTE:
您说的:“无明从无始终来,业也是,哪有第一次做恶呢?”这个我不明白。
您说:“没有真正的自我。”
我记得以前在悲智老师的书上看到,真我是指本性、法性、佛性(大意,原话记不清)。现在我身边没有这书,没法找到原话了。

凡夫因为无明才造业不断,无明不灭,业也不断。因此,不存在第一次造恶之前没有造业的情况,只有阿罗汉才是自知不受后有,所以说没有无限追溯的第一次做恶。
这不矛盾,当“真我”指道、本性、法性、佛性时仅是权说。

[ 本帖最后由 五点三十 于 2007-9-6 17:06 编辑 ]
43#
发表于 2007-9-6 16:5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夔民 于 2007-9-6 12:20 发表
朋友好!不好意思!给您添太多麻烦!我本来就是什么都不懂,所以提的问题显得白痴,幼稚好笑。可是,我不明白的问题,不管怎么弱智,也还是想问,有您等这样好心的朋友帮助,我能顾忌这些,留着问题不问吗?

您别客气,您的问题也帮助我修正了不少知见上的错误,大家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我不是说圣人,而是说还没修成的人,因想到只需断惑就能成佛,会不会不在意造业的事。

这样想的只有凡夫啊!圣人一定不会。
断除烦恼与阿难多闻也无关吗?阿难长期在佛陀身边,接受佛陀的智慧,不助于使他比别人更快断除烦恼吗?

断除烦恼与阿难多闻有关,但是没有必然的联系(不是多闻就一定能立刻断除所有烦恼)。
44#
发表于 2007-9-6 17:2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夔民 于 2007-9-6 13:44 发表
苦友好!多谢您讲解!还想请您帮忙讲一下:
1、十二缘起中的“有”具体怎么讲?

个人很希望找到佛陀解说十二缘起的每一支的定义,但是没找到,只能从法师们的论文中了解,
以下没有根据经文说了,
十二缘起中的“有”,因为“取”而被缘起的,不是“行”。
“取”缘起了“有”,“有”缘起了“生”,
代表了今生无法报尽的业力 = 有,这个“有”能带来来生,来生的去处也受到“有”的影响。

2、“欲有漏”、“有有漏”、“无明有漏”各是什么意思?“有有漏”中的第一个“有”与十二缘起中的“有”是同样的意思吗?

有漏代表了不正确的,无明的,导致苦的,
能否找出“欲有漏”、“有有漏”、“无明有漏,“有有漏””用在何处经文?如此比较容易解说。
因为翻译经文时,也许会出现很多名词,一时很难定义和分别。

3、“身见”与“我见”的区别在那里?
4、“成就游”怎么讲?
5、“无二无量”中的“二”怎么讲?

“身见”与“我见”都是错误的见解,属于无明,
至于它们的区别,我也不是很肯定。
“成就游”以及“无二无量”我也不能肯定,能否告知来自何处经文?或在这里的师兄们能否帮忙解答。

6、“若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作,舍诸重担,尽诸有结,正知善解脱,当于彼时亦修身身观念住,精勤方便,不放逸行,正念正智,寂静于心,受、心、法法观念住,乃至于法得远离。”(见《杂阿含经》六二一 中册第547页)
(1)“于法得远离”中的“法”是指佛法,还是指法尘?
(2)阿罗汉已达无学位了,“绝学无为闲道人”,为什么还要“精勤方便,不放逸行”?

“于法得远离”中的“法”就是一切法相,包含五蕴六根等法相,当然也包括佛法。
阿罗汉或是佛陀都是诸根已熟,诸漏已尽,
但是他们不是一断无明,他们的名色马上就消失的,他们的名色断灭也是随缘起法则消失,
佛陀的身体也因为病了,然后坏灭,老死了,
这个时候,佛陀没有无明,所以不再缘起行,识,名色,六入。。。生,老死。不受后有了。

佛陀在老死之前,他的名色,六根,还是暂时存在,所以还是不断接受六尘。
对于诸根已熟的圣人,他们要如何面对这些暂时存在的名色,六根和六尘呢?
他们也是一样守在四念处,但是他们已经很容易面对这些六根和六尘,完全不受摆布,
即使身体得到任何感受,都不会生起心受。

