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鉴网

 找回密码
 注册
楼主: 歆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讲故事

[本贴链接]
126#
发表于 2008-3-16 14:28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Guest   于 2008-3-16 14:17 发表



正面为表面,繁杂多变,迷雾重重,让人无所适从;反面为内涵,清晰纯粹,一目了然。此语送与歆晖。


        雷火丰

大道至简至易
127#
匿名  发表于 2008-3-16 14:35
原帖由 歆晖 于 2007-1-9 11:38 发表
又一个故事:伯牙学琴

伯牙的琴艺千古留名。他曾拜成连为师,经过三年的辛苦习艺,演奏技巧大大提高。但还是不能得心应手地抒发自己内在的情感和意念,一直无法达到弹琴的最高境界。

有一天,成连老师带他来到东海的蓬莱山,说有另一位名师可以教授他更高的技艺。成连老师嘱他等候,然后离开了。可是,伯牙等了很长时间,却迟迟未见有人出现。

于是,伯牙一人面对了浩瀚的大海,听着郁密山林中的群鸟啼鸣,看着气势磅礴、千变万化的自然景象,他的内心突然激发出全部的感情,当这感情倾注于琴弦上时,伯牙已是琴人合一,达到完全参悟的忘我境界。

这时,躲在一旁的成连老师再次出现,他大大恭贺了伯牙一番。原来,大自然就是成连老师为伯牙请来的名师。从此,伯牙的琴艺名闻天下。

人们总是习惯靠着老师的教导或前人的经验成长,这不是不好,却是一种不足。传授而来的知识,是第二手而不是第一手的

所谓“师父领进门”,是在刚开始时藉由他人的教导启蒙,帮助我们进入一个知识的领域,但那却不是唯一的途径与目的。真正的成长和突破,必须来自个人最深的体认和领悟,这正是所谓的“修行在个人”。

别人的经验对我们而言,常会有隔靴搔痒之感,总是隔了一层的。唯有自行突破,才有惊奇的发现。只是依附别人前进,终有一天会迷失方向,他人的经验,只是迈向成功的一个阶段,撷取成功的果实,必须还是自己来。

尽背书不如没有书。人云亦云,只会让自己失去准则与主观的判断。


悟的不错,但还是停留在表象。
稍说深点儿:如果什么都是现成的,人云亦云,按要求做,你做得再好,不也就是个表演者吗?即便不停留在表面,真心去做,无论到什么时候,也无论到什么程度,不也就是个顺应者吗?何谈“证悟”?又哪会有自己的威德、成果?
送与歆晖!

              雷火丰
128#
匿名  发表于 2008-3-16 14:56
原帖由 歆晖 于 2006-12-31 15:56 发表
故事二:今是里有昨非

徒弟去见师父:“我终于悟了!觉得今是而昨非。以前的十几年,我全错了,可以再也不去想,只当那段日子根本不存在。”

师父说:“好极了,明天你到山下的花店,买一把晚香玉来,要直直地去,不必绕行。”

徒弟着急地说:“但如果不绕行就得经过风化区呢!”

师父挥挥手:“你去买花就是了!”

花买回来了,到了晚上,馨香就四面泛滥,整个屋子都芬芳了。

师父严肃地问:“是照我的嘱咐去那家花店买的吗?”

徒弟说:“是!”

师父问:“经过风化区了吗?”

徒弟说:“经过了两次呢!”

师父眼里闪着寒光:“你不是买花去了吗?怎麽到风化区去了呢?”

徒弟急忙解释:“师父,不经过风化区就买不到花啊!”

师父问:“过那种脏地方,花还能香吗?”

徒弟赶忙说:“香!香!您没闻到吗?比刚买时还香呢!”

