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uz! Board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学习正法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疑邪教:请注意辨别国内某些所谓学习南传佛教团体

[本贴链接]
101#
发表于 2010-9-29 08:2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涅磐寂静 于 2010-9-29 08:04 发表

哈哈,你的话可以看出你是一个原始佛教的粉丝。


确实如此,我们就应该尽量追寻佛陀真实的教诲,做真实、完全觉悟者——佛陀的粉丝。
102#
发表于 2010-9-29 09:3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05# 的帖子

我并不是谁的粉丝,如果非要成为谁的粉丝也好,那么选择马哈希也好过选择怕奥禅师。真要“依人”去选择,怕奥禅师在缅甸相对于主流来说也不大找人待见吧?
如果说学南传就是非要投入某个人的怀抱,对于他的说法不准怀疑,不准讨论,只能关起门来吹捧。那么我当个原始佛教的粉丝又何妨?
103#
发表于 2010-9-29 09:37 | 只看该作者
以不质疑的态度去学佛,一个佛陀天上传的啊毗达摩和佛陀天上传的华严经有什么区别,如果要入这种团体,那么当初死命出大乘干什么?加入一个主张用巴利语念三皈依,认为那是佛弟子“本分”的团体,为什么不留在一个用藏语念咒,认为用藏语念咒有“加持”的地方强呢?林居士当年厌烦了大乘那一套,离开,毅然去那边出家,然后带回来的其实不过是换了一个名词的依人是“大乘”的那一套,那么去了又什么意义?
104#
发表于 2010-9-29 09:47 | 只看该作者
确实如此,楼上出离心朋友所言极是,学佛需要理智、依法依律、抛弃宗派。
105#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9 19:07 | 只看该作者

善觀:他(涅磐寂静)四处问人要我的地址准备来上海把我搞残废了,还是好同志?

涅磐寂静:只是吓唬你的,可你却吓的真不敢告诉我你家地址,其实你现在还可以将自己的真实地址公之于众,不然多丢脸。别人会认为算官(善觀)怕了吧。

涅磐寂静:功德无量的事(来上海把善觀搞残废了)不做是傻子。因为他不明白佛陀讲的苦胜谛,总得有人帮他明白吧。

涅磐寂静:猪狗不如的人,还值得同情么,你心太善了,本人一向爱憎分明,光明磊落。

善觀:那你有本事告诉你家的地址给大家看看。

涅磐寂静:告诉了你,你又能怎样?有种把劳资搬的横倒。

————————————————————————————

涅磐寂静 :直呼南传出家人名字,是没礼貌的,也许你是有娘养无娘教,可以原谅。

106#
发表于 2010-10-20 07:40 | 只看该作者
佛学讨论搞的好像两个小青年玩网游干上了想真人单挑一样,
“有种”,“搞残废”,“猪狗不如”,“老子”各种名词,真长见识。
这佛学的,啧啧~:titter

[ 本帖最后由 出离心 于 2010-10-20 07:41 编辑 ]
107#
发表于 2010-10-21 10:45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学习正法 于 2010-10-19 19:07 发表
善觀:他(涅磐寂静)四处问人要我的地址准备来上海把我搞残废了,还是好同志?
 
涅磐寂静:只是吓唬你的,可你却吓的真不敢告诉我你家地址,其实你现在还可以将自己的真实地址公之于众,不然多丢脸。别人会认为算官(善觀)怕了吧。
 
涅磐寂静:功德无量的事(来上海把善觀搞残废了)不做是傻子。因为他不明白佛陀讲的苦胜谛,总得有人帮他明白吧。
 
涅磐寂静:猪狗不如的人,还值得同情么,你心太善了,本人一向爱憎分明,光明磊落。
 
善觀:那你有本事告诉你家的地址给大家看看。
 
涅磐寂静:告诉了你,你又能怎样?有种把劳资搬的横倒。
 
 ————————————————————————————
 
涅磐寂静 :直呼南传出家人名字,是没礼貌的,也许你是有娘养无娘教,可以原谅。

论坛里德涅槃寂静和上面那位是同一个人么?这句话真是很好很强大,无比的强大,非常的强大。佛陀又再一次成为别人暴力言语的“工具”和借口。
108#
发表于 2010-10-21 11:23 | 只看该作者
在下引一段《杂阿含经》的经文供参考: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不善男子、善男子。谛听善思,今当为汝说。云何为不善男子?谓杀生者,(杀生、不与取、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恚、邪见,是名恶法)乃至邪见者,是名不善男子。云何善男子?谓不杀生,(不不与取、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恚)乃至正见,是名善男子。”
109#
发表于 2010-10-21 11:4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出离心 于 2010-10-20 07:40 发表
……真长见识。
这佛学的,啧啧~:titter