佛陀年老了,身体多病,背后时常痛,他并没有使用神通力将病除去,
他让这个无常的身体随缘坏灭,所以,身体慢慢衰落的佛陀,有时候让他的弟子们代他弘法,
佛陀并不需要使用神通力来让自己威风无病痛的圣人样子,如此并不是以身作则。
他要告诉我们,身体无常,佛陀也是如此,所以不会出现一个病不倒的佛陀。
佛陀的身体也是非我的,佛陀不会心疼它,也不在乎病倒的仪态。

所以,证道圣人还是会守在四念处,除了宏法,
其余独处的时间都是守在四念处,
说得难听一点,就是等死。
老死后,就是涅磐。
45#
发表于 2007-9-6 20:4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夔民 于 2007-9-6 13:44 发表
2、“欲有漏”、“有有漏”、“无明有漏”各是什么意思?“有有漏”中的第一个“有”与十二缘起中的“有”是同样的意思吗?


【三漏】
 (名数)一欲漏,欲界中除无明,其余一切之烦恼名之。二有漏,色无色界中除无明,其余一切之烦恼名之。三无明漏,三界中之无明名之。成实论十曰:‘欲界中除无明,余一切烦恼名为欲漏。色无色界有漏亦如是,三界无明名无明漏。’智度论三曰:‘三界中三种漏已尽无余,故言漏尽也。’涅槃经三十七曰:‘善男子!烦恼三种:所谓欲漏有漏无明漏,智者应当观是三漏所有罪过。’

FROM:【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这里的、“欲有漏”、“有有漏”、“无明有漏”,即应是、“欲漏”、“有漏”、“无明漏”。

看到夔民兄有很多问题都是关于一些基本的名词术语的含义搞不太清楚,建议您充分利用佛学词典,这样就会对这些名词术语的含义有个清晰明确的认识。推荐一处在线佛学词典:
http://www.fowang.org/fxd/lookup.htm
46#
发表于 2007-9-6 20:5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夔民 于 2007-9-6 13:44 发表

6、“若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作,舍诸重担,尽诸有结,正知善解脱,当于彼时亦修身身观念住,精勤方便,不放逸行,正念正智,寂静于心,受、心、法法观念住,乃至于法得远离。”(见《杂阿含经》六二一 中册第547页)
(2)阿罗汉已达无学位了,“绝学无为闲道人”,为什么还要“精勤方便,不放逸行”?


关于这个问题,夔民兄没有搞清楚的应该有两处:
一是阿罗汉为什么还要“精勤方便,不放逸行”?
在我看到的经文中,有三个原因:
1、为得未得故,证未证故。
2、现法乐住
3、为切望后人入随见,哀愍后人。为众多人之利益而行,为众多人之幸福,为世间之哀怜,为人天之利益、幸福而行。


《杂阿含(二五九)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尊者舍利弗,共摩诃拘絺罗,在耆阇崛山。摩诃拘絺罗晡时从禅起,诣舍利弗所,共相问讯,相娱悦已,却坐一面。时摩诃拘絺罗语舍利弗:“欲有所问,仁者宁有闲暇见答以不?”舍利弗言:“仁者且问,知者当答。”时摩诃拘絺罗问舍利弗言:“若比丘未得无间等法,欲求无间等法,云何方便求?思惟何等法?”舍利弗言:“若比丘未得无间等法,欲求无间等法,精勤思惟;五受阴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应处故。若比丘于此五受阴精勤思惟,得须陀洹果证。”又问舍利弗:“得须陀洹果证已,欲得斯陀含果证者,当思惟何等法?”舍利弗言:“拘絺罗!已得须陀洹果证已,欲得斯陀含果证者,亦当精勤思惟:此五受阴法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应处故。若比丘于此五受阴精勤思惟,得斯陀含果证。”摩诃拘絺罗又问舍利弗言:“得斯陀含果证已,欲得阿那含果证者,当思惟何等法?”舍利弗言:“拘絺罗!得斯陀含果证已,欲得阿那含果证者,当复精勤思惟;此五受阴法,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应处故。若比丘于此五受阴精勤思惟,得阿那含果证。”摩诃拘絺罗又问舍利弗言:“得阿那含果证已,欲得阿罗汉果证者,当思惟何等法?”舍利弗言:“拘絺罗!得阿那含果证已,欲得阿罗汉果证者,当复精勤思惟:此五受阴法,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应处故。若比丘于此五受阴法精勤思惟,得阿罗汉果证。”摩诃拘絺罗又问舍利弗:“得阿罗汉果证已,复思惟何等法?”舍利弗言:“摩诃拘絺罗!阿罗汉亦复思惟:此五受阴法,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为得未得故,证未证故,见法乐住故。”时二正士各闻所说,欢喜而去。