师父露出慈颜:“这就是了。你不经过以前那段日子,哪里能有今天?甚至可以说,你没有昨日迷失的痛苦,哪能有今天寻得的欢喜?过去虽然过去了,但永远有那段过去,你不能否认它的存在。只是而今你虽然出于污泥,但却能成一朵莲花罢了。”

觉得今是而昨非,虽然是悟,但却不是大悟,大悟就无所谓昨非了。今是里有昨非嘛!没有一朵莲花可以否定污泥,没有一个今天的果实能够否定昨天的种子。



重新翻看,顿生歉意。太主观了!歆晖修改竟然没看。
仅仅几天,修改后的文章的内涵就何止更上几层楼啊!歆晖之才加上心正,终会成器!其实,大器者必须晚成,也必然晚成。


       雷火丰
129#
匿名  发表于 2008-3-16 15:15
原帖由 歆晖 于 2007-1-15 09:32 发表



jiacuo23朋友:你好!
歆晖学识短浅,却愿意坦诚的与您和大家进行上述问题的讨论,所言非是处,诚请予以指正。

对于您第一句段的问题,歆晖是这样想的:万事万物均在生灭起落之中,当然也包括含于万事万物中的声音、我们、以及我们的听觉。但是,如果仅仅将“我们”作为一个“相对实在”的个体来说,那麽,当我们听外界的声音的时候,可以说不是声音在生灭起落,也不是我们听觉的本身在生灭起落,而是我们听的“感受”在生灭起落。然而,我们的感受却是由于我们的听觉对外界的“接触”而升起的,所以,它与声音、听觉一样,也是缘起法则的产物,会随时发生,也会随时消失。

对于您第二句段的问题,歆晖认为:当我们平常说我在听声音,这个听觉是我的,但这个“我”,是听声音的“这一时刻”的我,而“这一时刻的我”却是生于“这一时刻”而灭于“下一时刻”的,也就是说,我,是由在每一时刻不断生灭的一个个“我”积累而成的。“我”在每个时刻变化着,每个时刻的“我”也都是不同的,所以,对于每个时刻的“我”来说,就有着生灭、好坏、黑白、高下等等对立的概念,但对于由在每一时刻不断生灭的一个个“我”积累而成的我却是空的、不实在的,也就是佛家所说的“无我”。那麽,这个“我”是谁呢?歆晖要看您和朋友们的回答了。

歆晖知道您的用意与好心,谢谢!




“大音希声”,大音尽管很少有声,但绝不会随声灭而灭,就看人是听声还是听音,歆晖对此已经感受颇深。

        雷火丰
130#
匿名  发表于 2008-3-17 13:43
原帖由 歆晖 于 2007-2-15 16:49 发表


朋友:您好!

歆晖所言,只是结合了自己的经历与经历中的感悟回答了朋友所问,并没有要求别人如何,也没有否认别人另外的经历。歆晖之所以在这里讲出自己的认识,是因为知道有很多人也同歆晖一样走过弯路。歆晖并不介意任何意见与指责,因为,在歆晖看来,意见也好,指责也罢,对于修炼人而言,都是提醒自己反思、自察的良善机会。当然,您的好意,歆晖还是理解的。

歆晖相信您对修炼的理解从开始到现在是一样的,而且相信您真是如您说的那样“自始致终理解修炼“真善忍”做到实修,而不被外在形式所带动。”但歆晖却与您不同,歆晖最初对修炼的认识是很粗浅也很表面的,而歆晖对修炼涵义的真正理解,是在纠正错误的过程中逐步深化的。

过去的歆晖也曾认为自己是明白修炼、理解“真善忍”的,而且也一直认为自己是在奉行着“真善忍”的修炼宗旨,并以此严格地要求自己。然而,当歆晖在身体力行的努力实践中,竟然发觉了不该出问题的我们已经出了问题时,才在反省中察觉到:曾经自以为“明白”的道理,只是对一个自己心里所亲和的理论的不完全认识,才自知了自己思维的狭隘,也自觉了自己对“真善忍”的偏解。可以说,我们某些人是在“自己没有错”的坚持中和对修炼道理的错解或不解中不知不觉的走入误区的。