原帖由 提木叉 于 2010-10-21 11:23 发表
在下引一段《杂阿含经》的经文供参考: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不善男子、善男子。谛听善思,今当为汝说。云何为不善男子?谓杀生者,(杀生、不与取、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恚、邪见,是名恶法)乃至邪见者,是名不善男子。云何善男子?谓不杀生,(不不与取、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不恚)乃至正见,是名善男子。”


学佛真得不能让人“啧啧”不已啊!望善护口业,这既是反邪的基本要求,更是对佛弟子最基本的要求。。。

[ 本帖最后由 巴柔 于 2010-10-21 11:47 编辑 ]
110#
发表于 2010-10-21 21:3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正法是善观QQ群里的,在善观的带领下,以QQ群为基地,伙同群里的青凤,慢猪死驴,缘起,xixi--HI,在一个学佛的论坛上,先是善观申请当了个南传佛法版块的版主,原后开始攻击南传,谁反驳就屏蔽帖子,禁言。总版认为理由不充分,就“放出来”,可他继续找理由禁言(说你做广告也是理由?) 谁愿意让人玩弄于股掌之上?
111#
发表于 2010-10-21 21:45 | 只看该作者
学佛的人就没有一点骨气吗?如果是这样,那学佛的人太好欺负了。
善观用诡辩,狡辩,胡搅蛮缠,还有他的死党,现在已形成了一股邪恶势力,学习正法就是善观的死党。
112#
发表于 2010-10-21 22:5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涅磐寂静 于 2010-10-21 21:45 发表 学佛的人就没有一点骨气吗?如果是这样,那学佛的人太好欺负了。 善观用诡辩,狡辩,胡搅蛮缠,还有他的死党,现在已形成了一股邪恶势力,学习正法就是善观的死党。

提供一段经文供大家参考

摘自《杂阿含经》497经

……

  尔时尊者舍利弗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若举罪比丘欲举他罪者,令心安住几法,得举他罪?”

  佛告舍利弗:“若比丘令心安住五法,得举他罪。云何为五?实非不实、时不非时、义饶益非非义饶益、柔软不粗涩、慈心不瞋恚。舍利弗,举罪比丘具此五法,得举他罪。”

……

……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若举他比丘罪,实非不实、时非不时、义饶益非非义饶益、柔软非粗涩、慈心不瞋恚,然彼被举比丘有怀瞋恚者。”

  佛问舍利弗:“何等像类比丘,闻举其罪,而生瞋恚?”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若彼比丘谄曲、幻伪、欺诳、不信、无惭、无愧、懈怠、失念、不定、恶慧、慢缓、违于远离、不敬戒律、不顾沙门、不勤修学、不自省察、为命出家、不求涅槃,如是等人,闻我举罪,则生瞋恚。”

  佛问舍利弗:“何等像类比丘,闻汝举罪而不瞋恨?”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若有比丘不谄曲、不幻伪、不欺诳、有信、惭、愧、精勤、正念、正定、智慧、不慢缓、不舍远离、深敬戒律、顾沙门行、尊崇涅槃、为法出家、不为性命,如是比丘闻我举罪,欢喜顶受,如饮甘露。譬如刹利、婆罗门女,沐浴清净,得好妙花,爱乐顶戴,以冠其首。如是比丘不谄曲、不幻伪、不欺诳、正信、惭、愧、精勤、正念、正定、智慧、不慢缓、心存远离、深敬戒律、顾沙门行、勤修自省、为法出家、志求涅槃,如是比丘闻我举罪,欢喜顶受,如饮甘露。”

  佛告舍利弗:“若彼比丘谄曲、幻伪、欺诳、不信、无惭、无愧、懈怠、失念、不定、恶慧、慢缓、违于远离、不敬戒律、不顾沙门行、不求涅槃、为命出家,如是比丘不应教授,与共言语。所以者何?此等比丘破梵行故。

  “若彼比丘不谄曲、不幻伪、不欺诳、信心、惭、愧、精勤、正念、正定、智慧、不慢缓、心存远离、深敬戒律、顾沙门行、志崇涅槃、为法出家,如是比丘应当教授。所以者何?如是比丘能修梵行,能自建立故。”

……

[ 本帖最后由 提木叉 于 2010-10-21 23:00 编辑 ]
113#
发表于 2010-10-22 09:29 | 只看该作者
何为正?何为邪?公道自在心间,摆正自己的心态,照直了往前走就是阳光无限!
114#
发表于 2010-10-22 10:1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离愁 于 2010-10-22 09:29 发表 何为正?何为邪?公道自在心间,摆正自己的心态,照直了往前走就是阳光无限!