第五 老4(相应部/第五/迦叶相应)
一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王舍城竹林。
二 尔时,尊者大迦叶,来诣世尊处。诣已,礼敬世尊,坐於一面。
三 对坐於一面之尊者大迦叶,世尊作如是曰:「迦叶!汝龄老矣,此等可弃舍之粗
布粪扫衣,於汝犹重。迦叶!然则,汝可执家主之衣,食所谓之食,住於我侧。」
四 「大德!我於长夜,住阿兰若,而赞歎住阿兰若。为乞食者,而赞歎乞食者。为
著粪扫衣者,而赞歎著粪扫衣。为持三衣者,而赞歎持三衣。我少欲,而赞歎少欲。
我知足而赞歎知足。我远离,而赞歎远离。我无交往而赞歎无交往。我精勤,而赞
歎精勤。」
五 「迦叶!汝观几何之义,长夜住阿兰若,而赞歎住阿兰若……为乞食者……著粪
扫衣者……持三衣者……少欲……知足……远离……无交往……精进而赞歎精进
耶?」
203 六 「大德!我以观二义,长夜以住阿兰若,赞歎住阿兰若……为乞食者……著粪扫
衣者,持三衣者……少欲……知足……远离……无交……精勤而赞歎精进。」

其一方面,观自之现法乐住;他方面,为切望后人入随见,哀愍后人。彼等实
乃为佛、随佛之弟子,彼等长夜住阿兰若者,赞歎住阿兰若者……乞食者……著粪
扫衣者……持三衣者……少欲……知足……远离……无交……精勤而赞歎精进者。
彼等如是为入,此长夜为彼等之利益与幸福。
八 「大德!我观此等二义,长夜住阿兰若,赞歎住阿兰若,乞食者……著粪扫衣者
……持三衣者……少欲……知足……远离……无交……精勤而赞歎精进。」
九 「善哉,善哉!迦叶!为众多人之利益而行,为众多人之幸福,为世闻之哀怜,
为人天之利益、幸福而行。」

一O 「然则迦叶!汝可舍弃所执之粗布粪扫衣,行乞食、住於森林。」

二是,无学,是指在断除烦恼方面无学,并非一定是在任何方面都不需要再学,更非必定是与佛陀等证的正遍知、世间解,佛经中诸多阿罗汉不仅还会不断向佛陀请益,也会互相请教也说明了这一点。更明确直接的就是,慧解脱之无学,可以继续修成俱解脱之无学。关于这一点,论坛在以前已经讨论过了,请看:
现法乐住: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学人会继续思惟修习四念处
http://www.tianjian.cc/viewthrea ... 5%E4%B9%90%E4%BD%8F


[ 本帖最后由 青山 于 2007-9-6 21:14 编辑 ]
47#
发表于 2007-9-7 07:4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青山 于 2007-9-6 20:58 发表


关于这个问题,夔民兄没有搞清楚的应该有两处:
一是阿罗汉为什么还要“精勤方便,不放逸行”?
在我看到的经文中,有三个原因:
1、为得未得故,证未证故。
2、现法乐住
3、为切望后人入随见,哀愍后人。为众多人之利益而行,为众多人之幸福,为世间之哀怜,为人天之利益、幸福而行。