您没有与歆晖同样的经历,自然不能完全理解歆晖走过那一过程的所思、所想和所感、所悟。其实,真正明白自己的感悟的还是自己。因为,能够对别人讲出来的,只是语言可以表达的部分,而能够表达出来的又往往和原本的体悟有着难以言说清楚的差别。所以,歆晖知道,任何人都有不被他人认可和理解的可能,但歆晖不在意这些,愿意在此畅所欲言,只是希望与论坛上的朋友们有个交流,并分享彼此的修炼体会。

歆晖的体会之一是:能够真正清楚地认识自己的身心状态都是很难的,更何况对一个“道”理的理解和把握。我们都是修行中人,还有很多不知、不解和不懂,甚至还存在一些观点上的片面与思维角度的狭窄,而这个“片面”与“狭窄”又往往是我们不自知的,如此,谁能确信自己对“道”的理解和把握是没有误差的,是真正合乎“道”的本来涵义呢?所以,对于一个修炼者来说,只要还走在路上,就一定要在时常的自省中察检自己,如果一直都觉得自己正确,就会忘记自察,忘记了自察,与理的偏移或背离就可能产生了,而一味的持守“自己正确”之“我见”,也会影响自己对真“道”涵义的理解和体悟。当然,歆晖说的是自己的体会,并没有对您的修炼状态以及其他任何人修炼状态的否认。

有句话说:同人才解其中味。何为“同人”?那是有同样的经历并在同样的经历中感悟了同样道理的人。其实,严格说来,即便能够在同样的经历中感悟同样道理的人,对同样道理的认知程度也是有差别的。犹如同样看见花开、花谢的人,有的会因之明白世间万物的生灭无常,有的会因之了悟生灭相续的自然之理。这就是两种不同程度的认知了。您说是吗?



孔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我再给你加深一点儿:“意不尽道。”


                 雷火丰
131#
 楼主| 发表于 2008-3-18 00:07 | 只看该作者
雷火丰朋友:您好!

  歆晖很高兴再次看到您的帖子,并感谢您对歆晖的关心与帮助.

  由于忙碌,歆晖已经很长时间没来论坛了.近日上来发现论坛上多了很多新朋友,却不见了过去曾在一起讨论的那些老朋友.所以,看到您的帖子,歆晖有一种重逢旧友的感觉.

    曾经的讨论仍然历历在目,歆晖记得众多朋友们的关注,更记得与雷火丰朋友的多次交谈与探讨,歆晖尤其欣赏您在“何为修心?”问题上的见解和对“心正”问题的认知。总之,与您交谈,歆晖是很受启发的,也是理解您的苦心与用意的。

     看到您送与歆晖的话,再一次感受到朋友的关心与爱护,再次感谢您对歆晖的关注。

  
132#
匿名  发表于 2008-3-18 14:58
原帖由 歆晖 于 2008-3-18 00:07 发表
雷火丰朋友:您好!

  ...也是理解您的苦心与用意的。...

     

  


歆晖好!一晃儿年余未“见”,一切顺否?!
你帖中此语的“音儿”我听出来了,完全理解。
但,你误会我了,“同人才解其中味”,不是同人焉知其味?我是同人,不折不扣的同人,甚至与你几乎同期。…还用多说吗?
自我介绍一下:我也是理工出身,工程技术人员…
歆晖,生活艰难,我知你不容易,但希望你劳顿之余常来。

另:我没有自己的电脑,若不能及时回帖,望谅。


       雷火丰
133#
匿名  发表于 2008-4-1 14:49
“‘小狐汔济’,未出中也。”,自当济之;
“小狐‘濡其尾’,不续终也。”,自当弃之。


         雷火丰
134#
发表于 2008-4-1 23:24 | 只看该作者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许多事情,不同的人见了,就会有自己不同的看法,这是正常的,但是真理永远只有一个!
135#
 楼主| 发表于 2008-4-3 09:2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Guest   于 2008-3-18 14:58 发表