衡量正邪是有标准的,就是在佛教中被称为照妖镜的三法印。一切法从心想生是不对的。

12.净空邪师编造经文“一切法从心想生”  

  净空邪师说:“佛在经论里常讲:一切法从心想生。”   就别说“佛在经论里常讲”了,请净空邪师在所有经论里指出一处佛讲过“一切法从心想生”就行。佛在经论里常讲的是:一切有为生灭之法从因缘生。  “一切法从心想生”的说法是绝对错误的,原因众多。

  一、并非“一切法”都是“生灭法”,只有“生灭法”才有从什么“生”的问题.   什么是“一切法”呢?在《大集经》中说得很明确,“此有为无为诸法,是名一切法。”也就是缘起(有为)法与非缘起(无为)法。佛陀在《杂阿含经》中说“缘起法、非缘起法如实知,是名觉力。”“如此二法。谓有为、无为。有为者若生、若住、若异、若灭。无为者不生、不住、不异、不灭。”“无为者不生”,可见,无为法根本不存在从什么“生”的问题。  

 二、即使说“一切有为法从心想生”也是错误的,因为一切有为生灭之法皆从因缘生。譬如,在《悲华经》中说:“观有为法从因缘生。”   “有为法”又被称为“诸行”。在《佛本行集经》中说:“一切诸行者,皆悉因缘生。”而所谓的一切“诸行”或“有为法”无外乎“名色”或“五蕴”而已。名色就是心(受、想、行、识)与色,五蕴也就是色、受、想、行、识,它们都是无常有为生灭之法,皆因缘所生。譬如,在《杂阿含经》中说:“色从因生。色从因灭。”“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三、如果说“一切(有为)法从心想生”,那么此“心”“想”(动作)本身又从什么“生”呢?   净空邪师说:“‘一切法从心想生’,说尽了宇宙间万事万法之理。心能现相,相起变化乃心之作用,此心即是识心,也就是念头。”  

 显然,净空邪师所说的这个心指的是“识心”,也就是生灭妄想之心,此“心”同样是因缘所生。在《杂阿含经》中说:“识是无常,以识所生起之因、缘亦是无常,诸比丘!依无常之[因、缘]所生起之识,如何是有常耶?”“识是无常、有为、缘起所生,为尽法、坏法、灭法者。”  

 四、如果说“一切(有为)法从心想生”,那就等于是说有一个独立于万法的、不生不灭、能生万法的主宰之“常”“我”,严重地违背了“诸法无我”法印。

  五、如果说“识心”与“名色”(一切有为法)的关系的话,那就是互相依持、互为因缘的“此有故彼有、此灭故彼灭”,不能说某一个完全是另一个的“因”或“主宰”。比如,在《杂阿含经》中说:“譬如两芦束,相互依持则能直立。友!同此,缘名色而有识,缘识而有名色。(中略)若此等之芦束中,取其一;而另一则仆倒;取他,而另他则仆倒。友!同此,缘名色之灭,而有识灭。缘识之灭,而有名色灭。”

转自:http://www.tianjian.cc/viewthread.php?tid=866&extra=page%3D1

[ 本帖最后由 空谷回音 于 2010-10-22 15:24 编辑 ]
115#
发表于 2010-10-23 16:1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学习正法 于 2010-10-19 19:07 发表 善觀:他(涅磐寂静)四处问人要我的地址准备来上海把我搞残废了,还是好同志? 涅磐寂静:只是吓唬你的,可你却吓的真不敢告诉我你家地址,其实你现在还可以将自己的真实地址公之于众,不然多丢脸。别人会认为算官(善觀)怕了吧。 涅磐寂静:功德无量的事(来上海把善觀搞残废了)不做是傻子。因为他不明白佛陀讲的苦胜谛,总得有人帮他明白吧。 涅磐寂静:猪狗不如的人,还值得同情么,你心太善了,本人一向爱憎分明,光明磊落。 善觀:那你有本事告诉你家的地址给大家看看。 涅磐寂静:告诉了你,你又能怎样?有种把劳资搬的横倒。 ———————————————————————————— 涅磐寂静 :直呼南传出家人名字,是没礼貌的,也许你是有娘养无娘教,可以原谅。

别的不说,这南传弟子的语言可是够文明美丽的,体现出非同一般的素养,

116#
发表于 2010-10-24 07:31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不过如此 于 2010-10-23 16:18 发表

 
别的不说,这南传弟子的语言可是够文明美丽的,体现出非同一般的素养,



对邪师可以冷嘲热讽,而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佛弟子,你如果认为我错了,就请明说,不要阴不阴阳不阳的。你如果觉得你的素养好,那我请问你一个问题:你家女性成员如果正被学习正法之流性骚扰的时候,你也使用文明语吗?
117#
发表于 2010-10-25 14:21 | 只看该作者
上座部佛教,巴利語Theravàda。thera,意为长老,上座;vàda,意为说, 论, 学说, 学派, 宗派, 部派。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巴利語系佛教。