《杂阿含(二五九)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尔时、尊者舍利弗,共摩诃拘絺罗,在耆阇崛山。摩诃拘絺罗晡时从禅起,诣舍利弗所,共相问讯,相娱悦已,却坐一面。时摩诃拘絺罗语舍利弗:“欲有所问,仁者宁有闲暇见答以不?”舍利弗言:“仁者且问,知者当答。”时摩诃拘絺罗问舍利弗言:“若比丘未得无间等法,欲求无间等法,云何方便求?思惟何等法?”舍利弗言:“若比丘未得无间等法,欲求无间等法,精勤思惟;五受阴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应处故。若比丘于此五受阴精勤思惟,得须陀洹果证。”又问舍利弗:“得须陀洹果证已,欲得斯陀含果证者,当思惟何等法?”舍利弗言:“拘絺罗!已得须陀洹果证已,欲得斯陀含果证者,亦当精勤思惟:此五受阴法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应处故。若比丘于此五受阴精勤思惟,得斯陀含果证。”摩诃拘絺罗又问舍利弗言:“得斯陀含果证已,欲得阿那含果证者,当思惟何等法?”舍利弗言:“拘絺罗!得斯陀含果证已,欲得阿那含果证者,当复精勤思惟;此五受阴法,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应处故。若比丘于此五受阴精勤思惟,得阿那含果证。”摩诃拘絺罗又问舍利弗言:“得阿那含果证已,欲得阿罗汉果证者,当思惟何等法?”舍利弗言:“拘絺罗!得阿那含果证已,欲得阿罗汉果证者,当复精勤思惟:此五受阴法,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是所应处故。若比丘于此五受阴法精勤思惟,得阿罗汉果证。”摩诃拘絺罗又问舍利弗:“得阿罗汉果证已,复思惟何等法?”舍利弗言:“摩诃拘絺罗!阿罗汉亦复思惟:此五受阴法,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所以者何?为得未得故,证未证故,见法乐住故。”时二正士各闻所说,欢喜而去。
...




个人为了对证阿罗汉是否为得未得故,证未证故,见法乐住故。

找到了相应部SN 22.122 Silavant Sutta Virtuous



On one occasion Ven. Sariputta & Ven. Maha Kotthita were staying near Varanasi in the Deer Park at Isipatana. Then Ven. Maha Kotthita, emerging from seclusion in the late afternoon, went to Ven. Sariputta and, on arrival, exchanged courteous greetings with him. After an exchange of friendly greetings & courtesies, he sat to one side. As he was sitting there, he said to Ven. Sariputta, "Sariputta my friend, which things should a virtuous monk attend to in an appropriate way?"

"A virtuous monk, Kotthita my friend, should attend in an appropriate way to the five clinging-aggregates as inconstant, stressful, a disease, a cancer, an arrow, painful, an affliction, alien, a dissolution, an emptiness, not-self. Which five? Form as a clinging-aggregate, feeling... perception... fabrications... consciousness as a clinging-aggregate. A virtuous monk should attend in an appropriate way to these five clinging-aggregates as inconstant, stressful, a disease, a cancer, an arrow, painful, an affliction, alien, a dissolution, an emptiness, not-self. For it is possible that a virtuous monk, attending in an appropriate way to these five clinging-aggregates as inconstant... not-self, would realize the fruit of stream-entry."

"Then which things should a monk who has attained stream-entry attend to in an appropriate way?"

"A monk who has attained stream-entry should attend in an appropriate way to these five clinging-aggregates as inconstant, stressful, a disease, a cancer, an arrow, painful, an affliction, alien, a dissolution, an emptiness, not-self. For it is possible that a monk who has attained stream-entry, attending in an appropriate way to these five clinging-aggregates as inconstant... not-self, would realize the fruit of once-returning."

"Then which things should a monk who has attained once-returning attend to in an appropriate way?"

"A monk who has attained once-returning should attend in an appropriate way to these five clinging-aggregates as inconstant, stressful, a disease, a cancer, an arrow, painful, an affliction, alien, a dissolution, an emptiness, not-self. For it is possible that a monk who has attained once-returning, attending in an appropriate way to these five clinging-aggregates as inconstant... not-self, would realize the fruit of non-returning."