歆晖好!一晃儿年余未“见”,一切顺否?!
你帖中此语的“音儿”我听出来了,完全理解。
但,你误会我了,“同人才解其中味”,不是同人焉知其味?我是同人,不折不扣的同人,甚至与你几乎同期。…还用多说吗?
自我介绍一下:我也是理工出身,工程技术人员…
歆晖,生活艰难,我知你不容易,但希望你劳顿之余常来。

另:我没有自己的电脑,若不能及时回帖,望谅。


       雷火丰



雷火丰朋友:你好!

因为劳顿,又是多日未来了。这会儿偷闲看了您的回帖,知您与歆晖乃不折不扣之同人也,理解有之,感慨亦有之。
歆晖虽然年余未能与您和朋友们“相见”,但也曾因为牵挂来过这里,只是由于不见了论坛中先前曾有过的修者间善意融合的讨论氛围,很少登陆罢了。
一晃儿年余未“见”,歆晖一切顺矣。想雷火丰朋友也同样顺否?

未能及时回帖,望谅!祝好!
136#
 楼主| 发表于 2008-4-3 11:1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Guest   于 2008-4-1 14:49 发表
“‘小狐汔济’,未出中也。”,自当济之;
“小狐‘濡其尾’,不续终也。”,自当弃之。


         雷火丰


雷火丰朋友:您好!
歆晖知道,您写在上面的语句悟自周易64卦的“未济”:“亨。小狐汔济,濡其尾,无攸利”。

小狐过河,是很勇敢的,只是由于缺乏经验,故而沾湿了尾巴,未能到达彼岸。但如此,并不代表小狐就不行了,如果他经验了这个过程,吸取了教训,并掌握了“汔济”的更好方法,谁能说他就没有到达彼岸的可能呢?

所以,歆晖认同雷火丰朋友所说的“‘小狐汔济’,未出中也”,自当济之;但却不认为“小狐‘濡其尾’,不续终也”,自当弃之。”。“歆晖如此说,是因为有这样的理解:小狐如果因为“濡其尾,无攸利”而气馁不前,真的“不续”必然“终也”。这样的不努力,当然是该“自当弃之。”的。但如果小狐不因为“濡其尾,无攸利”而气馁不前,而是总结了经验教训,“续之”再接着“汔济”呢?有这种不屈不悔的精神是否可以不“弃之”呢?,是否也是可以“不终”的呢?

再者,下经的“未济”还可以转化为上经的“解”呢!“利西南。无所往,其来复吉。有攸往,夙吉。”。作为一个修行者,走过了坎坷并不算什么,重要的是找出遭遇坎坷的因由,多一些思量,多一些思考,知错纠偏,不覆旧辙,走出一条真正的觉悟之路。“利西南”,往得众也;“其来复吉”,乃得中也;“有攸往,夙吉。”,往有功也。天地解而雷雨作,雷雨作而百果草木皆甲坼。解之时大矣哉! ”

其实,修行人心里常想的,不应该只是自己要如何如何,更应该考虑自己的所为给家人、朋友、社会、以及与自己有着各种各样牵连的所有生命们做了什么,造就了什么影响,是否利于众生。懂得这些道理,不是图个修炼者的虚名,而是为了自己和周围的所有背负一份责任。“刚柔之际,义无咎也。”

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运行规律,有生就有灭,有舒就收,有高潮就有低谷。周易40卦的“解”,虽然说的是如何消除不利和化解怨缘,但歆晖还认为,那也是一个做人的基本道理,是放下自己高期望值的执着和欲望的告诫。能够通达明理,量力而行,安于与世无争,才能获得清净自在。