1、此系佛教傳承了佛教中「上座部佛教」的系統,遵照佛陀以及聲聞聖弟子們的言教和行持過修行生活,故稱「上座部佛教」。

2、上座部佛教是由印度本土向南傳到斯裏蘭卡(Sri Lanka,錫蘭)、緬甸等地而形成的佛教體系,在地理位置上處於印度之南,故稱「南傳佛教」。又或因其主要流傳於東南亞、南亞一帶地區,故也稱為「南方佛教」。

3、南傳佛教所傳誦的三藏經典使用的語言屬於巴利語,所以也稱爲「巴利語系佛教」「巴利佛教」。

巴利語(pàëi)是由佛陀在世時中印度馬嘎塔國(Magadha,摩揭陀國)一帶使用的方言變化而來,它屬於與古印度正統的雅語——梵語(Sanskrit)——相對的民衆方言——布拉格利語(Pràkrit)的一種。南傳上座部佛教認爲巴利語是佛陀當年講經說法時所使用的馬嘎塔口語,故又稱爲「馬嘎底語」(Màgadhika, Màgadhã,摩揭陀語)。在正式的用法上,「巴利」(pàëi)一詞乃是專指聖典、佛語、三藏,以區別於作爲解釋聖典的文獻——義註(aññhakathà)和複註(ñãkà)。也因如此,記錄聖典、佛語的專用語「馬嘎底語」到後來也就逐漸成了「聖典語」「佛經語」的代名詞。[1]

南傳上座部屬於佛教中的「保守派」,甚至就連用來記錄佛經的語言都不敢隨意改動。
118#
发表于 2010-10-25 14:22 | 只看该作者
现在我们再继续讲印度的佛法。佛教在印度大概发展了一千五百年,其实从整个印度来看,大概一共传播了一千七百多年。但在中印度那一块,大概是一千五百年。因为最后的那一两百年,只是在东印度的波罗王朝那边苟延残喘了。

有人将佛法分为三种:第一种是正法,第二种是像法,第三种是末法。我相信在座有很多的人都认为现在是末法时期,是不是?我们现在先不谈现在是什么时期,我们先来看一看印度的佛教大概是怎么样的发展过程。

依照印度佛教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称为正法时期。正法,巴利叫作Saddhamma,梵文叫saddharma,也就是真正的、纯正的佛法。这个时期大概是五百年。

然后是像法时期,像法,巴利叫作Saddhamma-pañiråpaka。也就是相似的、相像的佛法。在这个时期,佛教中陆陆续续出现了许多似是而非的佛法,这个时期大概也是五百年。

第三个时期是末法时期,末法,这里的末是枝末的,或者末流的、末流的佛法,这个时期大概也是五百年。这是依照三期教法来划分印度佛教的大致发展过程。

如果是从历史学的角度来分呢?正法时期相当于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的时期,像法时期相当于大乘佛教的时期,而末法时期就相当于大乘密教的时期。印顺法师在《原始佛典之集成》一书里也讲到了,他说所有的佛法都可分为佛法、大乘佛法和密乘佛法这三种。其中的正法就相当于佛法,像法就相当于大乘佛法,而末法就相当于大乘密乘佛法。

大概在佛灭五百年到一千五百年期间,佛教逐渐从印度往北经过北印度的迦尸弥罗,就是现在的克什米尔、犍陀罗这一带,然后再往北传,传到中亚,之后,再经过现在的阿富汗、哈萨克斯坦这一带,然后经过中国的新疆,沿着丝绸之路,一直传到了当时的长安。

而咱们中国汉地的佛法,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从印度传来的,很多是从西域传来的。例如早期的安世高、白法祖、康僧会,这些很多都是西域人。例如鸠摩罗什,鸠摩罗什是哪里人?龟兹,龟兹是现在哪里?现在新疆的库车,其实龟兹的新疆语叫Küsen,就是现在的Kuci(na) (梵文),就是库车。所以,早期的汉地佛教是从西域,也就是从北印度这一带地区,沿着丝绸之路传到中国的。在中国古代,中原地区就是在现在的西安、洛阳一带,由于这一条路线,是从印度往北,然后再往东传的,所以通常我们把沿这一条路线传播的佛教称为北传佛教。由于大乘佛教是在中国汉地发扬光大的,所以又可以称为汉传佛教,由于汉传佛教所使用的语言是以汉语为主,我们也称之为汉语系佛教。后来,汉传佛教又往东再传到了韩国,也就是当时的高丽、百济、新罗,之后又再传到了日本。例如在唐朝的时候,有很多遣唐使,这些人到中国当时的首都长安学习佛法,后来中国汉地的佛教又往南传到了越南一带。所以现在汉传佛教既包括了中国内地,也包括了韩国、日本、越南这一带,这都属于大乘佛教的区域。