"Then which things should a monk who has attained non-returning attend to in an appropriate way?"

"A monk who has attained non-returning should attend in an appropriate way to these five clinging-aggregates as inconstant, stressful, a disease, a cancer, an arrow, painful, an affliction, alien, a dissolution, an emptiness, not-self. For it is possible that a monk who has attained non-returning, attending in an appropriate way to these five clinging-aggregates as inconstant... not-self, would realize the fruit of arahantship."

"Then which things should an arahant attend to in an appropriate way?"

"An arahant should attend in an appropriate way to these five clinging-aggregates as inconstant, stressful, a disease, a cancer, an arrow, painful, an affliction, alien, a dissolution, an emptiness, not-self. Although, for an arahant, there is nothing further to do, and nothing to add to what has been done, still these things — when developed & pursued — lead both to a pleasant abiding in the here-&-now and to mindfulness & alertness."




如果做对照:

舍利弗言:“摩诃拘絺罗!阿罗汉亦复思惟:此五受阴法,如病,如痈,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

An arahant should attend in an appropriate way to these five clinging-aggregates as inconstant, stressful, a disease, a cancer, an arrow, painful, an affliction, alien, a dissolution, an emptiness, not-self



所以者何?为得未得故,证未证故,见法乐住故。”时二正士各闻所说,欢喜而去。
Although, for an arahant, there is nothing further to do, and nothing to add to what has been done,

still these things — when developed & pursued — lead both to a pleasant abiding in the here-&-now and to mindfulness & alertness."

我尝试翻译以上这一句:

虽然,对一位阿罗汉,那是没有什么可以继续学,和没有什么可以加入他之前已经办,

还是那一件事 - 当已经成就了和已经追求到的 - 引导这两者以便持续轻安于当下以及达到谨慎和警觉。



看来英文版的相应部翻译自巴利语系经典,并没有说明:为得未得故,证未证故。

说了这些,只供参考。
48#
发表于 2007-9-7 10:44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青山 于 2007-9-6 20:58 发表


关于这个问题,夔民兄没有搞清楚的应该有两处:
一是阿罗汉为什么还要“精勤方便,不放逸行”?
在我看到的经文中,有三个原因:
1、为得未得故,证未证故。
2、现法乐住
3、为切望后人入随见,哀愍后人。为众多人之利益而行,为众多人之幸福,为世间之哀怜,为人天之利益、幸福而行。

。。。。。
第五 老4(相应部/第五/迦叶相应)
一 如是我闻。[尔时,世尊]住王舍城竹林。
二 尔时,尊者大迦叶,来诣世尊处。诣已,礼敬世尊,坐於一面。
三 对坐於一面之尊者大迦叶,世尊作如是曰:「迦叶!汝龄老矣,此等可弃舍之粗
布粪扫衣,於汝犹重。迦叶!然则,汝可执家主之衣,食所谓之食,住於我侧。」
四 「大德!我於长夜,住阿兰若,而赞歎住阿兰若。为乞食者,而赞歎乞食者。为
著粪扫衣者,而赞歎著粪扫衣。为持三衣者,而赞歎持三衣。我少欲,而赞歎少欲。
我知足而赞歎知足。我远离,而赞歎远离。我无交往而赞歎无交往。我精勤,而赞
歎精勤。」
五 「迦叶!汝观几何之义,长夜住阿兰若,而赞歎住阿兰若……为乞食者……著粪
扫衣者……持三衣者……少欲……知足……远离……无交往……精进而赞歎精进
耶?」
203 六 「大德!我以观二义,长夜以住阿兰若,赞歎住阿兰若……为乞食者……著粪扫
衣者,持三衣者……少欲……知足……远离……无交……精勤而赞歎精进。」