歆晖认为,修行者应该是坚韧之人,即便屡遭磨难,却能够不怨不悔,懂得在历练中成就一次次小小的“圆满”。关键的问题是怎么认识自己的身心状态,怎么消除和摒弃自身的不足与缺憾,怎么保持自己应该保持的精神和气质,怎么行在道中而与天地共育的万物友善和谐,怎么以刚直中和的美德来清除隐伏的祸患。这一点很难。

谢谢雷火丰朋友,您所说的给了歆晖感悟周易的思考机会。但歆晖自知不才,对古老国学的理解有限,或许因为个人因素还偏解了您话中的涵义。希望雷火丰朋友察知不妥之处,给予批评指教。

很高兴与您讨论,祝您顺利!
137#
 楼主| 发表于 2008-4-3 11:2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大德天子 于 2008-4-1 23:24 发表
许多事情,不同的人见了,就会有自己不同的看法,这是正常的,但是真理永远只有一个!


大德天子朋友,上面这句话您说的很好,歆晖认同之。

确实如此,许多事情,不只是不同的人见了,就会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不同的人经历了,更会有自己不同的感悟,这是正常的。

但是,作为修行者,如果因为看法相左或感悟不同就相互诋毁,就不正常了。哪一个“走在路上”的人能确定自己就是绝对正确呢?争论是可以的,以理盘道更好,但争论不应该是相互漫骂或攻击。既然真理永远只有一个,那么,有了百家不同,才有了利于我们在不同中探索究竟的机会,从而让自己的认识更趋近于真理。您说,是吗?

[ 本帖最后由 歆晖 于 2008-4-3 17:35 编辑 ]
138#
发表于 2008-4-4 02:1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歆晖 于 2008-4-3 09:22 发表



雷火丰朋友:你好!

因为劳顿,又是多日未来了。这会儿偷闲看了您的回帖,知您与歆晖乃不折不扣之同人也,理解有之,感慨亦有之。
歆晖虽然年余未能与您和朋友们“相见”,但也曾因为牵挂来过这里,只是由于不见了论坛中先前曾有过的修者间善意融合的讨论氛围,很少登陆罢了。
一晃儿年余未“见”,歆晖一切顺矣。想雷火丰朋友也同样顺否?

未能及时回帖,望谅!祝好!


有感于“由于不见了论坛中先前曾有过的修者间善意融合的讨论氛围,很少登陆罢了”,我也有相近的感觉,互相讽刺、打击、诋毁太多了些,而平心静气的讨论不多。希望管理员、版主同志们注意。
139#
发表于 2008-4-4 02:1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歆晖 于 2008-4-3 11:22 发表


大德天子朋友,上面这句话您说的很好,歆晖认同之。

确实如此,许多事情,不只是不同的人见了,就会有自己不同的看法,不同的人经历了,更会有自己不同的感悟,这是正常的。

但是,作为修行者,如果因为看法相左或感悟不同就相互诋毁,就不正常了。哪一个“走在路上”的人能确定自己就是绝对正确呢?争论是可以的,以理盘道更好,但争论不应该是相互漫骂或攻击。既然真理永远只有一个,那么,有了百家不同,才有了利于我们在不同中探索究竟的机会,从而让自己的认识更趋近于真理。您说,是吗?


同意!不要太过于限制自己的思维,从而障碍了悟道。
140#
发表于 2008-4-4 11:1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木子 于 2008-4-4 02:16 发表
有感于“由于不见了论坛中先前曾有过的修者间善意融合的讨论氛围,很少登陆罢了”,我也有相近的感觉,互相讽刺、打击、诋毁太多了些,而平心静气的讨论不多。希望管理员、版主同志们注意。


不好意思,这点主要是鸭子做的不好!因为鸭子就喜欢跟国华先生(小姐)进行调侃,如妨碍了大家的眼球,请大家担待、见谅(一般不熟悉的人在下也不会如此)。

假如国华感冒的话,鸭子可以改进改正;假如国华不感冒的话,鸭子将继续如此了(但我不太喜欢漫骂)。
141#
发表于 2008-4-4 15:1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唐老鸭 于 2008-4-4 11:16 发表