佛教传入藏地,是在佛灭一千一百年左右,一直到一千六百年,也就是说,藏传佛教开始传播的时候,相当于中国的唐代。那个时候已经佛灭一千多年了,在印度本土的佛教已经发展成大乘密教。所以藏传佛教带有很浓厚的密教色彩,崇尚念咒、火供、护摩等等,这些都反映了印度佛教发展到晚期阶段的情形。当时的佛教越过了喜玛拉雅山,传到了西藏,所以称为藏传佛教。藏传佛教接受的是从佛灭一千一百年一直到一千六百年,这段期间的佛法,所以藏传佛教跟现在咱们的汉地佛教有很大的区别,跟南传上座部佛教有更大的区别。

由于南传佛教接受的佛法是在佛灭两百多年的阿首咖(阿育王)时代的佛法,所以在教理上、戒律上都是以上座部佛教为主。上座部佛教仍然坚持佛陀所制定的戒律和佛陀所教导的法,不肯轻易地改变,所以我们现在看到南传上座部的出家人,他们的生活方式、修行方式,都跟佛陀在世的时候差不多。例如佛陀是偏袒右肩、托钵、出外赤脚,我们现在看南传的比库也是偏袒右肩、也托钵、出外也赤脚等等。

汉传佛教接受的是以大乘为主的佛教。大乘佛教主张行菩萨道,要普渡众生,强调圆融、慈悲、方便,所以融合了大量的汉地文化以及儒、道的思想,形成了有浓厚中华色彩的汉地佛教。当大乘佛教传到了韩国和日本,又再多了一些当地的地方色彩。传到藏地的佛教也是这样,在西藏原先有一种类似于原始多神崇拜的苯教(Bonpo)。当大乘密教传到了西藏之后,大量地吸收了当地的信仰因素,形成我们现在看到的藏传佛教。例如:莲华生大士Padmasambhava,他从乌仗那(梵文Uddiyaya,Udyāna)那边进藏的时候,一路都是显现神通,然后把当地那些山神都收为佛教的护法神,藏传佛教非常注重供护法神。但是我们再看汉传佛教,虽然也有一些敬拜鬼神的仪式,但是比起藏传佛教来说,就要逊色得多。在南传佛教,那些南传的僧人连天人、鬼神,都不合掌、不崇拜。又比如藏传佛教有很庞大的神佛体系,除了诸佛、菩萨之外,还有金刚、明王、度母、空行母,有各派的祖师、护法神等等,多不胜数,但是在汉传佛教,虽然也崇拜诸佛、菩萨、祖师,但是却没有那么多的金刚、度母、空行母等等。

在南传佛教,除了我们的释迦牟尼佛之外,并没有诸多的神、佛、菩萨、祖师的信仰。也就是说,南传佛教并没有祖师,就连美德亚(弥勒)菩萨都没有多少的信徒。当我们去到缅甸或泰国等等,至少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美德亚(弥勒)菩萨的造像是怎么样的。三大传佛教有这样的区别。

现在汉传佛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内地,韩国、日本、越南等,而藏传佛教分布在中国的西藏,还有尼泊尔、不丹、蒙古等这些国家。

我们再看一下印度佛教大概是一千五百年。

佛陀入灭是在公元前的六世纪,也就是公元前的544年,一直到公元前一世纪,这个时期还是属于正法时期,大概是五百年。佛陀入灭的时候,相当于中国的周朝,就是战国时期。(到了西汉时期,大约就是公元一世纪。)佛灭两百多年,也就是公元前三世纪的时候,佛教传到了斯里兰卡、缅甸、泰国,也就是后来形成的南传上座部佛教。

大概在公元前一世纪,现在咱们中国把一九九八年定为中国佛教两千年,这是以当时月氏国的伊存,到汉地传授佛经为传播起始来计算的,那个时候是属于公元前一世纪。一直到大概隋唐时期,这段期间是五世纪跟六世纪,大概也是五百年。佛教就这样陆陆续续经过西域,从陆路经过丝绸之路,传到中国;从海路,经过了马六甲海峡,然后再经过当时的室利佛逝(梵文Sri Vijaya),就是现在的印度尼西亚一带,再传到中国的南方。佛教传到中国其实不是一次性的,它是从公元前一世纪一直到宋代,假如我们来看看宋代,会发现那时候皇帝还设有译经院,那个时候陆陆续续还有一些密乘佛教的经典传到了汉地。所以中国汉地接受印度佛教大概有一千年的历史。在这个时期,佛教传到了中国的汉地,以后又再由中国传到韩国、日本,就形成了汉传的大乘佛教。