七 其一方面,观自之现法乐住;他方面,为切望后人入随见,哀愍后人。彼等实
乃为佛、随佛之弟子,彼等长夜住阿兰若者,赞歎住阿兰若者……乞食者……著粪
扫衣者……持三衣者……少欲……知足……远离……无交……精勤而赞歎精进者。
彼等如是为入,此长夜为彼等之利益与幸福。
八 「大德!我观此等二义,长夜住阿兰若,赞歎住阿兰若,乞食者……著粪扫衣者
……持三衣者……少欲……知足……远离……无交……精勤而赞歎精进。」
九 「善哉,善哉!迦叶!为众多人之利益而行,为众多人之幸福,为世闻之哀怜,
为人天之利益、幸福而行。」
一O 「然则迦叶!汝可舍弃所执之粗布粪扫衣,行乞食、住於森林。」

二是,无学,是指在断除烦恼方面无学,并非一定是在任何方面都不需要再学,更非必定是与佛陀等证的正遍知、世间解,佛经中诸多阿罗汉不仅还会不断向佛陀请益,也会互相请教也说明了这一点。更明确直接的就是,慧解脱之无学,可以继续修成俱解脱之无学。关于这一点,论坛在以前已经讨论过了,请看:
现法乐住:阿罗汉乃至如来等无学人会继续思惟修习四念处
http://www.tianjian.cc/viewthrea ... 5%E4%B9%90%E4%BD%8F
...


迦叶尊者修习的苦行,并不是佛陀未证道的苦行。
佛陀认为他以前未证道的苦行,如断食,断呼吸等只会造成身体的折磨,无法轻安修止观,所以,离开苦行,
但是,佛陀却赞叹迦叶尊者修习的苦行,
迦叶尊者修习的苦行属于阿兰若者……乞食者……著粪 扫衣者……持三衣者……少欲……知足……远离……无交……精勤,并不会影响修习止观,

迦叶尊者虽然已经证道,但是为何还要继续修习阿兰若苦行?
答案 = 为切望后人入随见,哀愍后人。为众多人之利益而行,为众多人之幸福,为世间之哀怜,为人天之利益、幸福而行。
注意:迦叶尊者即使不听佛法,自己的阿兰若苦行迟早也能让他成就解脱道,成为辟之佛。
所以,他虽然已经证道,但是还要继续修习阿兰若苦行,原因为了教导后人也可以跟随他的阿兰若苦行,成就解脱道,
并不是迦叶尊者为了更上一层楼,追求更高智慧等。
49#
楼主| 发表于 2007-9-8 23:5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2 五点三十 的帖子

朋友好!多谢帮助!
您说:凡夫因为无明才造业不断,无明不灭,业也不断。因此,不存在第一次造恶之前没有造业的情况,只有阿罗汉才是自知不受后有,所以说没有无限追溯的第一次做恶。
既然凡夫因无明才造业,无明灭,则行灭,至生、老、病、死一切灭尽终了。为什么有终了,而没有开始呢?没有第一次的造业,没有开始的无明,众生从哪里来的?
50#
楼主| 发表于 2007-9-9 00:1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3 五点三十 的帖子

朋友好!多谢帮助!
您说:断除烦恼与阿难多闻有关,但是没有必然的联系(不是多闻就一定能立刻断除所有烦恼)。
1、佛陀无上正等正觉有一切种智,为什么不能在阿难跟随他的二十五年中使阿难觉悟成阿罗汉呢?而金刚子一个阿罗汉却能帮助阿难觉悟,成就四果。(见《中阿含经》上册第145页)
2、佛陀正遍知,且不说假话,可是佛陀的话在阿难身上怎么没兑现呢?是我哪里理解错了?
(1)“若闻色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是名多闻”(见《杂阿含经》二五 上册第15、16页)
佛陀说阿难多闻第一,那么依此经文,阿难应是第一离欲阿罗汉,是吗?
可是为什么阿难到佛灭度都没离欲,没证得阿罗汉呢?
(2)佛说:“彼比丘众闻尊者阿难说法,终无厌足”(见《中阿含经》三三 侍者经第二 上册第144页)
而此书总序第二页,一位比丘的师父却说“阿难老朽,言多错谬,不可信矣。”以致于阿难连一个比丘的错误读法都纠正不过来。为什么呢?

[ 本帖最后由 夔民 于 2007-9-13 03:23 编辑 ]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天鉴网 ( 吉ICP备06001587号 )

GMT+8, 2021-8-18 15:33 , Processed in 0.133887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