不好意思,这点主要是鸭子做的不好!因为鸭子就喜欢跟国华先生(小姐)进行调侃,如妨碍了大家的眼球,请大家担待、见谅(一般不熟悉的人在下也不会如此)。

假如国华感冒的话,鸭子可以改进改正;假如国华不感冒的话,鸭子将继续如此了(但我不太喜欢漫骂)。


鸭版主不必如此自承,其实我觉得您的口气还是比较柔和的,但是有些网友的口气就激烈了些。

不过,作为版主,有引导之责,呵呵。
142#
发表于 2008-4-4 19:06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木子 于 2008-4-4 15:16 发表


鸭版主不必如此自承,其实我觉得您的口气还是比较柔和的,但是有些网友的口气就激烈了些。

不过,作为版主,有引导之责,呵呵。


该删的会删;但是,删多了,也会引来骂娘的!所以,只有以规则为准了。
143#
匿名  发表于 2008-4-11 11:03
原帖由 歆晖 于 2008-4-3 09:22 发表



雷火丰朋友:你好!

因为劳顿,又是多日未来了。这会儿偷闲看了您的回帖,知您与歆晖乃不折不扣之同人也,理解有之,感慨亦有之。
歆晖虽然年余未能与您和朋友们“相见”,但也曾因为牵挂来过这里,只是由于不见了论坛中先前曾有过的修者间善意融合的讨论氛围,很少登陆罢了。
一晃儿年余未“见”,歆晖一切顺矣。想雷火丰朋友也同样顺否?

未能及时回帖,望谅!祝好!


“旧井无禽”,是也。...其唯是也!

       雷火丰
144#
匿名  发表于 2008-4-11 17:21
歆晖,愿意的话就常到“原道论坛”看看吧!明天



      雷火丰
145#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17:3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Guest   于 2008-4-11 11:03 发表


“旧井无禽”,是也。...其唯是也!

       雷火丰



“旧井无禽”?应是曾经吧?为什么“是也。...其唯是也!”?不是还有“井甃无咎” 吗?

歆晖知道,即便曾经“旧井无禽”,待将其修过,就是“寒泉之食”了,因为中正之德有之,对吗? 只是,为了歆晖一样的渴知者,请不要把井盖上。别忘了,“元吉在上,大成也”。

与您交谈,歆晖受益了!
146#
 楼主| 发表于 2008-4-11 17:3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Guest   于 2008-4-11 17:21 发表
歆晖,愿意的话就常到“原道论坛”看看吧!明天



      雷火丰


好吧,歆晖会去看看的!
147#
匿名  发表于 2008-4-11 17:47
歆晖呀,不怕你生气,我就直说了,你目前还看不懂《易》,古往今来,只有孔子和邵雍大致看懂了,其他人连一句都没懂过。
应放下虚妄之心,莫要有争锋之念,这些年的苦头还没吃够吗?
我在点你呀!你却浑然不觉。


        雷火丰
148#
匿名  发表于 2008-4-11 18:07
刚一起步就应该具备的东西,你十多年后才稍稍明白一些,是你心中有大漏啊!聪明有聪明的好处,但凡是被聪明所误的人都是聪明人,对吧!
应该好好检讨自己的心,我指的是你不愿被别人触碰的心...,不深说了.
虽说秉性难移,但走超常的路就...