大概在隋唐时期,那个时候中国汉地就开始有了末法思想。例如在公元六世纪,当时天台二祖是谁呀?知道么?慧思。天台慧思有一个碑文就写着“南岳思禅师立誓愿文”,慧思提到他出生于末法的八十二年。同时我们再看,在隋朝的时候,形成有一种三阶教,学过中国佛教史的应该知道三阶教。三阶教的思想是什么呢?三阶教就是把佛法因时、因地、因根分为三种。在隋朝,三阶教是由信行所创的,他在隋朝的时候,先受了比丘戒,后来就把比丘戒舍了,行苦行。他认为,所有这些泥塑的佛像都是假佛,他不拜,但是他说一切众生是真佛,所以在路上无论见到男女老少,他都顶礼。同时他也不相信阿弥陀佛,他就念诵地藏王菩萨。当时他说,在末法时期,不能够只尊一尊佛,不能修一尊法,应当要修普法。后来,三阶教在唐代经过历代的皇帝的禁止,最后在晚唐销声匿迹了。但是从这可以看出,当时末法思想在隋唐时代就已经开始流行了。那个时候,是属于佛教从中期向晚期过渡。又例如现在北京房山县云居寺的房山石经,当时是怎么开凿的?当时在北京智泉寺,有个静琬法师,他看到了北魏太武帝和周武帝灭佛,感到末法时期要来了,于是为了保存法宝,他把经典刻在石头上,为了让这些法宝能够永世长存。所以我们看到,其实末法思想在隋唐时代已经开始兴起,已经流行了。到了大概是唐太宗的时候,他把文成公主嫁到了西藏,从那个时候开始,西藏才开始有佛法,就是松赞干布统治的时期。之后赤松德赞的时候,又迎请了莲华生大士,这已经是属于盛唐时期了。那个时候,由于印度佛教已经进入了密教时期,也就是进入了晚期的阶段,特别是后来印度佛教被伊斯兰教的军队入侵的时候,当时很多印度的高僧都逃到了藏地,就把佛教带到了西藏。所以,藏地的佛教接受的是印度晚期的佛教形式。那个时候,佛教就传到了西藏,在元代的时候,由西藏传到了蒙古,后来又影响到了不丹跟尼泊尔,这就形成了藏传的密乘佛教。

如果我们把佛教当作一个整体,比喻成一条大河,南传上座部佛教就犹如上游,清澈而简朴;汉地的大乘佛教就犹如中游,奔腾而多姿多彩;藏传密乘佛教,就犹如下游,浩荡而庞杂、繁多。所以,当我们现在看到南传佛教、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其实大家不用感到奇怪,它们都是属于佛教的大河里的一份子,它们呈现出佛教多姿多彩的一面。这是印度佛教大概一千五百年的发展过程和传播到外面的过程。

现在我又想再问大家,现在是不是末法时期?在上座部佛教并不认为现在是末法时期。因为上座部佛教很明确地提到:正法住世五千年。这里所讲到的正法住世五千年,和我们刚才讲到的正法,稍微有点儿不同。刚才所指的是印度历史上的正法时期。在那个时候,僧团是和合的,在经典,在教法上也几乎是一样的,相差不会太大,正法是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的。但是南传佛教讲到的正法,是从教法、修行和证果这个角度来说的。

从教法方面看,南传佛教相信三藏圣典和佛陀的言教还在;对于修行来说,现在上座部佛教还有很系统完整的禅修方法,也就是南传的止观禅修,戒定慧的传承还在;对于证果,这个时期还可以证得圣道、圣果,上座部佛教所说的正法是从这三个角度来谈的。这种说法,和北传佛教讲到的正、像、末三期的佛法很相像。北传佛教在汉地的一些典籍也讲到,正法时期是有教、有行、有证;像法时期是有教、有行、无证;末法时期是有教、无行、无证。例如唐代的良贲在《仁王护国经疏》的卷下里说“有教有行,有得果证,名为正法;有教有行,而无果证,名为像法;唯有其教,无行无证,名为末法。”隋朝三论宗的祖师嘉祥吉藏在《法华义疏》卷五里说:“佛虽去世,法仪未改,谓正法时;佛去世久,道化讹替,谓像法时;转复微末,谓末法时。”北宋释道诚撰的《释氏要览》卷中也说:“若正法时,有教有行有证故。若像法时,像,似也,有教有行,似正法时,则证果者鲜矣。若末法时,空有教,无修行者。”

所以上座部佛教讲到的正法跟北传佛教讲到的正法很相像。上座部佛教是从三藏圣典仍然住世跟有修行还有证果的角度来说的。目前,流传在缅甸、斯里兰卡、泰国一带的上座部佛教,三藏圣典仍然很完整。我们会发现一个很奇怪的事情,例如阿首咖(阿育王),阿首咖(阿育王)是佛教中很有名的护法大王,但是在上座部的三藏里竟然根本找不到他的名字,这就可以证明了上座部佛教所传承的三藏是在阿首咖(阿育王)时代,或者更早时期就定型的。连阿首咖(阿育王)的名字都没有被加进去,所以我们可以说巴利三藏是到目前为止最古老、最原始的佛教经典。

同时,现在我们还可以修定证得禅那,可以修观提升观智,甚至可以在今生今世证得圣道、圣果,证入涅槃。一旦一个人已经证得了圣果,他就不再是凡夫而是圣者了。所以上座部佛教的传承说到,佛陀的正法住世五千年。

在这五千年当中,第一个千年可以证得四无碍解的阿拉汉,就是阿罗汉。也就是说,那个时候的人在断除一切烦恼的时候,也可以同时证得四无碍解智。当然并不是说,所有在那个时期证果的人都可以证得四无碍解智。而是说那个时期有这样的可能。

到了第二个千年,就可以证得六通的阿拉汉。如果在那个时期证得阿拉汉果的话,可以同时拥有六通,不需要专门去修习。

第三个千年可以证得三明阿拉汉。我们现在是佛灭多少年?两千多少?现在是2552年,那么现在是属于第几个千年?第三个千年。所以在我们现在这个时期,如果大家有系统地依照佛陀的教法修行的话,还有机会断除烦恼,证得阿拉汉果,甚至还可以证得三明的阿拉汉。是哪三明呢?宿住随念明、有情死生明跟漏尽明,也就是一般所说到的宿命通、天眼通和漏尽通。

在近代的缅甸甚至还出现有六通的阿拉汉,人们普遍相信他们已经证果了,在他们证果的同时,呈现出很多的神通变化,例如有的人看到他们在天上飞,有的人看到他们从水中出来等等。但是因为经典里面已经说到了现在已经不再是六通阿拉汉了,所以即使他们在证果的同时不用修行,神通自然显现,他们仍然被称为三明阿拉汉。

到了第四千年,还可以证得纯观的阿拉汉,也就是说,那个时候如果是精进修行的话,还可以断除烦恼,但是不可能证得神通。

到了第五千年,想要断除一切烦恼都很难,只能证得比较低的三个果位,就是初果:入流,二果:一来,三果:不来。

在我们佛陀教法当中,可以证得圣果的时期一共有五千年,正法住世五千年就是从这个角度来说的。

到了五千年之后,正法就逐渐地隐没。到了五千年之后,最先灭的是《论藏》,之后是《经藏》,然后是《律藏》。《律藏》又灭去之后,只剩下两部《戒经》,这两部《戒经》灭了之后,那个时候的出家人只是披着袈裟,现出家相,但是他们既不持戒,也不修行,更谈不上证果了。到了最后,佛陀的正法就完全地泯灭了,就是在五千年之后的时期。

我们为什么要在这里讲这些?为什么要强调现在不是末法时期呢?是因为要让大家生起对正法、对禅修的信心。曾经听到有人说过,现在已经是末法时期了,你们不用修戒定慧了,修戒定慧是不可能成就。如果一个人怀疑现在是不是还能够修戒定慧,是不是还能够证得圣道圣果,这是修行五盖中的什么盖?疑盖。也是十四种不善心的什么心所?疑心所。如果我们相信现在已经不可能再修行止观,再依照戒定慧而断除烦恼的话,或者说相信现在已经是不可能证得圣道圣果的时期,如果执取这种观点的话,在上座部佛教认为这个是可以造成法障的邪见。就象有个庸医,误判你已经身罹绝症,他就会使一个人丧失了对生命的信心、对未来的希望。同样的,这样的邪见不知道断送了多少人培养解脱资粮修行,或者说在今生证得圣道圣果的机会。

所以,当我们知道现在还是正法时期,或者说现在正法还仍然住世,我们就应该生起信心,现在还可以修行,还可以断除烦恼,还可以证悟涅槃。大家应该对法要有信心,对禅修、对戒定慧要有充分的信心。而且,从实际的例子上来说,也是还有很多的人,在现在这个时期,乃至就是在我们现在这个年代,他们仍然可以证得禅那,仍然可以证得观智,甚至证得圣道、圣果,甚至还有神通。所以,我们要依法,我们要对法,对佛、法、僧要有信心。