        雷火丰
149#
 楼主| 发表于 2008-4-15 09:47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Guest   于 2008-4-11 17:47 发表
歆晖呀,不怕你生气,我就直说了,你目前还看不懂《易》,古往今来,只有孔子和邵雍大致看懂了,其他人连一句都没懂过。
应放下虚妄之心,莫要有争锋之念,这些年的苦头还没吃够吗?
我在点你呀!你却浑然不觉。


        雷火丰



雷火丰朋友:您好!
歆晖繁忙,又是几日没来了。

看到您的“直说”,歆晖愧矣。但歆晖更感动于您的热心。因为,只有真正为朋友好的人,才会在察知其不妥之时,给予严肃并及时的指教。

其实,歆晖也知道,自己目前还看不懂《易》。在前面的帖子中,歆晖也曾声明过自己对古老国学的理解有限。而随了您的贴子所说的也只是自己对于《易》中所言的一点个人体悟。也许真的是因为个人因素偏解了您话中的涵义,歆晖竟然以为“旧井无禽”,是也。...其唯是也!”,是雷火丰朋友对自己目前处境的描述呢,却浑然不觉那是对歆晖的指点。愧矣!愧矣!

在这个论坛,我们是常常相谈而且坦诚相待的朋友,所以,歆晖感激您的“直说”,因为歆晖本人也是喜欢直说的。歆晖自知不才,但却并不认为因为不才或看不懂《易》就没有看《易》的资格了。古圣先贤们为后人留下那么多优秀的古老国学,应该是希望后人们有机会研读他们并从中收获益于治身的道理的。否则,文王不会将《易》由8发展为64,孔子也不会为其作《十翼》了,《易》也不会流传至今了。您说是吗?

孔子说:“易之为书也!不可远”。歆晖理解他的意思是:《易》的学问是与人们的生活最贴近、最有关的,而人们的所有行为也都规矩在它的范围之内。所以“易”对人们来说是“不可远”的。也是因此,歆晖才觉得,看《易》中的道理,可以帮助自己更好的了解自身和完善自身。因为,我们、我们的所为、我们所处的环境以及我们周围一切的存在、变化,都在《易》的囊括中,您说,对吗?

人们大都只认为《易》是一部卦书。其实,看《易》者,并不一定只为卜卦,从中学习一些做人做事、理解自然的道理又有何不可呢?而歆晖看《易》,还不止如此,您是否了解,能够开阔歆晖心怀的也有《易》中展示的圣人境界呢?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古圣先贤对天地的感悟,也是教导后人效仿天地之品德的传世之言。当然,还有更多教育人们检点、规范自身的。对于这些,歆晖认为,即便看不懂《易》的人,也可以从中受教的。是不是?所以,歆晖看《易》,并不为研究什么“卦”,但通过对“卦”中内容的认识,却可以帮助歆晖认识一些应该认识的问题。

雷火丰朋友,歆晖说了这么多,可不是不接受您的批评,更不是与您或其他任何人“争锋”啊。吃过苦头的歆晖,是记得以往的教训的,但也难免有忘乎所以的时候。所以,歆晖恳切希望,如发现倪端,您仍然能如此给予指教。歆晖尚在路上,需要像您这样的益友。

谢谢您的关注,祝好!

[ 本帖最后由 歆晖 于 2008-4-15 10:31 编辑 ]
150#
 楼主| 发表于 2008-4-15 10:22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Guest   于 2008-4-11 18:07 发表
刚一起步就应该具备的东西,你十多年后才稍稍明白一些,是你心中有大漏啊!聪明有聪明的好处,但凡是被聪明所误的人都是聪明人,对吧!
应该好好检讨自己的心,我指的是你不愿被别人触碰的心...,不深说了.
虽说秉性难移,但走超常的路就...


        雷火丰


很惭愧刚一起步就应该具备的东西,歆晖十年后才稍稍明白。而这个明白还要归功于修炼FLG所走的哪一段踉跄、坎坷的殊途。

谢谢您的指教,虽然歆晖因为愚笨并没有完全理解您“不深说了”的是什么,也一定会好好检讨自己的心。修行人嘛,本该如此。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天鉴网 ( 吉ICP备06001587号 )

GMT+8, 2021-8-26 22:26 , Processed in 0.09309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Licensed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