因为三藏还住世,所以佛陀的教法才能住世。那么三藏是哪三藏呢?《律藏》、《经藏》、《论藏》。
119#
发表于 2010-10-25 14:24 | 只看该作者
在《清淨道論》中也提到智慧的近因是定。佛教不同於一般宗教與世間學說的殊勝之處就在於智慧。唯有通過智慧,才能證悟至樂的涅槃,才能斷除一切煩惱。而要培育如實知見諸法的智慧,必須先培育定力。在強而有力的禪定力之支助下修習觀業處,透徹地觀照諸行法的無常、苦、無我,才能如實知見諸法,解脫生死、究竟出離。
120#
发表于 2010-10-27 20:5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中中 于 2010-10-25 14:24 发表 在《清淨道論》中也提到智慧的近因是定。佛教不同於一般宗教與世間學說的殊勝之處就在於智慧。唯有通過智慧,才能證悟至樂的涅槃,才能斷除一切煩惱。而要培育如實知見諸法的智慧,必須先培育定力。在強而有力的禪定力之支助下修習觀業處,透徹地觀照諸行法的無常、苦、無我,才能如實知見諸法,解脫生死、究竟出離。

按照你的说法,八正道就要变成,正定、正思维、正语。。。。了。

121#
楼主| 发表于 2010-11-6 08:31 | 只看该作者

善观:現在不是定慧的問題,而是戒的問題。 帕奧馬興德的粉絲涅磐寂靜等人在網上的言論已經可以説明了一切。

涅磐寂静:你这个搞阿含的外道也懂佛陀讲的戒呼。

122#
楼主| 发表于 2010-11-6 08:43 | 只看该作者

当前位置:首页 > 禅修资讯 > 禅修营报名

2010年12月-2011年1月

云南西双版纳曼听佛塔寺止观禅修营具体安排

一、活动时间   玛欣德尊者初定于2010年12月6日-2011年1月8日在云南西双版纳曼听佛塔寺指导止观禅修营。  

......................

  本禅修营对报名参加者不收取任何费用。

————————————————————————

布施曼听佛塔寺倡议书


贤友们好!

今年12月6日到1月8日在西双版纳曼听佛塔寺将举办止观禅修营

目前贤友们布施禅修营的资具已达到26000元,离必须的资具还有缺口估计在39000-40000元左右。


发心布施禅修营的贤友请汇至以下账户:

上海招行高安支行,宋燕,帐号:6225 8821 2090 1795;
上海工行康健支行,宋燕,帐号: 4518100351019802;
支付宝账号:
songyan2002@126.com

因以上账户平常也用于布施帕奥禅林或禅师,尊者,所以请贤友们在款汇出后,应立刻发短信或打电话或通过邮件,说明自己的姓名,供养如法资具布施曼听佛塔寺。(因为QQ留言有时会丢失)


联系人:真实; QQ:341395690;手机:13501922332;俗家名:宋燕

——————————————————

玛欣德所以出家人住持佛教,在家人护持佛教。

护持佛教又有两种方式:一财物的护持,二、服务性的护持。

财物的护持就像一般的施主那样做布施供养,服务性的护持是为道场做服务做净人,做各种操作性的事

123#
楼主| 发表于 2010-11-6 08:47 | 只看该作者

【復次、聖弟子自念施事:我得善利,於慳垢眾生中而得離慳垢處,於非家行解脫施,常自手施,樂行捨法,具足等施。】

【常随念布施,得离悭垢,常自手施,乐行舍法,具足等施】

常自手施、喜於施捨,努力布施。】

自手施:親手佈施,勿假手他人,否則來世皆須透過他人才能享用福報。】

【佛陀在一些經典中說,如果佈施態度傲慢,或者能親手施而不親手施讓別人來代替,或者佈施時心裏並不高興,那麼這樣的佈施的功德是很小很小的。】

124#
发表于 2010-11-6 08:5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29# 的帖子

正确的做法是要牢记佛陀的话,再说你要批评我,也只能引用我在此论坛的言语。
125#
楼主| 发表于 2010-11-8 12:30 | 只看该作者

围观中。

涅磐寂静 :

警惕佛法新帮派阿含派的危险 发表于 9 小时前

1,学阿含的人,不承认北传佛法,也不承认南传佛法,只搞阿含一言堂,所以就有人诽谤南传正法僧团,这就构成了破合和僧,属于五逆之罪,命终后必堕阿鼻地狱,此乃佛语,真实不虚。

2。阿含经残缺不全,且不说其有很多明显错误之处,单说佛法的三藏:律,经,论。它都不具备。由于对论藏一窍不通,所以有些阿含派的人不承认南传的论藏,而论藏是指导具体修行的重要依据。谈修行,搞阿含的如盲人骑瞎马,根本没法修,最后决定走“慧解脱”道路。(骗人的把戏,因为慧解脱只有佛在世才有,现在有种说法也必须近行定),而那些说不修定直接走慧解脱的,绝对是些无耻的骗子。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天鉴网 ( 吉ICP备06001587号 )

GMT+8, 2021-8-3 13:37 , Processed in 0.09797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